×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01190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76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220119019 ; 978-7-220-11901-9

本书特色

【图书版次以实际收到为准】以文化的取景器,框取媒介的传统与观看的经验。视野宽广,极富洞见。 只是按下快门,收录作者手机快照若干帧,看图说话,意犹未尽。

内容简介

作者影像评论十二篇抢先发售结集,并配以作者的手机快照。《影像杂谈》以画家之眼,谈论时间对于摄影的参与,记忆对于影像的介入。作者犀利的图像视角为读者提供了理解一张照片的平易切口。每幅图片,都有一段详尽或确凿的文字说明,介于图像与文字之间的隐形距离,得以形成抽象的概念、真相与想象,而作者的文字,收放如锚。

目录

序:影像与时间

影像与中国

摄影的严肃,严肃的摄影

知青与农民

无言的劝告

历史与观看

影像的影像

历史与照片

正在成长,正当青春

善良的观看

摄影与黑白

褴褛的记忆

本能地观看,“自然地开始”

附:山西水泉梁墓室壁画局部四幅



展开全部

节选

影像与时间 陈丹青 大约2002年,上海杂志《艺术世界》编辑余雷庆女士要我谈谈摄影,我就写了随笔,单讲纽约小画廊看到的一枚老照片:有位中国士兵倒在泥浆里,满脸血污,不知死活。 那是我头一回贸然议论摄影。此后十来年,余编辑和其他朋友陆续约我谈摄影,我都轻率地写了,分别收入自己的集册,现在依从理想国的建议,集拢为这本书。 当我写头几篇摄影随笔时,还在用胶卷,然后跑去洗印铺,翌日取回照片。如今想来,那像是远古的记忆。此刻我捏着带有三镜头的iphone,随手拍摄,随时从图库的数千枚照片中选择发送,或点击删除,像扔个烟蒂那样。 现在偶尔遇见举着摄影机的家伙—虽然机子里并没胶卷—我像是目击摄影的前世。胶片摄影,无疑成为古董了。摄影史的伟大摄影家们,也成了古人。古人拍得多好啊,尤其是黑白照片。人类再不会有另一个委拉斯凯兹、另一个塞尚,也不会有柯特兹与布列松。真的,再不会了。 如今人们拍照,是为私人间发过来、发过去。一个无限民主的图像时代,摄影的功能和价值因此被改变了什么,我不知道。好在今人拍成的数码照片都会成为古人和古董:垃圾般的古董,古董般的垃圾。 谈论摄影可能是徒劳的。摄影不与言辞合作。过去几年,我有幸两度受邀参与阮义忠先生的奖项评议,与近乎伟大的—所以是“古典”的—当代摄影人吕楠坐在一起。我发现所有本土参赛者仍抱着“古代”的妄想,试图用数码相机拍出“古典”作品。评奖总是很难,并非谁更好,谁不及,而是,没人知道照片若干年后的命运,因为“时间”并未参与评奖。 此即摄影的命运。倘若后人愿意看看今时的哪张照片,恐怕是为了照片历经的“时间”。 手机使拍照变得太容易,“摄影”,却更难了—倘若摄影人依然渴望照片成为作品—在这个新媒介驱逐老媒介的时代,摄影的同义词是“转发”,每个手机等于小小的出版社、通讯社,而“摄影”“作品”“出版”“通讯”等,恐怕都成了“古典”词语了。 今年六月,李振盛先生去世了,我有幸认识他,一个达观的老人。当然,他是“古典”摄影家,虽然晚年也用数码拍照,但他曾将早年扣留的“时间”藏起来。他在等候出版吗?在他隐匿胶片的年代,根本望不到出版的可能,所以他耐心等待“时间”。他等到了。 但时间不过问摄影。而一切摄影与时间难解难分。眼下,我们只管时时刻刻拍照,时时刻刻转发吧。 2020 年6 月26 日写在乌镇

作者简介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以及《局部》系列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