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减贫的治理价值研究

中国减贫的治理价值研究

1星价 ¥68.5 (7.7折)
2星价¥68.5 定价¥8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014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65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522701417 ; 978-7-5227-0141-7

内容简介

中国减贫,成就丰富,意义重大。从治理视角看,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保证贫困问题,离不开中国加快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加快,本身就是中国减贫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之一。政策制度分析与实践样本研究显示。精准扶贫中所实行的不同扶贫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和点位影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进程和方向,不但推动纵向、横向府际关系协同高效以及政企、政社关系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而且推动乡村治理综合创新以及大扶贫、大监督、大扶贫+大监督工作格局朝着系统集成方向发展。无论从理念层面还是具体措施方式看,中国减贫的治理价值是可以实现迁移学习的。但在迁移学习中,亦须因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等新发展战略的要求,展开新的治理探索,而减贫的治理价值也将在此期间获得新的超越。

目录

上篇
引言
**章 脱贫攻坚推动政府治理协同高效
**节 脱贫攻坚推动纵向府际治理协同高效
一 纵向府际关系建设和治理的重要性复杂性
二 专项扶贫与纵向府际治理协同高效:政策制度
三 专项扶贫与纵向府际治理协同高效:实践样本
四 作用评估分析
第二节 脱贫攻坚推动横向府际治理协同高效
一 横向府际关系建设和治理的重要性复杂性
二 东西部扶贫协作与横向府际治理协同高效:政策制度
三 东西部扶贫协作与横向府际治理协同高效:实践样本
四 作用评估分析
第三节 脱贫攻坚推动政企合作协同高效
一 政企关系建设和治理的重要性复杂性
二 “万企帮万村”行动与政企合作协同高效:政策制度
三 “万企帮万村”行动与政企合作协同高效:实践样本
四 作用评估分析
第四节 脱贫攻坚推动政社合作协同高效
一 政社关系建设和治理的重要性复杂性
二 社会组织扶贫与政社合作协同高效:政策制度
三 社会组织扶贫与政社合作协同高效:实践样本
四 作用评估分析
第五节 消费扶贫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合作协同高效
一 消费扶贫与政府企业社会合作协同高效:政策制度
二 消费扶贫与政府企业社会合作协同高效:实践样本
三 作用评估分析
第二章 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治理综合创新
**节 乡村治理的重要性复杂性
一 乡村治理的重要性
二 乡村治理的复杂性
第二节 乡村治理创新:政策制度
一 脱贫攻坚与乡村治理体系:政策制度
二 脱贫攻坚与乡村治理能力:政策制度
三 脱贫攻坚与乡村治理重点:政策制度
第三节 乡村治理创新:实践样本
一 加强基层党建
二 发展村集体经济
三 统筹基层监督资源
四 修订完善村规民约
五 探索屯级治理平台
第三章 脱贫攻坚推动治理模式系统集成
**节 大扶贫工作格局的构建和运作
一 赋予扶贫“大事”之地位,为扶贫开发提供合法性保障
二 授予专门机构“集中力量”之权力,为扶贫开发提供组织保障
三 五管齐下解决“怎样集中力量”,为扶贫开发提供制度保障
四 借由四个整合回应“集中什么力量”,为扶贫开发提供资源保障
第二节 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和发展
一 大监督工作格局构建与运行:政策制度
二 大监督工作格局构建与运行:实践样本
第三节 大扶贫大监督工作格局的适配与互益
一 构建运行大扶贫工作格局的必要性可行性
二 构建运行大监督工作格局的必要性可行性
三 大扶贫与大监督工作格局的适配性与互益性
下篇
引言
第四章 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节 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一 乡村振兴战略主要特征
二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方略
第二节 协同推进社区治理和乡村发展
一 英国社区发展治理历史脉络
二 英国社区发展和治理经验
三 英国样本的主要启示
第三节 探索推行新乡贤制度
一 新乡贤制度形成机制
二 新乡贤制度实践样本
三 制度实践价值评估分析
第五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节 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性
一 欧洲环境民粹主义形成机制
二 环境民粹主义正在形塑欧洲政治
三 环境民粹主义影响未来欧洲政治图谱
第二节 协同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与基层治理现代化
一 乡村生态建设的升维
二 基层治理民主化与乡村生态振兴
三 基层治理科学化与乡村生态振兴
四 基层治理法治化与乡村生态振兴
第三节 协同推进水治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 理解水治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二 欧洲跨界河流治理现代化实践
三 欧洲样本特征及启示
第六章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一 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
二 党的领导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民性
三 党的领导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四 党的领导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五 党的领导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性
六 党的领导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可持续性
第二节 焕发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积极性
一 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地方实践
二 对民主参与和社区治理的启示
第三节 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一 理解协商民主
二 “真协商”的衡量标准
三 “真协商”的实现条件
四 “真协商”推动政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红艳,(1970—),祖籍湖南,大学毕业后曾在湖南基层从事共青团专职工作多年。2001年9月,离开湖南,进京求学。2004年6月,从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毕业,获社会学硕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治理研究室主任。2007年6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社会学博士学位。2007年7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其间:2009年6月—2010年5月,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政府系访问学者;2017年12月—2020年9月,中国驻德使馆政治处一等秘书)。研究专长为政治社会学,研究领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民主理论与实践、中德中欧关系等。入职以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归国留学人员择优资助项目等***和省部级课题6项,出版专著2部,在《人民日报》《政治学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70多篇,提交内部对策建议100多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研究奖数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