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624977
  • 装帧:8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06
  • 出版时间:2022-02-01
  • 条形码:9787521624977 ; 978-7-5216-2497-7

本书特色

国际教练联合会认证专业级教练、中国大学MOOC人气课程导师卢子慧教你运用五大教练思维模式,摆脱情绪困扰,收获更幸福的人生。

内容简介

心情不好真的会影响工作吗?心理健康意味着永远开心吗?面对负面情绪,我真的无能为力吗?我的痛苦和不快乐都是他人或外界造成的吗? 情绪是进化的产物,积极情绪引导我们走向幸福。在本书中,作者以积极心理学和教练技术为核心,结合自身多年心理学研究、心理咨询及教练实践经验,向读者介绍了情绪认知、情绪管理、自我激励的有效方法。书中总结了五大教练思维模式,并介绍了情绪教练在社交、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和职场四种场景中的应用,帮助读者正确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负面情绪,摆脱情绪困扰,收获更幸福的人生。

目录

**部分 情绪教练导引

**章 怎样进行情绪教练 / 002

什么是教练? / 004

自我教练模型 / 006

情绪教练**步:觉察情绪 / 007

情绪教练第二步:接纳情绪 / 014

情绪教练第三步:做出改变 / 018

教练工具:情绪日记 / 025


第二部分 五大思维模式,升级你的思维系统

第二章 
思维模式一:焦点向内,从改变自己入手 / 033

焦点向外,让人失去力量 / 033

你在情绪方面成年了吗? / 035

警惕受害者心态 / 037

焦点向内,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 039

教练练习:拥有“焦点向内”的思维模式 / 040

第三章 
思维模式二:接纳掌控之外的事,关注于现在和未来 / 043

世上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 / 044

想要掌控一切,是很多痛苦的根源 / 046

承认有些事情无法被掌控,是人生的智慧 / 047

面对挫折,选择接纳或改变 / 048

教练练习:拥有“接纳掌控之外的事,关注于现在和未来”的思维模式 / 055

第四章 
思维模式三:人不是因为优秀才自信,而是因为自信而优秀 / 057

正视自己:你不自信的根源是什么? / 058

自信是一种可以被培养的能力 / 062

自信公式:自信=自我接纳+情绪管理+积极行动 / 064

自我接纳:接受此时此刻的自己 / 064

情绪管理:即使感到紧张和焦虑,仍愿意尝试 / 070

积极行动:让自律和规划,为你赢来自信的底气 / 074

教练练习:提升自信 / 076

第五章 
思维模式四:管理目标,管理人生 / 077

清晰的目标有助于产生积极的情绪 / 078

核心价值观:目标背后的“Why” / 080

教练练习:找到你的核心价值观 / 082

教练练习:用直升机愿景练习找到你的目标 / 085

Think big,把目标放大十倍 / 087

写下你的目标 / 089

设定目标时,哪些坑要避免? / 090

用“倒推法”制订计划 / 095

教练练习:倒推法 / 099

第六章 
思维模式五:任何想法都要落实到行动 / 100

变革公式:行动的重要性 / 101

很想改变的你,为什么就是动不了? / 102

拖延是一个情绪管理的问题 / 106

为什么你缺乏意志力?是时候了解关于意志力的真相了 / 109

怎样增强意志力,更加自律 / 111

教练工具:周计划和日计划 / 117


第三部分 个人情绪困扰自救手册

第七章 
焦虑:面对未知与压力,如何减少心中的担忧 / 124

焦虑就是压力大吗 / 125

凡事都担忧*坏的结果,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 127

焦虑时,不要逃避和抗拒 / 128

情绪教练三步走,缓解焦虑 / 129

焦虑的根源——心中的“小恶魔” / 133

教练练习:找到你的“小恶魔” / 135

驯服心中的“小恶魔” / 135

第八章 
恐惧:总是害怕坏事发生,怎样变得更有勇气 / 137

关于恐惧的真相 / 138

只有突破恐惧,才能实现梦想 / 141

演讲恐惧:害怕成为焦点,一到发言就紧张得语无伦次,怎么办 / 147

用情绪教练的方法穿越恐惧,获得勇气 / 151

第九章 
抑郁: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我是不是出了问题 / 154

怎么知道自己是心情不好,还是得了抑郁症 / 154

抑郁情绪的心理根源 / 157

陷入抑郁情绪时,如何自救 / 161

教练练习:什么让你的心灵唱歌 / 167

第十章 
嫉妒:就是见不得别人过得比我好,常常感到嫉妒怎么办 / 169

认识“绿眼睛怪兽” / 170

嫉妒产生的原因 / 172

觉察与接纳,让嫉妒为你所用 / 177

三个方法,减少嫉妒和怨恨 / 178

第十一章 
愤怒:总是忍不住怼天怼地,怎样控制我的坏脾气 / 183

你的“自动售货机”是什么? / 184

为什么有些人那么容易生气 / 185

觉察愤怒的发生,以及它背后的深层需求 / 188

接纳愤怒的自己,也接纳引起愤怒的对方 / 190

在发火之前先静一静 / 191

平静地表达愤怒背后的需求 / 192

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 193

如何面对他人的愤怒? / 194

第十二章 
自卑与羞耻: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如何进行心理建设 / 197

羞耻:一种危险的情绪 / 198

“小恶魔”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批判者(Judge) / 200

觉察触发自卑与羞耻感的按钮 / 202

继续练习接纳自己 / 203

改变:找到并用好自身的优势 / 209

教练练习:找到并用好自己的优势 / 210


第四部分 情绪教练与人际关系

第十三章 
社交中的情绪困扰 / 214

害怕一个人独处,怎样摆脱如影随形的孤独感? / 215

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 222

过于担心别人的看法,怎样变得更有主见? / 227

第十四章 工作中的情绪困扰 / 233

如何发展人脉,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 / 234

在职场上遇到不公平待遇,如何说No? / 237

与同事发生矛盾,如何专业地处理? / 239

觉得同事都比自己强,怎样变得更自信? / 242

情商与领导力 / 245

第十五章 婚恋关系中的情绪困扰 / 251

如何看待和处理婚恋关系中的矛盾? / 252

配偶把全部的家务推给我,怎么办? / 257

怎样摆脱疏离感,和爱人越来越亲密? / 264

没有安全感,总是担心伴侣出轨怎么办? / 269

去你的,精神家暴! / 275

第十六章 亲子关系中的情绪困扰 / 281

原生家庭:父母过于强势,如何与他们有效沟通? / 282

隔代育儿:与父母教育理念冲突,怎么办? / 289

在育儿的同时,如何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 291

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情绪不受控怎么办? / 295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做孩子的情绪教练 / 299

展开全部

节选

第二章 思维模式一: 焦点向内,从改变自己入手 一个女人失恋了。在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她的男朋友觉得彼此不合适,结束了这段恋情。这个女人感到特别痛苦,经常失眠,工作时很难专心,一直沉迷在这段感情中,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了。她很担心自己会崩溃,因此去寻求教练的帮助,希望在教练的帮助下能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在与教练的谈话中,这个女人细数了前男友的一系列缺点,觉得对方冷酷无情,不懂得珍惜,亏欠了自己。尤其是在分手一段时间后,对方有了新的女朋友,她嫉妒得要命,却又无可奈何。她沉浸在对对方的留恋、怨恨所交织的情绪中,总是走不出来。 在某次教练谈话中,她又一次提起了前男友的缺点和有负于她的地方。她的教练停顿了一下,问了她这样一个问题:“在这段失败的感情中,你的责任是什么?” 焦点向外,让人失去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你应该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同事那样做让我好生气!” “都是因为我小时候父母那样对我,我才没有安全感。” “要是能上一个更好的大学,我可能会快乐得多。” ……这些都是焦点向外的思维方式。 什么是焦点向外?它指的是凡事从外界找原因,而不是从自己身上入手。一个习惯了焦点向外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很难客观地审视环境,不能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批判、抱怨、自怜等缺乏建设性的情绪和行动上面,因此白白失去了自己的力量,很难获得真正的改变。 焦点向外的人批判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他人,另一种是所处的客观环境。 对他人的批判 对他人的批判指的是不满于他人的行为,对他人感到愤怒、不满、蔑视、受挫。例如,你和同事共同负责一个项目,可是由于种种原因,项目失败了,你们受到了老板的批评。这时,你或许会感到气恼,认为项目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同事的失误。你甚至还会蔑视同事的工作能力,认为自己比对方优秀。 问题在于,当你开始对同事进行评判时,即使你没有表现出来,自认为掩饰得很好,可对方仍能够在潜意识层面感受到你的评判,并“回报”你以同样的评判。这正是很多人际关系矛盾的源头。另外,把大部分问题归结到别人身上,你也就失去了自我成长的机会。因此,如果你能够放下对他人的评判,试着从积极的方面理解对方的意图,并公允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但同时也不过分自卑和自责),你就能成为一个更有力量的人。 对客观环境的评判 对客观环境的评判,指的是评判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或外部的大环境。例如,一个学生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只能去一个不那么好的学校读书。他对这个学校的一切都不满意:同学们不够上进,老师水平不高,校园设施一般……有着这些负面的想法,把一切都归因于学校,他当然不会努力去学习,考试成绩自然也不会好。这时他又告诉自己:“我考得不好都是因为学校太差,要是在好的大学读书,我肯定会在学习时更有动力。”由此可见,把自己的困境完全归因于外界,就丧失了自身成长的力量。 从自身开始改变,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法,才是走出困局的必经之路。 我不是环境的产品。命运取决于我自己的选择。 ——史蒂芬·柯维 你在情绪方面成年了吗? 我们的负面情绪真的是他人或外界造成的吗?其实并不是。 如果你认为你的负面情绪是由伴侣、父母或其他人造成的,那么你就给了对方过多的权利来影响甚至主宰你的生活。同样的,如果你认为你的负面情绪是由过去发生的事件造成的,你就会过度沉浸在过去的失败和痛苦中,而白白错过了现在和未来。 上一章中介绍了“自我教练模型”。这个模型认为,客观事件激发人们的想法,想法带来情绪,情绪引发行为,行为造成结果。 自我教练模型给人们*大的启发就是:我的情绪并不是由外界造成的,而是由我自身的想法决定的。不管别人怎么做,不管外界发生了什么,我都可以通过管理自身的想法来管理我的情绪。当意识到这一点后,你会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 现在有一个很流行的概念,叫作“情绪成年”(Emotional Adulthood)。它是人生中的一个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意味着你完全对自己的情绪负责,而不怪罪于他人。 例如,我和我老公在一起生活已经十几年了。在谈恋爱阶段,以及刚结婚的那两年,像很多情侣和夫妻一样,我们也会磕磕碰碰,生气、吵架都是常有的事。每次吵完架,我都想让他来哄我开心,如果他没有这么做,我的心情就会特别特别差,完全没有心思工作或者干别的事。那时候我的情绪就像一个小孩一样,因为我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绑在了我老公的身上,期待他来为我的坏情绪负责。 后来我才意识到,我为什么要让别人来决定我的心情?和老公吵架是事实,但我可以决定生气,也可以决定不生气,主动权应该在我自己手里才对。我现在还记得,想清楚这点之后的那种特别棒的感觉,因为我**次觉得,这些问题是可控的,可以自己去调整和解决的,我拥有了在婚姻中掌控自己情绪的自由。当然,这个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现在我和我老公吵架后,有时还是会生气、难过,但持续的时间远没有以前那么长了。好玩儿的是,自从我发生了这个转变之后,我的老公也开始自觉地反省他的行为,我们之间的矛盾也就少了很多。我想,其中的秘诀就在于我的情绪成年,同时也带动了对方的情绪成年。 情绪成年和一个人的生理年龄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年纪轻轻就懂得对自己的情绪负责,而有的人已经一大把年纪了还像一个情绪巨婴。做成年人还是做巨婴,如何选择,相信你已经有了答案。 警惕受害者心态 什么是受害者心态?有受害者心态的人认为,所有的坏事都发生在了自己身上,做事不顺、情绪不好的原因都在于外界,都是别人的错。总之,自己*倒霉,*值得同情。 这是*让人失去力量的思维模式之一。 在本章开头的例子中,那个失恋的女人之所以一直陷在过去的恋情中走不出来,原因之一就在于她把自己看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受害者:当初恋情开始是因为对方主动,分手是对方的错,分手后对方又有了新的女朋友,更是错上加错!正是因为受害者的思维,她把自己的力量拱手让人,把全部的精力用在谴责对方与自我怜悯上,自然就没有力量自我疗愈,开始自己崭新的人生。 好在,在教练的帮助下,她渐渐意识到了感情是两个人的事,自己在这段失败的恋情中也负有责任。从那以后,她才慢慢走出了自我怜悯和怨恨对方的怪圈,开始重新拾回本该属于自己的力量。 有受害者心态的人喜欢自怜和抱怨,就好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祥林嫂的命运固然很悲惨,一开始听到她的故事时,每个人都会同情她。可是抱怨得太多了,只会让人远离,留下她一个人在自己的故事中兜兜转转,走不出去。自怜是会让人上瘾的,就好像毒品,你得到了暂时的快感,却失去了行动的能力,也就失去了让情况变得更好的机会。 祥林嫂的故事虽然有点极端,却很真实。在我的教练工作中,也经常遇到类似的客户,只是他们的受害者心态可能更不容易察觉。例如,刚跳槽到一家新公司没几个月的小明曾这样向我抱怨他的一个同事: “每当我在工作中犯了一点错误,他就对我冷嘲热讽,让我觉得自己很没用,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我在前一份工作中做得很好,领导、同事都很赏识我,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在新的公司我虽然很努力,却总是会犯一些低级错误。同事的鄙视让我更加紧张,就更容易出错。我很气愤,我觉得自己被霸凌了,但是我又无法用完美的工作证明他是错的。” 小明之所以在新的工作中总是犯一些低级错误,并不是因为他的业务能力不行,而是因为他把自己看成了受害者。每当他因为同事的冷嘲热讽而气恼时,就把自己的力量拱手让给了别人,把太多的精力花费在了同事身上。这样,他自然就没有多余的力量来提升自己的工作表现。因此,解决之道还是在于焦点向内。小明需要把注意力从同事的评价上面转移到自己的工作上,不把自己当作受害者,而是当作主宰者,自然也就有了提升工作表现的力量! 焦点向内,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博士毕业后一年,我的大儿子出生了。初为人母带给了我很多喜悦,但同时也意味着很多挑战。每天早晨天还没亮,我就被孩子的哭声叫醒了,接下来就是一整天的喂奶、换尿布、哄睡、陪玩……一直忙到晚上孩子睡觉。第二天又周而复始。事业上,我刚刚开始我的教练生涯,每天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学习和工作。而我的导师还在等着我把博士研究写成论文,发表出来。那段时间,我感到焦头烂额,觉得自己简直是世界上*辛苦的人。有一天,我见到了博士班的同学。当聊到博士期间的研究时,我向他抱怨毕业都好久了,我还没有把文章发表出来,因为我实在是太忙了,每天只有晚上孩子睡后的一两个小时属于自己。让我惊讶的是,他没有像其他听我抱怨的朋友一样连声附和,向我投来同情的目光,而是不解地问:“那你为什么不用那一两个小时来写论文呢?”他的话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感到醍醐灌顶。是啊,我并不是没有时间写论文,我完全可以利用每天晚上孩子睡觉后的一两个小时来做这件事。根据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1],如果我告诉自己没有时间,那么我就会千方百计地找各种理由来证明我真的没有时间。相反,如果我坚定地把写论文作为我的目标,那么我自然也会排除万难,找出时间来做这件事。同学的话给了我力量。从那以后,我真的开始用晚上的时间来写论文,每天向前推进一点点。*终,我的论文发表了。这就是一种焦点向内的思维方式:不抱怨外界,而是从自己身上寻找改变的可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教练练习:拥有“焦点向内”的思维模式 1.当陷入焦点向外的思维时,及时察觉和喊停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和痛苦,这是人生的一部分。然而,当你觉察到自己深陷在负面情绪中出不来时,就要引起警惕了,要看自己是否陷入了受害者思维,或过于沉迷于评判他人和外界,而没有从改变自身入手。 下面的这些描述符合你的情况吗?你确信自己比别人更不幸。 你经常向朋友、家人抱怨。 你每天花很多时间沉浸在负面的想法和情绪中。 你非常气恼或怨恨别人的行为,觉得自己的痛苦都是那个人造成的。 你不满意自己所处的环境,即使这个环境不由你控制。 你总是想:“要是……就好了,我就会更快乐和成功。” 你想不到什么值得感恩的方面。 你感到很无助,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 如果上面的一项或几项描述符合你的情况,那么你很有可能正处于焦点向外的思维模式中。你需要及时向自己喊“停”,因为这样的思维模式不仅不能帮你走出现状,还会让你的感觉更差。 2.转变对客观事件的想法 根据自我教练模型,在同样的客观情况下,不同的想法和解读,造成了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当你察觉到自己正处于焦点向外的思维模式中时,可以进一步思考:“我内心的想法是什么?”“这些想法怎样造成了焦点向外?”“我可以创造哪些新的、焦点向内的想法?” 是的,要转变想法并不容易。你可以把这当作一项自我成长的刻意练习,不断尝试。一段时间后,你一定会看到自己的转变。 3.在现有的基础上,看看可以做些什么 焦点向内不仅意味着新的想法,也意味着新的行动。在接纳现有情况的基础上,你还可以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法,采取行动,从而改善现状。 中国有句古话:“天无绝人之路。”西方也有这样一句谚语:“每当上帝关上一扇门时,都会给你留下一扇窗。”不管情况多么糟糕,你都可以找到一些可以做的事情来让情况往好的方向转变。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内在的资源和潜力的,就像树木一样,有向上生长的力量。 把“我不行”转变成“我能行”,把“我是受害者”转变成“我是主宰者”,勇敢地去行动,你就拥有了焦点向内的思维模式! [1]??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人们对自身或事态的发展有先入为主的判断,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顺应这个判断,*终导致这个判断成为现实。

作者简介

卢子慧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学士,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硕士、博士 · 国际教练联合会(ICF)认证专业级教练PCC(Professional Certified Coach) · Dream Carving LLC创始人,初新(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美区负责人 · 中国大学MOOC人气课程《21天情绪自救指南》《13节目标管理课》《11节自信力提升课》导师 · BetterUp、Bravely和女性联盟(Women Alliance Group)签约教练 · 曾担任家庭社会学研究员(University of Minnesota, USA),神经心理学测评师(Holland Bloorview Kids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Canada)和心理咨询师(York Region Psychological Services, Canada),现为世界各地的个人及企业客户提供演讲、工作坊、团体教练和一对一教练服务。她的教练风格温和而有力量,让人感到被支持的同时获得巨大的成长和改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