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05887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638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100205887 ; 978-7-100-20588-7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埃及史研究人员及一般《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埃及史》是王铁铮教授主编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8卷本《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之《埃及史》。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文明消失后几个世纪,阿拉伯-伊斯兰文明进入了今日的埃及地区。从阿拉伯人639年进入埃及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就一直深深影响着埃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埃及作为一个人口过亿的阿拉伯大国,长期以来被誉为伊斯兰世界的文化灯塔;无论就其人口规模,还是经济体量,乃至地理位置与对外关系,都是重要的非洲阿拉伯国家,在世界上特别是在阿拉伯世界作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埃及也是**个同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 《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埃及史》是由中国学者撰写的一部较为完备的埃及通史。全书分为十四章,上溯埃及史前文明,糅合光辉璀璨的古埃及历史与跌宕起伏的现代埃及历史,对埃及的过去和现在进行多角度的扫描,系统介绍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文化,探究其社会特征,勾勒其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轨迹,为读者全面了解埃及国家历史提供了充分的认知空间。

内容简介

本书贯穿古今,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埃及的历史画卷,涉及埃及史前文化与文明起源、古埃及统一国家的发展、古埃及帝国的兴衰、希腊人统治时期的埃及、罗马人统治时期的埃及、中世纪埃及的伊斯兰文明、19世纪上半期的埃及、 19世纪下半期的埃及、英国占领与埃及的独立、议会时代的埃及、纳赛尔时期的埃及、萨达特时期的埃及、穆巴拉克时期及转型中的埃及等,内容丰富,是一部系统全面的埃及通史。

目录

绪论

一、埃及国名之由来

二、地理地貌与资源

三、人口民族与语言

四、埃及国旗与国歌

五、政治生态与经济环境


**章 埃及史前文化与文明起源

一、埃及史前文化

二、前王朝文化与文明起源

三、国家和文明的巩固


第二章 古埃及统一国家的发展

一、古王国的政治发展

二、古王国的经济与社会

三、古王国的文化成就


第三章 古埃及国家的曲折发展

一、由动荡到统一

二、由统一至分裂

三、曲折期的文化


第四章 古埃及帝国的兴衰

一、军事征服与帝国兴衰

二、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鼎盛

三、繁荣的农业经济

四、宗教改革与文化成就

五、古埃及国家衰落与波斯统治


第五章 希腊人统治时期的埃及

一、希腊人统治时期埃及的政治

二、希腊人统治时期埃及的经济

三、希腊人统治时期埃及的宗教与文化


第六章 罗马人统治时期的埃及

一、统治进程与制度演变

二、罗马人统治埃及时期的经济

三、罗马人统治时期埃及的宗教与文化


第七章 中世纪埃及的伊斯兰文明

一、穆斯林的到来与统治

二、阿拉伯人统治时期埃及的兴盛

三、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的埃及


第八章 19世纪上半期的埃及

一、拿破仑远征埃及

二、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建立

三、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

四、对外战争与改革的失败


第九章 19世纪下半期的埃及

一、早期现代化的深入

二、财政危机与改革的失败

三、民族主义的**次浪潮


第十章 英国占领与埃及的独立

一、英国占领下的经济与社会

二、民族主义运动的新发展

三、**次世界大战与埃及独立


第十一章 议会时代的埃及

一、20世纪上半期的经济、社会与思潮

二、宪政、议会与多元政治

三、多重社会运动的兴起

四、议会时代埃及与英国的关系

五、二战及战后初期的埃及


第十二章 纳赛尔时期的埃及

一、“七月革命”与纳赛尔的崛起

二、纳赛尔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三、共和国早期的政治发展

四、对外关系与对外战争


第十三章 萨达特时期的埃及

一、权力巩固与“十月战争”

二、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开放”

三、外交转型与中东和平进程


第十四章 穆巴拉克时期及转型中的埃及

一、20世纪80年代的埃及

二、20世纪90年代的埃及

三、新世纪:通向解放广场之路

四、穆巴拉克时期埃及的对外关系

五、近现代埃及的文化艺术

六、面向不确定的未来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埃及史》:  雕刻绘画与文学成就  在古埃及历史上,古王国时期的雕刻绘画艺术是**个高峰期,为埃及后世同类艺术创作树立了标准典范。古王国时期有大量雕刻作品,基本上以雕像和浮雕的形式呈现出来。雕像以人物雕像和动物雕像为主。动物雕像恐怕是以前面讲述的斯芬克斯像为代表了。人物雕像的数量很多,有些雕像很具代表性。第3王朝左塞王的石灰石雕像就是其中之一。他头戴王巾,左手摊开放于膝盖之上,右手紧握权杖放于胸前,正面端坐,看上去庄严肃穆。第4王朝国王哈夫拉的坐像是*杰出的典型雕像。它是用闪绿岩雕刻的。国王端坐在宝座上,头部由荷鲁斯保护着,双手放在膝盖之上,面部做了理想化的修饰。雕像透露着永恒力量和崇高地位。拉霍特普夫妇像是双人坐像的代表,也是贵族坐像的典范。王子右手按在胸前,双目注视远方,全身棕色;妻子体态丰盈,胸臂裸露,身着白袍。两个人形成鲜明对比。共同点是两者的双目都装着水晶眼球,炯炯有神。从这三个代表性雕像来看,古王国人物雕像基本体现了古埃及雕刻艺术的标准:首要标准是“正面律”,人物或直立或端坐,头部与身体保持垂直,并都朝向前方;雕像的塑造与个体的身份地位相适应,一般来说国王的雕像显得庄严威武、神圣郑重;雕像的灵性和特征主要依靠眼睛的装饰、头部其他饰物和不同颜色的服装表现出来。  古王国时期的浮雕和绘画艺术成就不亚于雕像艺术。尽管浮雕属于雕刻作品,但学界一般都将浮雕和绘画放在一起阐述。因为两者在古埃及存在很多相似之处。首先,几乎所有古埃及神庙和陵墓的墙壁上都雕刻有浮雕和绘画。其次,浮雕和绘画基本都着有各种颜色。*后,两者都采取“透视法”来表现人物和场景。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制作方式。绘画基本上是在平滑的墙面上描绘的,而浮雕则是在墙体表面上刻画的,先描绘出框架和细节,然后雕刻,或者是凸雕,或者是凹雕。相比之下,浮雕的表现力更强,更有立体感。  古王国时期浮雕绘画的主题很多,既有表现王宫贵族活动的,也有展现人们日常生活的,例如宗教仪式、坟墓建筑、木乃伊制作、舞蹈杂耍、渔猎活动以及各种家务劳动的场面。第5王朝时期萨卡拉悌伊墓中的浮雕就很有特色,其中有一幅浮雕刻画的是大臣在观看仆人们猎取河马,场面表现出了团结合作和紧张的氛围。古王国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是所谓的《群鹅图》。这幅彩色绘画发现于美杜姆第4王朝伊太特马斯塔巴墓的墙壁上。画中的6只鹅与现实中的鹅的大小基本相等,左右各3只,非常对称。它们都朝着相反的方向漫步前进,悠闲自得。两侧低头觅食的两只鹅更是栩栩如生。整个画面色泽鲜艳、和谐唯美、笔法纯熟、意境深刻。  与雕刻绘画艺术类似,埃及文学在古王国时期也绽放出了绚丽光彩。R.J.列普罗恒在其著作中列出了12类古王国时期的文献(texts):诸如王名表之类的历史文献、神庙文献、国王或以国王的名义铭刻的铭文文献、国家管理文献、官员坟墓文献、私人司法文献、私人管理文献、妇女文献、涂鸦作品、远征铭文、建筑或采石场标记、书信等。古埃及的精英创作了很多重要文学“作品”,既有宗教文学方面的,也有体现世俗生活的。宗教文学主要是“金字塔文”(Pyramid Texts)。现代学者所说的“金字塔文”是指那些铭刻在金字塔内部墓室和走廊墙壁上的仪式性和魔法性的咒语铭文。这些铭文是*古老的埃及宗教“教义”,也是古埃及*古老的文学形式。这些咒语大多描述或暗示出的是宗教仪式活动,而其目的在于以语言和文字的方式帮助死者实现永生。到目前为止,金字塔文见于古王国时期的10位国王和王后的坟墓中。从这些国王坟墓中的金字塔文来看,金字塔文的行文内容是格式化的,都是宗教和魔法仪式用语的摘录和汇编。  古王国时期较为成熟的埃及世俗文学主要有两大类:教谕文学和传记文学。教谕文学(Instruction Literature)又称智慧文学(Wisdom Literature),是贤人或长者(国王或宰相)对儿子训话的一种文学形式,往往是以自己的经验和感悟为基础,教授年轻人以必要的为人处世之道,即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今生的人际关系、如何为君主、如何养成高尚的美德。这些教导不仅会使受教者在今生受益,还可以使其借助今生的美德而在来生获得永恒生命。古王国时期*早的教谕文学是《对卡盖姆尼的教谕》。教谕内容很短,主题也很单一,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诗歌的感觉。《普塔霍特普教谕》是古王国时期的代表性教谕作品,是一部篇幅较长的作品,涉及的内容也很多,而且在四份抄本当中有一份保存较为完整。普塔霍特普是第5王朝伊塞西国王的维西尔。普塔霍特普在教谕中教导自己的儿子,希望其在生活和为官过程中既要时刻保持安静、谦虚的态度.还应该处事公道。  ……

作者简介

王泰,历史学博士,内蒙古民族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埃及史、当代中东政治。 郭子林,历史学博士,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埃及学、古代埃及的王权。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