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全2册)-8品

(精)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全2册)-8品

1星价 ¥89.0 (5.0折)
2星价¥89.0 定价¥1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267521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868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542675217 ; 978-7-5426-7521-7

本书特色

★ 理解中国,以小说为方法,一张供我们探索20世纪文学的地图——
晚清贪腐是一种官场的“刚需”?清官比贪官更可怕?乡土是蒙昧的,还是美好的?谁为涓生、子君的爱情悲剧负责?萧红小说无技巧?从《狂人日记》到《山上的小屋》,是谁生病了?“一女多男”写中国?
原来一部小说还可以这样读,从ABC到XYZ,这是一本不用文学史名义的新编文学史。
甚至有些文学史上的事件,还是作者许子东直接参加的,如1984年的杭州会议。本书因此披露8张作者收藏多年的“文学老照片”,手写照片图注,原样呈现。(友情提示,有些小说篇目,你可在“看理想”App扫码完整收听) ★ 100年来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我们怎么会走到今天?会走向怎样的明天?——
如果说《活着》写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大概接近于文学版的共和国“前三十年”史,那么《白鹿原》写10年代到50年代初,时间上完全覆盖了“前五十年”中的民国史,这是20世纪“中国故事”的前半生。
百年小说里,官员、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商人,女性,这些久经考验、由每位作家书写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无论《阿Q正传》抑或《平凡的世界》,均是“中国故事”。
百年来文学史上的代表作,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中国人,当我们看到他们的血泪和梦想,也是看到今天的自己。 ★ 附《20世纪中国小说作家系年》——
100部小说有100种写法,它们都是对的!
除附《20世纪中国小说作家系年》外,本书还收入2份经典书单(《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评选名单 钱谷融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小说选目)。
并介绍各时期同行的精彩研究,读者可与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陈平原、洪子诚、陈思和等,以及海外的夏志清、王德威等名家,展开一席国民级小说经典的“百年对话”。

内容简介

读100年的小说,看100年的中国。
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一次,我们用小说打开中国!
百年来,1902—1916,总被忽略的“晚清时期”;1917—1941,总被说起的“五四时期”;1942—1976,总被留白的“革命时期”;1977孕育新声,总被争论的“80年代至今”……
许子东的“20世纪小说课”,以编年体为顺序,以文本阅读为中心,“士农工商仕”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重新梳理20世纪中国小说的关键线索,聚焦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史上近百部(篇)中短长篇小说。从1902年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神预言”开始,一直到2006年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为止,奇遇中国100年。
特别收入“生态篇”,高度还原“作家的一天”——1926年郁达夫的“恋爱”日记,1936年鲁迅晚年的“误诊”疑云,1952年巴金“同志”在朝鲜战场,1984年“寻根”韩少功在杭州会议,1994年“拜访”王安忆的上海作家生活……
百年来,中国怎么会走到今天?会走向怎样的明天?《老残游记》有句话:“眼前路都是从过去的路生出来的,你走两步回头看看,一定不会错了。”

目录

【自序】 小说史与中国故事


【**部】 ……1902—1916……

1902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20世纪中国小说的起点

1903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贪腐是一种官场的“刚需”?

1903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人称的出现

1903 曾朴《孽海花》——读书人、名妓与官场

1903 刘鹗《老残游记》——清官比贪官更可怕?

1912 徐枕亚《玉梨魂》——20世纪的文言小说


【第二部】 ……1917—1941……

1918 鲁迅《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五四”新文学,到底“新”在哪里?

1921 冰心《超人》、许地山《商人妇》《缀网劳蛛》——文学研究会

1921 郁达夫《沉沦》《茫茫夜》《秋柳》——民族·性·郁闷

1925 鲁迅《伤逝》——“五四”爱情小说模式

[生态篇]作家的一天——1927年1月14日的郁达夫日记

1928 叶圣陶《倪焕之》——个人命运与大时代

1928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20年代的女性主义

1928 批判鲁迅——为文学而革命,还是为革命而文学?

1929 茅盾《创造》《动摇》——新女性与新官场

1930 沈从文《柏子》《萧萧》《丈夫》——乡村底层人物

1930 张恨水《啼笑因缘》——鸳鸯蝴蝶派代表作

1930 刘呐鸥《游戏》、穆时英《白金的女体塑像》《上海的狐步舞》——十里洋场中的红男绿女

1931 巴金的《家》——细思极恐的爱情故事

1932 吴组缃《官官的补品》——怎样让读者讨厌主人公?

1933 茅盾《子夜》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出路”?

1933 施蛰存《梅雨之夕》——“第三种人”的困境

1934 沈从文《边城》——怀疑“现代性”?

1934 老舍《断魂枪》——武侠三境界

1934 萧红《生死场》——“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1935 李劼人《死水微澜》——“一女多男”写中国?

1936 老舍《骆驼祥子》——中国现代文学的转折

[生态篇]作家的一天——1936年8月5日的鲁迅日记

1938 张天翼《华威先生》——官场与国民性

1941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贞贞、“我”和霞村的三角关系


【第三部】 ……1942—1976……

1943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无意之中开启新时代

1943 张爱玲《**炉香》《倾城之恋》——张爱玲的香港传奇

1943 张爱玲《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的上海故事

1945 孙犁《荷花淀》——好风景,血战场,新妇女,旧美德

1945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篇幅*长的中国现代小说

1947 钱锺书《围城》——方鸿渐的意义

[生态篇]作家的一天——1952年3月22日的巴金日记

1956 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干部”与“官场”

1957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 ——50年代的文学评论

1957 梁斌《红旗谱》——农村阶级斗争模式

1957 曲波《林海雪原》——红色武侠小说

1957 吴强《红日》——战争小说中的文戏

1958 杨沫《青春之歌》——像恋爱那样革命

1959 柳青《创业史》——唯一描写“十七年”的“红色经典”

1961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发行上千万册的“信念文学”

1966—1976 “十年”代表作是哪一部?


【第四部】 ……1977—2006……

1977 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伤痕文学的泪点

1979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卑微的农民和好心的干部

1979 茹志鹃《百合花》《剪辑错了的故事》——“三红”与“一创”的拼贴

1979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张弦《挣不断的红丝线》——70年代末的爱情小说

1979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改革文学与官场斗争

1980 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礼失求诸野

1981 古华《芙蓉镇》—— 一本书了解“十年”

1981 韩少功《飞过蓝天》、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张承志《绿夜》——知青文学三阶段

1984 阿城《棋王》——革命时代的儒道互补

[生态篇]作家的一天——1984年12月14日,杭州会议与韩少功的一天

1984 张贤亮《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一个知识分子的身心历程

1985 残雪《山上的小屋》——当代版“狂人日记”

1986 史铁生《插队的故事》——*杰出的知青小说

1986 张炜《古船》——“民族心史的一块厚重碑石”

1986 莫言《红高粱》——当代小说的世界意义

1986 路遥《平凡的世界》——改变青年三观的“中国故事”

1987 马原《错误》——叙述的圈套

1987 王蒙《活动变人形》——对一个“新派”知识分子的审判及其他

1987 王朔《顽主》《动物凶猛》——“流氓”的时代

1988 杨绛《洗澡》——从“国民”变成“人民”

1988 铁凝《玫瑰门》——非常年代与女性命运

1993 陈忠实《白鹿原》——“政权”“族权”“神权”

1993 余华《活着》——几十部当代小说的缩写本

1993 贾平凹《废都》——“一本写无聊的大书”

1994 王小波《黄金时代》——身体快乐,是我们唯一的精神武器

1996 王安忆《长恨歌》——写女人,还是写上海?

2006 刘慈欣《三体》——中国故事与科幻小说


【附录】 参考书目

【图录】 本书的“老照片”(部分)/许子东笔注

【纵论篇】 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若干问题

【后记】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展开全部

节选

【1993 余华《活着》——几十部当代小说的缩写本】 2019年中国*畅销图书,虚构类是《活着》……
在重读近百部20世纪小说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想,这一个世纪的文学,有没有一个总标题?
首先想到鲁迅的《药》,因为几十上百位中国*出色的小说家,几乎都以描写批判拯救苦难中国为己任(成就?局限?),都觉得中国社会“病”了,虽然病症病因病源不同。李伯元、刘鹗觉得官场是病源,鲁迅觉得国民性是病根,延安作家觉得反动派是病毒,80年代作家觉得“文革”是病体,但总之社会生病了,作家的工作就是看病治病。有个说法,说病情是鲁迅看得准,药方是胡适开得好——当然也是后见之明,未有定论。民主、科学、自由、恋爱、革命、实业、国学等等,都是不同药方。作家希望文学也是一种“药”。
后来又想到销量千万的《家》。《家》是一个极有象征性的书名,中国人的故事大部分都发生在家里,围绕着“家”的人伦关系,都试图保卫、延续或挑战、叛逆广义狭义的“家”。《家》的销量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这个标题的影响力。
到了当代部分,《平凡的世界》这个书名也很有代表性,作品广泛影响年轻一代的三观。但是看到2019年*畅销图书的统计数据,我以为《活着》应该是20世纪中国小说的总标题。
从理论上讲,文学是人学。晚清小说依据“人伦”道义批判“怪现状”,“五四”注重“人生”——人的定义,首先要生存生活生命。延安以后讲“人民”,强调阶级。当代文学再次回归“人生”,首先是“活着”。30年代斯诺编的中国小说英译选,书名就叫《活的中国》。当然,2020—2021……“活着”更是世界主题。
余华(1960— ),生于杭州,父亲华自治是医生,母亲余佩文,母亲和父亲的姓加起来就是“余华”。
1960年,就是所谓的“60后”,几年之隔,余华确实和“50后”知青作家群有明显不同。余华写作之前做过牙医,但不像莫言、贾平凹、张承志、史铁生、韩少功等,在从事文学前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影响终身记忆的农村苦难历程。莫言的创作总是铭记儿时饥饿痛苦,张承志始终守望红卫兵理想主义,史铁生是用残缺的生命写作,知青农村背景也一直是阿城的灵感源泉。相比之下,余华更接近于现代职业小说家。如果说与余华齐名但年长几岁的这批作家,好像是生命注定、青春血肉,不得不那么写,余华似乎有更多选择,有更多技巧、风格、匠心的选择能力,所以他能写几种很不一样的小说—从早年残酷拷打人性暴力的先锋派探索《现实一种》,到中国古代酷刑传统的当代展览《一九八六年》;从同情底层的写实转向《许三观卖血记》,到将“文革”与“文革后”两个时代对比的《兄弟》。
《兄弟》里,“兄是假胸”,“弟是真谛”。善良的哥哥,后来沦落到卖女人假胸的地步,而粗俗暴发的弟弟,成了新时代发展的“真谛”。
在余华不同阶段、不同方向的小说实验中,从影响、销量来看,《活着》*为成功。小说描述了福贵一家人历经国共内战、“土改”、“大跃进”、自然灾害、“文革”和改革开放整整六个历史阶段。这六个历史阶段也存在于过去几十年的不同小说里,从《小二黑结婚》《财主底儿女们》开始,整个当代文学一直都在讲这六个阶段。在某种意义上,《活着》好像是几十年当代小说的精简缩写本,将40年代到80年代的各种中国小说简明扼要再说一遍。有些地方是呼应,是证明,有些地方是补充,是提问,整体来说很少颠覆,互不否定。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文学现象。
……
现在来回顾一下:这部小说为什么能持久畅销?《活着》到底怎样简化缩写了当代文学几十部作品中的“中国故事”?而《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从晚清到“五四”,也有官员形象被淡化的情况,当时是官民矛盾已成社会共识,所以“五四”新文学强调官民可能“共享”国民劣根性。90年代再次“淡化”官员形象,文学史语境完全不同。其实《活着》写县长,不是淡化,而是重举(强调办坏事)轻放(强调是好人)。这也是20世纪晚期不少中国小说共同的书写策略,《活着》是其中*明显也*成功的一例。
《活着》**特点是多厄运,少恶人。一个家庭经历了内战、“土改”“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和包产到户各个历史阶段,这一家人受的苦难,大概比任何一本小说都还要多。但是作家并不特别强调这些苦难的社会背景,也没有突出的坏人恶行,多荒诞,少议论;多细节,少分析;多流泪,少问责。所以苦难等同于厄运,好像充满偶然性。世事难料,一个人、一个家庭的苦难就和社会、政治、历史的背景拉开了距离。
第二,《活着》的特点是赞美德,无英雄。像家珍、有庆、凤霞,甚至苦根,福贵身边的家人、穷人,全都道德完美,善良无瑕,厄运不断,仍然心灵美。大量动人细节、语言尺寸的把握,叙事节奏一气呵成。他们道德高尚,但是身份平凡,命如野草,他们不想,也做不了英雄。
说到底,余华的《活着》*受欢迎的关键两点,就是“很苦很善良”。“很苦”,是记忆积累,又是宣泄需求,是畅销保证,也是社会安全阀门。“很善良”,是道德信念,又是书写策略,是政治正确,也是中国的宗教。至少在80年代以后的文学中(甚至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中),“苦难”是个取之不尽的故事源泉,“善良”是作家、读者和体制“用之不竭”的道德共享空间。对苦难的共鸣,使国人几乎忘却了主角地主儿子的身份。对美德的期盼,使得小说里的心灵美形象,好像也不虚假。虽然没有谁家里会真的有那么多亲人连续遭厄运,但是谁的家里在这几十年风雨中,都可能会经受各种各样的灾祸病难,谁都需要咬咬牙,抓住亲人的手活着。
模拟农民的角度看国史,虽然有无数灾祸、很多危难,但是家人没有背叛,道德没有崩溃,凡是人民自觉而且持久喜欢的作品,总有其正能量。
从艺术上来讲,《活着》是对很多其他小说的成功缩写。“成功”是令人羡慕的,“缩写”又总是令人不满,之后余华也想过更复杂地描写厄运和美德。在长篇《兄弟》里,兄长坚持美德善良,弟弟展现物欲人性,不过细节和语言都不如《活着》这么清洁节制。《第七天》则有点困惑于网络比小说更现实,新闻比文学更荒诞。
余华是一个专业小说家,有比较超然冷静的相对主义视野,又有相当广泛的社会、政治甚至经济兴趣。期待他还会写出令人吃惊的小说进一步分析厄运与美德的历史关系,在艺术上超过他的《活着》。

作者简介

许子东,浙江天台人,上海出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东亚系硕士,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1993年起任教于香港岭南大学,曾任中文系主任(2008—2014)。近年兼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荣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中国文艺理论研究学会副会长。
著作不菲,成名作《郁达夫新论》开启“新人文论”系列,近著入榜豆瓣年度书单的是《许子东现代文学课》。参与或主持《锵锵三人行》《见字如面》《圆桌派》《细说张爱玲》《重读鲁迅》等文化/音频节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