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300235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573002358 ; 978-7-5730-0235-8

本书特色

【图书版次以实际收到为准】
★梁文道专文导读,意大利语原文直译,华语世界三韵体《神曲》中文全译本
但丁创作《神曲》,旨在歌颂上帝,歌颂上帝的三位一体,因此自创三韵体(terza rima)的押韵方式,每三行自成单元,开头和结尾如镜像互映,形成中外文学史上的均衡对称。作为一首长诗,格律是其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神曲》而言,三韵体这种押韵方式,与其精神主题相应和,更是它流传不朽的精髓所在。黄国彬教授以意大利但丁学会版的《神曲》为原本,数十种其他意语版本的《神曲》为参考,完成这部既能做到诗义通达,又程度保留原诗格律的译本,堪称翻译界的一大奇迹。
★近百种原本及译本交叉考证,逾四千条人物典故及历史注释,二十年苦心孤诣以毕其功
任何一部有分量的古典长诗,在译成另一种语言后,通常都需要篇幅颇长的注释。而《神曲》的注释工作,其浩大繁重更在所有的古典长诗之上。但丁研究学者曾有言,《神曲》是人类心灵所构思的庞大的统一体系;在极巨的巨匠当中,他肯定无人可及。注释《神曲》,有如注一部百科全书:天文、地理、历史、社会、神话、风俗、政治、神学、哲学、医学、生物学、语言、文学、文学批评等。黄国彬教授以一人之力,参考上百种注本、评论、工具书,完成《神曲》的注释工作,转引或征引的原文涉及意大利文、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拉丁文、古希腊文等数种语言。从翻译到注释,前后时间跨度超过二十年。
★收录一百三十多幅古斯塔夫多雷木刻插画,附赠精美藏书卡,致敬但丁逝世700周年
在《神曲》的插图史上,知名者莫过于十九世纪木刻大师古斯塔夫多雷;在中外绘画史上,能够把黑白线条发挥到完全超越黑白局限的,舍多雷外,也不作第二人想。西方美术史大家啸声先生曾言,多雷的木刻与但丁的诗歌,称得上珠联璧合。理想国译本收录了多雷为《神曲》所创的木刻插图及但丁像,共计一百三十五幅,尽展但丁原作神韵,大大扩阔了读者的想象空间。除多雷的木刻外,书中所收录的地狱、炼狱、天堂结构图,但丁旅程时间示意图,天堂玫瑰示意图等,皆出自权威但丁研究学者之手。随书附赠精美藏书卡,雕刻质感充满古典浪漫之意,收藏。

内容简介

《神曲》是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历时十余年写就的一部古典长诗,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三部分。全诗以旅人但丁在黑林中迷路为起点,讲述了他在维吉尔的指引下,穿过地心,走出地狱,攀登炼狱山之顶,随贝缇丽彩层层飞越诸天,*终得睹三位一体的故事,是一场集魔幻、新奇、恐怖、惊险、智慧于一体的奇境之旅。全诗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行,每三行自成单元,隔行押韵,首尾相应,形成中外文学均衡对称。 理想国此次引入的《神曲》译本,是香港知名翻译家黄国彬历时二十余年,首次以意大利文译成的三韵体《神曲》中文全译本。*大程度传达但丁原诗风貌的同时,以百科全书般的详尽注释,为读者厘清中世纪的宗教变革、神话典故乃至历史脉络。领略《神曲》奥义,有此一卷足矣。

节选

黄国彬
由当年计划汉译《神曲》,到此刻译注工作完成,开始校对,写译者序,为译本挑选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Doré)的插图,经历的时间已超过二十年。二十多年的大部分时间,译稿一直跟着我东西游走;其中部分完成于香港,部分完成于多伦多,也有一小部分,完成于太平洋之上三万尺的高空,在香港飞北美、北美返香港途中。 《神曲》的汉译工作,始于一九八四年。当时迫不及待,要到*高天窥看神的容颜,先译了《天堂篇》第三十三章,然后再返回《地狱篇》**章,从黑林出发,断断续续,一行一行地缓进。一九八六至一九九二年在多伦多期间,断的时间远比续的时间多;其中有两年半,即一九八九年九月至一九九二年三月,因忙于其他工作,暂时把《神曲》搁在一边。一九九二年八月返港后,《神曲》汉译的步伐渐渐加快;到了完稿前数年,除了教书、行政、写学术论文、出席学术会议,时间几乎全放在《神曲》汉译的工作上,结果一向受宠的写作和文学评论活动,遭到前所未有的冷遇。 这样笔不停挥,到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完成了《神曲》汉译初稿。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三十日,译稿修饰、打印完毕。二零零零年二月十二日,开始注释工作。二零零二年七月四日,在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结束后四天,注释工作完成。 与文字结缘以来,由于自娱、读书、教书、评论、写作需要,有机会与不少作家长时间神游,其中包括尹吉甫(《诗经》作
者)、庄子、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曹雪芹、莎士比亚、米尔顿、叶慈、艾略特……。这些作家所以吸引我,是因为他们的宗庙宏富,风格独特,叫我动了偷师之念。偷师的途径极多:当大学本科生时,修读系内开设的有关课程,“借力打力”,让考试的压力强迫自己熟读大师的作品,是其一。当教师时,教你喜欢教的作家,备课时“心怀不轨”,设法研究这些作家的武功,是其二。念研究院时,论文以你喜欢的作家为题目,日夕与他们相对,细读你心目中的武林秘籍,是其三。写评论时,选真正有分量的作家来评,动笔前设法窥探他们的看家本领,是其四。 由于我“居心叵测”,常常为自己制造机会,多年来乃能借文字之桥,亲承上述前贤的謦欬。不过这些前贤之中,没有一位能像但丁那样,一直在我桌上或身边与我相处,长达十又八年,且多次伴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在香港和北美洲之间来往。十又八年,与奥德修(??δυσσε????,Odysseus)阔别佩涅萝佩(Πηνελ??πη,Penelope)的时间只差两年。十八年来,我跟着但丁一步步地走入地狱,然后攀登炼狱山,*后以天火脱云的高速飞升月亮天、水星天……穿过恒星天、原动天直冲亿万兆炯光齐聚的*高天,看“高光深邃无边的皦皦/本体,出现三个光环;三环/华彩各异,却同一大小。/第二环映自**环,灿然/如彩虹映自彩虹;第三环则如/一二环浑然相呼的火焰在流转”;同时也跟但丁赞叹: Oh quanto è corto il dire e come fioco
al mio concetto! e questo,a quel ch’i’ vidi,
è tanto,che non basta a dicer‘poco’.
O luce etterna che sola in te sidi,
sola t’intendi,e da te intelletta
e intendente te ami e arridi!
言语呀,是那么贫乏,不能描述
我的情怀!我的情怀与所见
相比,说“渺小”仍与其小不符。
永恒之光啊,你自身显现,
寓于自身;你自知而又自明;
你自知,自爱,而又粲然自眄! 由此可见,在文字的旅程中,我与但丁所结之缘,深于上述任何一位作家。 要认识一位作家,*全面、*彻底的方法是翻译他的作品。而翻译一位作家的作品,又是偷师大法中的大法,境界比上面提到的四种方法都要高,对偷师者的要求也严苛多倍。翻译,用流行的术语说,是“全方位”活动,不但涉及两种语言,也涉及两种文化,涉及两个民族的思维;宏观、微观,兼而有之。翻译时,你得用电子显微镜谛观作品;作品也必然用电子显微镜检验你的语言功力,绝不会让你蒙混过关。就文字工作而言,论挑战之大,除了创作,大概没有其他活动比得上翻译了。由于这缘故,我与但丁的读者—作者关系,也远比我与上述大师中任何一位的关系密切。我这样说,并无薄彼厚此、贱远贵近的意思;凡是给我启发过的巨匠,在我心中的万神殿(Pantheon)里都有一个神龛。阿格里帕(Marcus Vipsanius Agrippa)在古罗马建造的万神殿会遭雷电轰击;我心中的万神殿,却始终有心香缭绕,无畏于暴雨烈风。不过,如果有人问我,殿中的万神,谁跟我同游的时间*长,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神曲》作者”。 为了翻译《神曲》的一个字,有时会花去一整个晚上。在这样的一个晚上,我会翻阅多种注本、多位论者的著作、多种语言的工具书。在《半个天下压顶—在〈神曲〉汉译的中途》一文里,我曾经说过: 二十年前,我决定译《神曲》而放弃另一“至爱”《失乐园》,也许没有错。现在回顾,也没有后悔的意思。不过光就时间的投资而言,如果我能够重返七十年代,有再度选择的自由,我大概会选《失乐园》,甚至《伊利昂纪》来翻译;因为这样,我的英语史诗或古希腊史诗汉译,一定比《神曲》汉译出版得早一些。
早多少呢,大概早五年、六年,甚至七年、八年吧? 差别会这么大吗?会的。其中的一些原因,诸如超长句之绞脑,三韵体(terza rima)之缠心,我在《半个天下压顶—在〈神曲〉汉译的中途》、《以方应圆—从〈神曲〉汉译说到欧洲史诗的句法》、《自讨苦吃—〈神曲〉韵格的翻译》、《兵分六路擒仙音—〈神曲〉长句的翻译》、《再谈〈神曲〉韵格的翻译》几篇长短不一的论文里已经谈过;现在稍加补充。 一般诗歌,翻译的工作完成,就可以付印了;《神曲》却另有文章:需要译者跑完了马拉松之后,立刻跑另一次马拉松——为译稿注释。上文说过,拙译的注释工作由二〇〇〇年二月十二日开始,到二〇〇二年七月四日,即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结束后四天才完成。谈注释而说到世界杯,是因为拙译的注释工作,有点像世界杯的结尾阶段。到了这一阶段,已身历多个回合的苦战。不过,到了这阶段就不再出赛,也就是说,译稿完成而不加注,加注而不详尽,也只算为山九仞。 注释《神曲》,至少有两个目标:**,给初涉《神曲》的汉语读者必需的方便,让他们经翻译之门,走进一个前所未见的世界。第二,给学者(尤其是翻译学者、比较文学学者)提供各方面的资料。要达到**个目标,困难并不大;要达到第二个目标,就得像赫拉克勒斯(??ρακλ????,Heracacles)决意接受十二件苦差了。因为,即使在世界的伟大诗人群中,但丁仍是博大中的博大,精深中的精深;注他的《神曲》,有如注一部百科全书:天文、地理、历史、社会、神话、风俗、政治、神学、哲学、医学、生物学、语言、文学、文学批评……都不能回避。于是,在注释过程中,要翻看的注本、评论、工具书虽然未必“充栋”,却至少可以“汗牛”—或者“汗人”,“汗”我这个不再力壮年轻的人。也许正是这个缘故吧,不少《神曲》译者译毕全诗,就会把注释工作交给另一人或另一些人去完成。 任何有分量的古典长诗,译成另一语言后,通常都需篇幅颇长的注释。面对《伊利昂纪》、《奥德修纪》、《埃涅阿斯纪》、《失乐园》,哪一位严肃译者能逃过注释之“厄”呢?然而就注释所花的时间而言,这几部伟著都要屈居《神曲》之下。
荷马的史诗,是论者所谓的“**期史诗”(primary epic),不太引经据典,对于注释者的要求不算太苛。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和米尔顿的《失乐园》,是所谓的“第二期史诗”(secondary epic),开始大引经典,不断与前人呼应,与**期史诗迥异。因此,就注释而言,《埃涅阿斯纪》和《失乐园》的要求远苛于《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但是和《神曲》比较,《埃涅阿斯纪》和《失乐园》又“仁慈”多了。以《失乐园》为例,道格拉斯·布什(Douglas Bush)注本里的,即使扩而充之,所需的时间也颇为有限。米尔顿和杜甫一样,都是渊博型大诗人;其作品需要大量注释,谁都不感意外。可是就注释的工作量而言,《失乐园》和《神曲》比较,又颇像泰山之于昆仑。正如上文所说,注释《神曲》,有点像注释百科全书;结果译文的一行,甚至一字,常会花去一整个晚上。

作者简介

但丁·阿利格耶里(Dante Alighieri,1265—1321)
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初一位诗人”。但丁历时十余年完成代表作《神曲》,并在诗中使用了根据民歌格律自创的三韵体,旨在歌颂上帝及三位一体。整个《神曲》世界宏富而又细密,天文地理、历史风俗、神学哲学、政治社会,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覆。但丁的书写入仄穿幽,精雕细刻处极尽变化之能事,逸兴神飞时更如风行水上,波澜壮阔,令人意动神摇。 黄国彬(1946—)
香港大学英文与翻译学学士、英文系硕士,多伦多大学东亚学系博士;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香港大学英文与比较文学系,加拿大约克大学语言、文学、语言学系任教;曾任岭南大学翻译系讲座教授兼主任;2006年获香港翻译学会颁授荣誉会士衔。黄国彬从事翻译研究多年,诗作和散文多篇列入香港中学会考中国语文科课程,学术论文亦多见于海内外学报期刊。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