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增量到提质:构建竞争力导向的农业政策体系(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优秀成果选粹)

从增量到提质:构建竞争力导向的农业政策体系(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优秀成果选粹)

1星价 ¥58.5 (7.5折)
2星价¥58.5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77127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68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517712756 ; 978-7-5177-1275-6

内容简介

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农业发展变化状况以及面临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构建以竞争力为导向的支持政策体系。本书在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并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农业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从两个方面构建以竞争力为导向的政策体系,一是硬碰硬地拼成本、拼价格,通过消除市场扭曲、推进规模经营、完善经营机制、应用现代科技,实现降成本、提效率,提升价格竞争力;二是实施差异化战略,拼特色、拼增值,用质量优势对冲成本上升劣势,通过提升品质、延伸功能、产业融合,提高产品信任溢价,创造产业功能溢价,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目录

总报告

从增产导向到竞争力导向——我国农业支持政策转型的总体思路

一、增产导向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二、农业支持政策转型的时间节点已经来临

三、竞争力导向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

四、实施竞争力导向农业支持政策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专题报告一

提升我国农业基础竞争力研究

一、中国农业生产成本高于美国,农业基础竞争力不足

二、中美农业成本变动趋势与构成变化分析

三、中国农业基础竞争力薄弱的四个主要根源

四、降低中国农业成本、提高农业效率与基础竞争力的建议


专题报告二

提升我国农业产业链竞争力

一、现代农业竞争本质上是产业链竞争

二、提升农业产业链竞争力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三、我国农业产业链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四、提升我国农业产业链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专题报告三

提升我国农业品质竞争力

一、我国农业品质竞争力的现状

二、制约我国农业品质竞争力提升的原因

三、日本农业提升品质竞争力的做法:以肉牛产业为例

四、提升我国农业品质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专题报告四

用“互联网+”重塑农业竞争优势

一、“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新机遇

二、以“互联网+”重构农产品流通链

三、以“互联网+”重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四、“互联网+农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五、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专题报告五

改革农业支持政策,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

一、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弱化

二、我国农业支持水平不断提高

三、我国农业支持结构不合理

四、改革农业支持政策,提升农业竞争力


专题报告六

我国政策性金融提升农业竞争力:体系变革

一、近几年我国金融支持“三农”的总体进展

二、目前我国金融扶持提升农业竞争力的主要缺陷

三、国际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的主要特点

四、战略目标与可选择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模式

五、现阶段操作战略


专题报告七

提升我国农业贸易竞争力研究

一、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情况

二、中国农业贸易政策

三、农业贸易开放凸显的问题

四、提升我国农业贸易竞争力的思路


案例一

美国农业支持政策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美国农业支持政策的演变历程

二、国际竞争加剧后美国农业支持政策调整的主要特征

三、对我国农业支持政策调整的启示


案例二

日本农业支持政策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日本农业支持政策的演变过程

二、日本农业政策的演变规律及原因分析

三、日本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变化特征

四、对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启示


案例三

韩国农业支持政策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韩国农业支持政策的演变过程

二、韩国农业支持政策演变特征与利弊分析

三、对我国农业支持政策调整的启示


展开全部

节选

改革开放39年来,除少数几个时期因农产品卖难出现过把结构调整作为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外,其他多数时期我国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增产、保障供给。特别是2004年以来,我国再次连续多年把促进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增产放在农业发展的优先位置,逐步建立起一套增产导向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包括以增产为导向的粮食*低收购价政策、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农业投资政策、地方政府激励政策。 增产导向的农业支持政策促进了我国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发展,也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问题在于,这套政策体系起作用的现实基础发生了变化,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使增产导向政策失去现实必要性,主要农产品价格倒挂使增产导向政策失去操作空间,贸易争端频发给我国增产导向政策带来挑战,发达国家农业支持政策结构性改革给我国增产导向政策带来压力。 我国农业正处于艰难的转型阶段。这不仅包括从粗放、透支到集约、永续的资源利用方式转型,从“家家包地、户户种田”到经营权流转、适度规模的经营方式转型,而且包括从增产导向到竞争力导向的农业支持政策转型。根据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程度的提高、国内外市场价格对比关系的变化,借鉴发达经济体农业支持政策转型的经验教训,加快构建竞争力导向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应从两个层面发力:一是硬碰硬地拼成本、拼价格。通过消除市场扭曲,把托市品种的国内市场价格降到长期均衡价;通过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人工成本;通过完善“三权分置”办法,以降低土地成本;通过科技进步、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治,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这方面的潜力值得去挖掘,但终归要受人均耕地面积等传统资源禀赋的制约。二是实施差异化战略,拼特色、拼增值,用质量优势对冲成本上升劣势。通过改善品质、树立品牌,提高消费信任溢价;通过休闲观光、生态涵养、文化传承,提高功能溢价;通过产业融合、多次增值,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这方面的潜力需要逐步释放,而且受人均耕地面积等传统资源禀赋的制约相对较小,是小规模农业增强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作者简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主要研究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领域的发展战略、政策、制度,研究乡村振兴、农业农村改革、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相应咨询意见和建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