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4722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6
- 出版时间:2016-06-01
- 条形码:9787030472281 ; 978-7-03-047228-1
内容简介
本书为“很好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算机类创新系列规划教材”之一。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与网络应用。全书共7章,分别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组成和体系结构,以及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等内容。每章后附有习题,为了方便教学,在每章配有相关实验。
本书内容新颖、概念准确、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在突出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与实用网络技术相结合,力图反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近期新发展。
本书可作为高校本科计算机网络教材,尤其适合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可以作为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与发展
1.1.1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1.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2.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1.2.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3.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
1.3.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3.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1.4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4.1 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
1.4.2 ISO/OSI体系结构
1.4.3 TCP/IP体系结构
1.4.4 计算机网络标准及RFC文档
习题
第2章 物理层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2.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2.2.2 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3.1 导向传输媒体
2.3.2 非导向传输媒体
2.4 信道复用技术
2.4.1 时分复用与频分复用
2.4.2 波分复用
2.4.3 码分复用
2.5 Internet接入技术
2.5.1 ADSL技术
2.5.2 光纤同轴混合网
2.5.3 FTTx技术
习题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3.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3.1.1 数据链路和帧
3.1.2 三个基本问题
3.2 连续ARQ协议
3.2.1 连续ARQ协议的工作原理
3.2.2 滑动窗口的概念
3.3 点对点信道数据链路层
3.3.1 PPP的特点
3.3.2 PPP的帧格式
3.3.3 PPP的工作状态
3.4 以太网
3.4.1 以太网概述
3.4.2 以太网的MAC层结构
3.4.3 CSMA/CD协议
3.5 扩展以太网
3.5.1 在物理层扩展局域网
3.5.2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
3.6 高速以太网
3.6.1 100Base-T以太网
3.6.2 吉比特以太网和10吉比特以太网
习题
实验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帧的构成
第4章 网络层
4.1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4.2 网际协议
4.2.1 虚拟互联网络
4.2.2 分类的IP地址
4.2.3 IP地址与硬件地址
4.2.4 地址解析协议
4.2.5 IP数据报的格式
4.2.6 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
4.3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
4.3.1 划分子网
4.3.2 使用子网时分组的转发
4.3.3 无分类编址CIDR(构成超网)
4.4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4.4.1 ICMP报文的种类
4.4.2 ICMP的应用举例
4.5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4.5.1 有关路由选择协议的几个基本概念
4.5.2 内部网关协议RIP
4.5.3 内部网关协议OSPF
4.5.4 外部网关协议BGP
4.6 IP多播
4.6.1 IP多播的基本概念
4.6.2 网际组管理协议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4.7 虚拟专用网和网络地址转换
4.7.1 虚拟专用网
4.7.2 网络地址转换
习题
实验一网络层:地址转换协议
实验二网络层:网际协议
实验三网络层: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
第5章 传输层
第6章 应用层
第1章 绪论
1.1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与发展
1.1.1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1.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2.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1.2.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3.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
1.3.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3.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1.4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4.1 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
1.4.2 ISO/OSI体系结构
1.4.3 TCP/IP体系结构
1.4.4 计算机网络标准及RFC文档
习题
第2章 物理层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2.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2.2.2 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3.1 导向传输媒体
2.3.2 非导向传输媒体
2.4 信道复用技术
2.4.1 时分复用与频分复用
2.4.2 波分复用
2.4.3 码分复用
2.5 Internet接入技术
2.5.1 ADSL技术
2.5.2 光纤同轴混合网
2.5.3 FTTx技术
习题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3.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3.1.1 数据链路和帧
3.1.2 三个基本问题
3.2 连续ARQ协议
3.2.1 连续ARQ协议的工作原理
3.2.2 滑动窗口的概念
3.3 点对点信道数据链路层
3.3.1 PPP的特点
3.3.2 PPP的帧格式
3.3.3 PPP的工作状态
3.4 以太网
3.4.1 以太网概述
3.4.2 以太网的MAC层结构
3.4.3 CSMA/CD协议
3.5 扩展以太网
3.5.1 在物理层扩展局域网
3.5.2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
3.6 高速以太网
3.6.1 100Base-T以太网
3.6.2 吉比特以太网和10吉比特以太网
习题
实验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帧的构成
第4章 网络层
4.1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4.2 网际协议
4.2.1 虚拟互联网络
4.2.2 分类的IP地址
4.2.3 IP地址与硬件地址
4.2.4 地址解析协议
4.2.5 IP数据报的格式
4.2.6 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
4.3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
4.3.1 划分子网
4.3.2 使用子网时分组的转发
4.3.3 无分类编址CIDR(构成超网)
4.4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4.4.1 ICMP报文的种类
4.4.2 ICMP的应用举例
4.5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4.5.1 有关路由选择协议的几个基本概念
4.5.2 内部网关协议RIP
4.5.3 内部网关协议OSPF
4.5.4 外部网关协议BGP
4.6 IP多播
4.6.1 IP多播的基本概念
4.6.2 网际组管理协议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4.7 虚拟专用网和网络地址转换
4.7.1 虚拟专用网
4.7.2 网络地址转换
习题
实验一网络层:地址转换协议
实验二网络层:网际协议
实验三网络层: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
第5章 传输层
第6章 应用层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造神:人工智能神话的起源和破除 (精装)
¥32.7¥88.0 -
大数据技术导论(第2版)
¥28.9¥41.0 -
人工智能
¥20.3¥55.0 -
人人都能学AI
¥40.4¥68.0 -
数据结构基础(C语言版)(第2版)
¥41.7¥49.0 -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2版)(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
¥102.7¥158.0 -
过程控制技术(第2版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27.6¥38.0 -
WPS OFFICE完全自学教程(第2版)
¥97.3¥139.0 -
智能视频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
¥43.5¥59.0 -
人工智能基础及应用
¥36.0¥48.0 -
深入浅出软件架构
¥117.2¥186.0 -
工业互联网安全创新技术及应用
¥79.4¥128.0 -
计算机网络基础(微课版)
¥39.0¥55.0 -
零信任架构
¥62.4¥89.0 -
剪映:即梦AI绘画与视频制作从新手到高手
¥66.0¥89.0 -
红蓝攻防 技术与策略(原书第3版)
¥95.9¥139.0 -
Web前端开发基础
¥37.5¥57.0 -
软件设计的哲学(第2版)
¥52.0¥69.8 -
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
¥58.7¥79.0 -
软件工程理论与案例
¥63.4¥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