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015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19
  • 出版时间:2022-04-01
  • 条形码:9787522701554 ; 978-7-5227-0155-4

内容简介

  《儒家文化的民间生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当代儒学发展现状、文庙等儒家文化物质载体以及民俗活动等进行了整体性描述和概括性总结,研究并揭示出隐藏在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形式背后的儒家文化模因。尤其注重探讨在传统与现代转型背景下,文庙等儒家文化载体的民间存在形态和社会文化功能,考察分析儒学民间化过程中体现的现实价值和时代内涵。该书的研究对于助力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发掘和利用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充分发挥其正向、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目录

绪论 上篇 儒家思想的二重性 **章 人文理性的觉醒和儒学的产生 **节 人文理性的觉醒 一 殷周之际的理性生长 二 儒家学派的产生 第二节 孔子思想的“二重性” 一 孔子儒学的人文理性精神 二 孔子儒学的宗教信仰属性 第二章 汉代儒学宗教化及儒学实践的困境 节 汉代儒学的宗教化转向 一 汉初儒学的新形态 二 儒家思想的“具象化”表达 第二节 儒学经典的内在矛盾性 一 孔子思想矛盾性体现:《论语》 二 以“人道”方式阐释“神道”:《礼记》 第三节 儒学思想的实践困境 一 无法调和的世界观与认识论:张载 二 儒者的宗教生活体验:韩愈 三 “以德配天”的实践困惑 下篇 儒家文化的民间生态 第三章 文庙和“学庙一体”的历史文化发展 节 祭祀传统与庙制发展 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庙祀传统 二 礼制建筑的意识形态化:明堂和辟雍制度 第二节 文庙在历史发展中的三次“进阶” 一 孔庙的祠庙、家庙时期 二 孔庙的“国庙”时期 三 文庙的“学庙”时期 第三节 祭祀与教育并重的文化格局 一 “学庙一体”制度下的教育理性 二 尊孔崇儒、“教化天下”的文化意向 第四章 文庙、宗祠、楹联和碑碣等民间文化存在 节 文庙与儒学 一 海南文庙的历史与现状 二 陕西文庙的历史与现状 三 文庙的民间信仰存在形式 四 新时代文庙的多元化发展及存在问题 第二节 宗祠与儒家思想 一 宗祠概述 二 宗祠的时代变迁 三 宗祠“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 四 宗祠成为建立新型社会关系的场所 第三节 楹联、祖训与儒家思想 一 楹联的地域和历史特征 二 楹联的人文特征 三 楹联的儒学理念 四 楹联的时代性 五 海南文昌祖训与儒家思想 第四节 碑碣与儒家思想
展开全部

节选

  约在公元前5世纪,作为诸子百家之一的儒家思想开始形成。儒家思想的道德教化和政治文化思想直接源自三代以来的礼乐传统,儒家思想的经典直接反映了中国思想从神话向宗教、哲学的转变,反映了宗教理性、人文理性的形成。自然不再是人惧怕的对象,自然成了人认识的对象,人与社会成了人关心的主体。人们不再单独面对自然,而是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社会面对自然。在宗教理性、人文理性的觉醒中,诸子百家思想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思想这一转变时期的发展和进步,儒家思想便是这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思想文化的时空中,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思想的宗教理性、人文理性的觉醒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思想进化事件。比较宗教、比较哲学、比较思想、比较文化、比较文明的研究表明,早期的思想进化从来没有孤立地在一种文化中发生,在儒家思想完成中国思想向宗教理性、人文理性的转变过程中,不同文明也前后在相近时期完成了从神话向宗教、哲学的思想进化。至此,通过宗教理性、人文理性的觉醒,通过宗教、哲学的形成,思想认识开始进入文明发展的快车道,在不同具体宗教、不同具体哲学的基础上,开始形成抽象层面的宗教思想体系、哲学思想体系。抽象的宗教思想体系、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并没有改变不同宗教、不同哲学异质、异构的个体性,不同宗教、不同哲学在思想文化的时空中依然按照各自的轨迹发展、变化。  16世纪开始的科学革命和科学思想革命使科学和科学思想从哲学和哲学思想中独立出来,成为超越哲学和哲学思想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知识和思想引擎,成为不断提升人类文明平台的四次工业革命的直接动力。18世纪**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发明,机械能源文明平台产生;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发明,电力能源文明平台产生;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发明,信息能源文明平台产生;21世纪第四次工业革命,计算机智能发明,机器智  一是强调统治阶层要“明德修身”,要不断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如《尚书》提到的“克俊有德”“德裕乃身”“聿修厥德”等。要“秉德”正身,君臣务德,持德立业,以德治事,由德达于政。不仅如此,周公更关注实践意义上的“敏德”,“敏德”为“行之本”。《周礼·地官·师氏》曰:“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郑玄注曰:“敏德,仁义顺时也。”①仁义是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所必须遵守的法则。依照四时运行,遵守宇宙规律行仁义之道,就是“敏德”。敏德是行之本,它的基本含义就是行仁义,秉德立业就是行德的目的。  二是在治理实践中,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思想。将德行更多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彰明德政,谨慎使用刑罚,劝慰民众走正道。《尚书·康诰》载:“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意谓凡我思行,皆应效法文王,既明德又慎罚。在这一意义上,徐复观认为:“周人建立了一个由‘敬’所贯注的‘敬德’、‘明德’的观念世界,来观察、指导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正是中国人人文精神的*早出现。”②  “德”是一种依靠人的信念、传统、习惯、教育和社会舆论产生作用的精神力量。其作用的实现有赖于人的内在自觉。而将德与罚相结合,明德不离慎罚,刑罚又成为实现德治的保证。明德慎罚的思想,让周人找到了一套软性的约束机制,使周人在提倡“德”的过程中,不忘记使用一定的惩罚机制来保证德性的实现,两者相辅相成。  考古发现,殷墟卜辞中并没有发现带有道德伦理色彩的文字,但是到了周代,泛道德主义已经占据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德行成为取悦天神的*重要的条件,并成为原始宗教向高级的人为宗教过渡的重要标志。  三是将“敬德保民”思想作为政权巩固的根本。提倡“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人民利益是衡量一切政治利益的标准。《尚书·泰誓上》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直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以德配天”的人是大君,要作万民的父母。要能做到保惠庶民,不敢侮鳏寡。体现了周统治者对庶民百姓的体恤之情。天神是爱护民众的,天神是以民众的意志作为赏罚依据的。“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尚书·皋陶谟》)民众的要求就是上天的意志,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由此来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敬德保民,是要爱民,要以民众利益关切为重。至此,周时期人文精神已然凸显。  ……

作者简介

  肖雁,陕西西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学、儒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已出版专著《先秦儒家德论研究》,参与撰写《新中国宗教学研究70年》等著作3部;在《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