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服务业发展及其内部区域不均衡——基于北京市数据的研究(百家廊文丛)

包邮城市服务业发展及其内部区域不均衡——基于北京市数据的研究(百家廊文丛)

¥49.3 (7.1折) ?
1星价 ¥49.3
2星价¥49.3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3144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64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300314419 ; 978-7-300-31441-9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大城市病”。本书通过对北京市城市服务业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服务业促进城市内部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治理,化解“大城市病”压力,并*终实现城市经济“减物质化”的机制、原理和路径。
全书共分七章,从绪论、理论文献综述、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区域不均衡、北京消费与公共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区域不均衡、结论与思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城市服务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推动服务业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
本书聚焦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内部不均衡等问题,内容深刻,有针对性,非常适合硕士生、博士生和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阅读,也可为政府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研究意义
1.2主要概念及分类
1.3主要测算方法
第2章理论文献综述
2.1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发展
2.2服务业内部结构及演进
2.3服务业的集聚
2.4区域空间与区域均衡
第3章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3.1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概况
3.2产业关联强度测算
3.3基于完全消耗系数的测算
3.4结论与建议
第4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区域不均衡
4.1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概况
4.2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差异概况
4.3基于平均水平比率的区域发展差异
4.4基于相对增长率的区域发展速度差异
4.5基于区域专业化程度的区域差异
第5章北京消费与公共服务业的发展
5.1北京消费与公共服务业发展概况
5.2产业关联强度测算
5.3基于完全消耗系数的测算
5.4结论与建议
第6章消费与公共服务业发展的区域不均衡
6.1北京消费与公共服务业区域发展概况
6.2消费与公共服务业的区域差异概况
6.3基于平均水平比率的区域发展差异
6.4基于相对增长率的区域发展速度差异
6.5基于区域专业化程度的区域差异
第7章结论与思考
7.1北京市城市服务业发展的研究结论
7.2推动服务业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揭示了过去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表述,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变化了的客观实际。转化后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一方即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比较容易理解,而另一方即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应该怎样准确理解与把握?事实上,“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在城市内部也有所体现,特别是近年来特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越来越严重的 “大城市病”,包括产业失衡、交通拥堵、内部区域发展不均衡以及环境污染等现象。本研究聚焦于这些现象背后的产业,特别是城市服务业的发展、集聚、区域分布差异以及不均衡性等问题。中国城市发展普遍存在内部区域不均衡性与服务业发展不均衡性的双重不均衡性,具有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互相制约的复杂关系,如何正确认识、研究和利用城市内部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不均衡性及其波动规律,是治疗城市病的关键之一。本研究以北京市的城市发展和服务业数据为核心,基于投入产出数据采用投入产出的相关分析方法对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对其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程度和服务业区域集聚进行测量。

作者简介

王强 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尤努斯社会事业与微型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新零售、新型消费、数字化转型、创新创业。2018—2022年6篇教学案例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2021年获得首届中国人民大学“教学创新奖”。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副秘书长、新零售50人论坛副秘书长、新服务30人论坛理事、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消费规划专家。主持多项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教育部、阿里巴巴、美团等委托的数字经济、新型消费相关课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