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7334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4
  • 出版时间:2023-02-01
  • 条形码:9787565733499 ; 978-7-5657-3349-9

内容简介

该书是国内**本研究中国悬疑电影的学术专著。在电影史的梳理方面,该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中国悬疑电影的衍变进行了梳理,对类型电影的本土化历程和电影导演的创作脉络进行了厘清;在叙事和美学方面,该书对中国悬疑电影独特的、多样的、复杂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和厘清,比较全面地廓清了悬疑电影的空间表达、暴力美学与叙事美学,并涉及悬疑电影对禁忌的影像化表达和集体潜意识的体现。

目录

**章 中国悬疑电影的历史梳理

**节 悬疑片概念辨析

第二节 1905-1949年的侦探片:家里的凶手

一《阎瑞生》和《张欣生》:侦探/犯罪片的尝试

二、中国早期的侦探片

三、程小青编剧的悬疑片

四、徐欣夫的侦探片

五、无悬之念

第三节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年)时期的反特片:秘密战线

一 从影片《徐秋影案件》看侦探片与惊险片的类型转换

二、无形的战线:反特片的两种模式

三、对现代化的想象

四、朱文顺和赵心水的电影创作

第四节 11978-2000年:不可见的凶手

一、惊险样式片(1978-1984)

二、犯罪片(1985-1992)

三、恐怖片(1988-1999)

第五节2000年以后:惊险悬疑片的进化与演化

一、 电影作者

二、现实主义悬疑片

三、悬疑电影IP/122

四、香港悬疑犯罪电影的变形

第二章 幻象:中国当代悬疑片的暴力美学

**节 幻象:暴力的仪式感

一、侠之幻象

二、仪式与奇观:

三、完美的罪行

第二节 施暴者与受害者

一、被阉割的“罪犯”与无力的“侦探”

二、局外人

三、冷漠的女性与蛇蝎美人的变形

第三节 消失的暴力--暴力元素的描写方式

一、暴力元素的特点

二、暴力在当前中国电影叙事中的功能与作用

第三章 迷宫:中国悬疑犯罪电影的镜语与空间

**节 “疯狂”的隐喻:1980-2000年中国悬疑犯罪片的

镜语研究

一 1980-2000 年中国悬疑犯罪片的镜语

二、镜语的“疯狂”隐喻

第二节 迷宫:新世纪中国悬疑犯罪片的空间美学

一、谜:身体与死亡空间

二、秘密:内在空间

三、迷宫叙事

第三节 城市空间--犯罪悬疑电影中的空间影像

一、悬疑电影叙事空间的形态:城市的出现

二、城市身份与空间指涉

第四节犯罪悬疑电影中的“小镇空间”

一、真实与虚构:建筑空间与影像空间

二、小镇的空间意象与叙事表达

第五节空间与时间

一、空间的隐喻

二、时间的空间化


第四章 中国悬疑犯罪片叙事美学研究

**节:中国当代现实主义电影中的“情绪叙事”

一、何为情绪叙事

二、情绪-身体,情动-行动

三、创造情动真实

第二节 梦境诗学

一、方法论:诗的电影与电影诗学

二、梦境诗学:叙事的诗意倾向

三、叙事方式:断裂的文本以及“气口”

四、蔓延的情绪:梦境诗学的表意特征

五、多重指涉:套层辐射、人物形象符码化

第三节 怀旧叙事

一、想象与重构

二、双主体的对视

第四节:模拟文本

一、改编与致敬

二、注解与附录

结语

附录:票房数据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 希,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影视剧创作及理论和港台电影。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荣获中国传媒大学优秀教学奖、“社会实践优质本科课程”等奖项。主编出版《融合与互动--跨媒介背景下的影像叙事》(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9年出版)、《亚洲电影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出版)等著作,在《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发表论文多篇,多次带领学生在省部级剧本竞赛中获奖。 付晓红,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电影和拉丁美洲电影。出版著作有《拉美电影作品分析》(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1年出版)、《孤独迷宫:拉丁美洲电影的空间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两部跨生平:谢铁骊口述实录》(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出版)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