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儒门事亲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儒门事亲

1星价 ¥29.3 (7.5折)
2星价¥29.3 定价¥3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3461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80
  • 出版时间:2023-06-01
  • 条形码:9787117346139 ; 978-7-117-34613-9

内容简介

1.本书由“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2.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推荐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3.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准确的原文。4.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本书据明·嘉靖辛丑年(1541)木刻本整理。全书共15卷,全面介绍了张子和汗、吐、下三法的学术见解和各科多种病症的临床实践,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和创见,并附较多验案。本书内容实用性强,对现代中医临床有启发。本次整理新增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目录

卷一 / 1

儒门事亲一 / 3

七方十剂绳墨订 一 / 3

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 二 / 9

立诸时气解利禁忌式 三 / 16

疟非脾寒及鬼神辨 四 /20

小儿疮疱丹瘾疹旧弊记 五 /23

证妇人带下赤白错分寒热解 六 /26

霍乱吐泻死生如反掌说 七 /29

目疾头风出血*急说 八 / 31

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 九 /34

服药一差转成他病说 十 / 37

卷二 / 41

儒门事亲二 /43

偶有所遇厥疾获瘳记 十一 /43

攻里发表寒热殊途笺 十二 / 46

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 十三 /49

凡在上者皆可吐式 十四 /52

凡在表者皆可汗式 十五 /56

凡在下者皆可下式 十六 /60

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 十七 /65

证口眼斜是经非窍辨 十八 /69

疝本肝经宜通勿塞状 十九 /72

五虚五实攻补悬绝法 二十 /78

卷三 / 81

儒门事亲三 /83

喉舌缓急砭药不同解 二十一 /83

五积六聚治同郁断 二十二 /85

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派疏 二十三 /89

饮当去水温补转剧论 二十四 /92

嗽分六气毋拘以寒述 二十五 /94

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 二十六 /98

三消之说当从火断 二十七 /104

虫之生湿热为主诀 二十八 /109

补论 二十九 / 113

水解 三十 / 117

卷四 / 119

治病百法一 / 121

风 一 / 121

暑 二 / 121

湿 三 /122

火 四 /122

燥 五 /122

寒 六 /123

解利伤寒 七 /123

风 八 /125

痹 九 /125

痿 十 /125

厥 十一 /126

 十二 /126

疟 十三 / 127

泄利 十四 /127

疳利 十五 /128

脏毒下血 十六 /128

下利脓血 十七 /128

水泄不止 十八 /128

痔漏肿痛 十九 /129

霍乱吐泻 二十 /129

大便滞 二十一 /130

五种淋沥 二十二 /130

酒食不消散 二十三 /130

酒食所伤 二十四 / 131

沉积水气 二十五 / 131

诸积不化 二十六 / 131

骨蒸热劳 二十七 / 131

虚损 二十八 /132

上喘中满 二十九 /132

一切涎嗽 三十 / 133

咳嗽 三十一 / 133

咳逆 三十二 / 133

风痰 三十三 / 133

咯血衄血嗽血 三十四 /133

消渴 三十五 /134

雷头 三十六 /134

头痛不止 三十七 /134

两目暴赤 三十八 /135

目肿 三十九 /135

病目经年 四十 /135

风冲泣下 四十一 /135

风蛀牙疼 四十二 /135

口疮 四十三 /136

喉闭 四十四 /136

瘿 四十五 /136

背疽 四十六 /136

瘰疬 四十七 / 137

便痈 四十八 / 137

恶疮 四十九 / 137

下疳 五十 /138

卷五 / 139

治病百法二 / 141

疮疖瘤肿 五十一 / 141

疮肿丹毒 五十二 / 141

冻疮 五十三 /142

金疮 五十四 /142

误吞铜铁 五十五 /143

鱼刺麦芒 五十六 /143

蛇虫所伤 五十七 / 144

杖疮 五十八 / 144

禁蝎 五十九 / 144

落马坠井 六十 / 144

妇人月事沉滞 六十一 /145

血崩 六十二 /145

腰胯疼痛 六十三 /145

头风眩运 六十四 / 146

经血暴下 六十五 / 146

赤白带下 六十六 / 146

月事不来 六十七 / 146

妇人无子 六十八 /147

小产 六十九 /147

大产 七十 /148

产后心风 七十一 /148

乳汁不下 七十二 /148

产后潮热 七十三 /148

乳痈 七十四 /149

双身大小便不利 七十五 /149

双身病疟 七十六 /149

双身伤寒 七十七 /149

身重喑痖 七十八 /150

怀身入难 七十九 /150

眉炼 八十 /150

牙疳 八十一 /150

夜啼 八十二 / 151

丹瘤 八十三 / 151

疳眼 八十四 / 151

身瘦肌热 八十五 / 151

大小便不利 八十六 /152

久泻不止 八十七 /152

通身浮肿 八十八 /153

发惊潮搐 八十九 /153

拗哭不止 九十 /153

身热吐下 九十一 /154

风热涎嗽 九十二 /154

水泻不止 九十三 /154

疮疥风癣 九十四 /154

甜疮 九十五 /154

白秃疮 九十六 /155

疟疾不愈 九十七 /155

腰痛气刺 九十八 /155

赤瘤丹肿 九十九 /156

疮疱瘾疹 一百 /156

卷六 / 157

十形三疗一 /159

风形 /159

因惊风搐 一 /159

风搐反张 二 /160

飧泄 三 /160

因风鼻塞 四 /160

风痰 五 / 161

癞 六 / 161

手足风裂 七 /162

胃脘痛 八 /162

搐搦 九 /162

面肿风 十 /163

惊风 十一 /163

风温 十二 /163

风水 十三 / 164

小儿风水 十四 / 164

肾风 十五 /165

劳风 十六 /166

中风 十七 /166

暑形 /166

中暑 十八 /166

疟 十九 /167

火形 /167

马刀 二十 /167

项疮 二十一 /168

代指痛 二十二 /168

瘰疬 二十三 /169

咽喉肿塞 二十四 /169

舌肿 二十五 /169

腰胯痛 二十六 /170

狂 二十七 /170

痰厥 二十八 / 171

滑泄乾呕 二十九 / 171

笑不止 三十 /172

隔食中满 三十一 / 173

目盲 三十二 / 173

小儿悲哭不止 三十三 / 173

小儿手足搐搦 三十四 / 173

目赤 三十五 /174

沙石淋 三十六 /174

膏淋 三十七 /176

二阳病 三十八 /176

小儿面上赤肿 三十九 /176

头热痛 四十 / 177

劳嗽 四十一 / 177

劳嗽咯血 四十二 /178

吐血 四十三 /178

呕血 四十四 /178

因药燥热 四十五 /179

肺痈 四十六 /179

痿 四十七 /180

口疮 四十八 /180

虚劳 四十九 / 181

心痛 五十 / 181

伤寒极热 五十一 /182

失笑 五十二 /182

赤目 五十三 /182

目 五十四 /182

疱后呕吐 五十五 /183

热厥头痛 五十六 /183

产前喘 五十七 /184

血崩 五十八 /184

妇人二阳病 五十九 /185

月闭寒热 六十 /185

恶寒实热 六十一 /185

遇寒手热 六十二 /186

呕逆不食 六十三 /186

痤疖 六十四 /187

牙痛 六十五 /187

淋 六十六 /187

口臭 六十七 /187

湿形 /188

疝 六十八 /188

水疝 六十九 /188

留饮 七十 /188

黄疸 七十一 /189

黄病 七十二 /190

病发黄 七十三 /190

水肿 七十四 /190

涌水 七十五 /190

停饮肿满 七十六 / 191

湿痹 七十七 / 191

屈膝有声 七十八 /193

白带 七十九 /193

湿嗽 八十 /194

泻儿 八十一 /194

湿癣 八十二 /195

湿疮 八十三 /195

泄泻 八十四 /196

洞泄 八十五 /196

大便少而频 八十六 /198

暑泄 八十七 /198

腹满面肿 八十八 /198

卷七 / 199

十形三疗二 /201

燥形 /201

臂麻不便 八十九 /201

大便燥结 九十 /201

孕妇便结 九十一 / 202

偏头痛 九十二 / 202

腰胯痛 九十三 / 203

寒形 / 205

因寒腰强不能屈伸 九十四 / 205

寒疝亦名水疝 九十五 / 205

感风寒 九十六 /206

冻疮 九十七 / 207

寒痰 九十八 / 207

泻利恶寒 九十九 / 207

内伤形 / 208

因忧结块 一百 / 208

病怒不食 一百一 / 208

不寐 一百二 / 209

惊 一百三 / 209

儿寐不寤 一百四 /210

孕妇下血 一百五 /210

收产伤胎 一百六 /210

怀恐胁痛 一百七 / 211

背疽 一百八 /212

肺痈 一百九 /212

咽中刺塞 一百十 /212

误吞物咽中 一百十一 /213

肠下血 一百十二 /213

水肿睾丸 一百十三 /213

伏惊 一百十四 /214

外伤形 /215

孕作病治 一百十五 /215

杖疮 一百十六 /215

落马发狂 一百十七 /216

太阳胫肿 一百十八 /216

足闪肭痛 一百十九 /217

膝肭跛行 一百二十 /217

杖疮入水 一百二十一 /217

卷八 / 219

十形三疗三 /221

内积形 /221

伤冷酒 一百二十二 /221

心下沉积 一百二十三 /221

茶癖 一百二十四 /221

腹胀水气 一百二十五 / 222

痃气 一百二十六 / 222

胸膈不利 一百二十七 / 222

冷疾 一百二十八 / 223

积块 一百二十九 / 223

肥气积 一百三十 / 224

伏瘕 一百三十一 / 224

停饮 一百三十二 / 224

积气 一百三十三 / 225

沉积疑胎 一百三十四 / 225

是胎非积 一百三十五 /226

外积形 / 226

瘤 一百三十六 /226

胶瘤 一百三十七 / 227

瘿 一百三十八 / 227

痔 一百三十九 / 227

卷九 / 229

杂记九门 /231

误中涌法 /231

嗽 /231

疥 /231

赤目 /231

感风寒 /231

误中寒凉 / 232

经闭 / 232

下血 / 232

痢 / 232

临变不惑 / 232

涌法 / 232

涌嗽 / 233

当禁不禁 病愈后犯禁而死 / 234

不忌反忌 / 234

不忌口得愈 / 234

不可忌口 / 235

高技常孤 / 235

群言难正 / 236

谤吐 / 236

谤三法 / 236

谤峻药 / 236

病人负德,愈后吝财 / 237

同类妒才,群口诬戴人 / 238

卷十 / 239

撮要图 /241

风木郁之病 / 243

暑火郁之病 / 243

湿土郁之病 / 243

燥金郁之病 / 243

寒水郁之病 /244

初之气 / 244

二之气 / 244

三之气 / 244

四之气 / 244

五之气 / 245

终之气 / 245

风木肝酸 达针 / 245

暑火心苦 发汗 / 245

湿土脾甘 夺针 / 245

燥金肺辛 清针 / 246

寒水肾咸 折针 / 246

大寒子上初之气 / 246

春分卯上二之气 / 246

小满巳上三之气 / 247

大暑未上四之气 / 247

秋分酉上五之气 / 247

小雪亥上终之气 / 248

肝之经足厥阴风乙木 / 248

胆之经足少阳风甲木 / 248

心之经手少阴暑丁火 / 248

小肠经手太阳暑丙火 / 249

脾之经足太阴湿己土 / 249

胃之经足阳明湿戊土 / 249

心包络手厥阴为母血 / 249

三焦经手少阳为父气 / 250

大肠经手阳明燥庚金 / 250

肺之经手太阴燥辛金 / 250

肾之经足少阴寒癸水 / 250

膀胱经足太阳寒壬水 /251

六门病证药方 / 252

风门独治于内者 / 252

暑门独治于外者 / 252

湿门兼治于内者 / 252

火门兼治于外者 / 253

燥门先治于内后治于外者 / 253

《内经》湿变五泄 / 253

胃泄风湿 / 253

脾泄暑湿 / 254

大肠泄燥湿 / 254

小肠泄热湿 / 254

大瘕泄寒湿 / 254

金柜十全之法 / 254

金柜十全五泄法后论 / 256

卷十一 / 259

治病杂论 /261

风论 /261

论火热二门 / 264

湿热门 / 268

风门 / 269

湿门 / 276

寒门 /277

内伤 /277

外伤治法 / 278

妇人风门 / 279

火类门 / 280

湿门 / 282

寒门 / 282

半产 / 283

小儿风门 / 283

二火类 / 284

卷十二 / 289

三法六门 /291

吐剂 /291

三圣散 /291

瓜蒂散 /291

稀涎散 /291

蔚金散 /291

茶调散 / 292

独圣散 / 292

碧云散 / 292

常山散 / 292

青黛散 / 292

汗剂 / 292

防风通圣散 / 292

双解散 / 293

浮萍散 / 293

升麻汤 / 293

麻黄汤 / 293

桂枝汤 / 293

下剂 / 294

导水丸 / 294

禹功散 / 294

通经散 / 294

神丸 / 294

琥珀丸 / 295

益胃散 / 295

大承气汤 / 295

小承气汤 / 295

调胃承气汤 / 295

桃仁承气汤 / 295

玉井散 / 295

水煮桃红丸 /296

无忧散 /296

泄水丸 /296

牛黄通膈丸 /296

四生丸 /296

内托散 / 297

藏用丸 / 297

神芎丸 / 297

进食丸 / 297

牛黄白术丸 / 297

玉烛散 / 297

三和汤 / 297

丁香化癖散 / 297

抵当汤 / 298

抵当丸 / 298

十枣汤 / 298

除湿丹 / 298

利膈丸 / 298

三一承气汤 / 299

大陷胸汤 / 299

小陷胸汤 / 299

握宣丸 / 299

风门 / 299

防风通圣散 / 299

防风天麻散 / 300

防风汤 / 300

祛风丸 / 300

排风汤 / 300

小续命汤 /301

消风散 /301

川芎散 /301

搜风丸 /301

当归川芎散 /301

愈风饼子 / 302

疏风丸 / 302

通顶散 / 302

胃风汤 / 302

香芎散 / 302

铁弹丸 / 302

暑门疟附 / 303

白虎汤 / 303

桂苓甘露散 / 303

化痰玉壶丸 / 303

益元散 / 303

玉露散 / 304

石膏散 / 304

辰砂丹 / 304

温脾丸 / 304

温脾散 / 304

湿门嗽附 / 304

五苓散 / 304

葶苈木香散 / 305

白术木香散 / 305

大橘皮汤 / 305

神助散 / 305

桂苓白术丸 / 305

桂苓白术散 / 306

白术调中汤 / 306

宁神散 / 306

宁肺散 / 306

人参补肺散 / 306

白术汤 / 307

薏苡仁汤 / 307

益黄散 / 307

香连丸 / 307

火门 / 307

凉膈散 / 307

黄连解毒汤 / 307

泻心汤 / 308

八正散 / 308

调胃散 / 308

三黄丸 / 308

芍药皮丸 / 308

大金花丸 / 308

清凉饮子 / 309

黄连清心汤 / 309

犀角散 / 309

黄连木通丸 / 309

燥门 / 309

神功丸 / 309

脾约丸 /310

麻仁丸 /310

润体丸 /310

寒门 /310

姜附汤 /310

四逆汤 /310

二姜汤 / 31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子和,名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约生于公元1151年(金·天德三年),卒于公元1231年(金·正大八年),享年约80岁。金代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张子和是金代大医学家,在医学理论上有很多创见,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是攻邪派的开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