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都市产业集聚的辐射效应研究——以上海及其他长三角城市为例

包邮大都市产业集聚的辐射效应研究——以上海及其他长三角城市为例

¥45.9 (6.7折) ?
1星价 ¥45.9
2星价¥45.9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50397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85
  • 出版时间:2023-12-01
  • 条形码:9787576503975 ; 978-7-5765-0397-5

内容简介

从产业集群到产业集聚,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值得关注研究的内容之一。当下,为契合大都市迅猛发展、重量产业集群形成,以及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效应等新的热点,本书进一步深化了产业集聚**阶段的研究,以大都市产业集聚的辐射效应为新的视角进行深入探索。当前,大都市经济和产业发展是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过程,产业集聚如何进一步发展演化、伴随产业集聚形成的辐射及辐射效应等如何形成与度量、产业集聚的中心是否迁徙等问题,本书都将展开讨论。本书从“第1章 导论”、“第2章 产业集聚概念与机制演变”和“第3章 产业集聚与大都市经济活动——以上海为例”讲起,逐步切入“第4章 产业集聚中的辐射与辐射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第5章 大都市产业集聚的辐射效应形成与度量”,以及“第6章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内在机制与动力“,并在“第7章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实证与案例研究”之上,*后提出“第8章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效应的相关建议与保障举措”。

目录

自序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城市的形成 1.1.1 **次社会大分工 1.1.2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1.1.3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1.2 大都市的概念 1.2.1 城市定义 1.2.2 城市等级 1.2.3 大都市定义 1.3 大都市中的集聚经济 1.3.1 集聚经济的形式 1.3.2 集聚经济的成因 1.3.3 城市化经济 第2章 产业集聚概念与机制演变 2.1 产业集聚概念、形成模式和类型 2.1.1 产业集聚定义 2.1.2 形成模式与集聚影响因素 2.1.3 产业集聚的一般类型 2.2 产业集聚的理论与思想基础 2.2.1 相关理论回顾 2.2.2 产业集聚与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2.2.3 产业集聚理论发展与我国本土实际结合——以上海浦东30年发展为例 2.3 产业集聚分析和机制演变 2.3.1 为何集聚 2.3.2 产业集聚分类 2.3.3 产业集聚机制演变 2.4 市场结构、产业集聚与产业规模结构效率 2.4.1 市场结构与分类 2.4.2 市场结构与产业规模结构效率 2.4.3 大都市产业集聚的成因分析 第3章 产业集聚与大都市经济活动——以上海为例 3.1 大都市经济活动与产业集聚 3.1.1 大都市经济活动基本概念和活动过程 3.1.2 大都市产业经济活动功能特征分类 3.1.3 大都市经济活动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3.2 上海产业集聚形成与全国对比 3.2.1 上海产业集聚的形成 3.2.2 从专利视角看上海及长三角产业集聚 3.2.3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新产品与专利产出视角全国对比与上海分析 3.3 上海推动产业集聚的相关举措 3.3.1 点线面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3.2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 3.3.3 提升上海产业链水平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3.4 上海顺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3.4.1 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调整上海产业结构 3.4.2 借力“四个中心”和“科技中心”建设调整产业结构 3.4.3 借助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调整上海产业结构 3.4.4 依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调整上海产业结构 3.4.5 依托上海全球城市功能定位建设全球城市产业支撑体着 第4章 产业集聚中的辐射与辐射效应 4.1 产业集聚中的产业辐射 4.1.1 产业辐射的相关理论 4.1.2 产业辐射的特性 4.1.3 产业辐射中的介质流分析 4.2 产业集聚辐射中的产业关系分析 4.2.1 产业的定位和作用 4.2.2 产业发展分析 4.2.3 产业关联分析 4.2.4 上海产业发展与辐射领域 4.3 产业集聚中的辐射效应 4.3.1 辐射效应的成因 4.3.2 辐射媒介 4.4 产业集聚中的辐射网络 4.4.1 辐射网络的构成 4.4.2 产业辐射的种类 4.4.3 产业辐射的层级与辐射接受地 第5章 大都市产业集聚的辐射效应形成与度量 5.1 大都市产业集聚与辐射效应 5.1.1 大都市产业集聚特征与选择因素 5.1.2 大都市产业集聚与辐射 5.1.3 产业集聚辐射效应对大都市发展的影响 5.2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效应形成 5.2.1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模式 5.2.2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效应实现形式 5.2.3 大都市城市经济辐射范围度量 5.3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效应的度量标准 5.3.1 大都市产业辐射效应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3.2 大都市产业辐射评价过程 5.3.3 大都市产业辐射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选取 5.4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效应影响因素与实证分析 5.4.1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原理与过程分析 5.4.2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效应的影响因素 5.4.3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效=直影响实证分析——以长三角为例 第6章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内在机制与动力 6.1 大都市经济活动集聚辐射纽带 6.1.1 大都市经济活动集聚辐射纽带——经济活动的联系 6.1.2 大都市经济活动集聚辐射纽带——人的联系 6.1.3 大都市经济活动集聚辐射纽带——商业服务业联系 6.2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内在机制 6.2.1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与经济增长动力 6.2.2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效应作用机理 6.2.3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效应的内在机制 6.3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内在动力——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 6.3.1 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6.3.2 新兴产业与科技服务业融合发展 6.3.3 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6.4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实施措施 6.4.1 市场自发措施:以互联网平台企业为例 6.4.2 政策推动措施 第7章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实证与案例研究 7.1 引言 7.2 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辐射效应度量——基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7.2.1 文献回顾和机理分析 7.2.2 研究方法、模型构建和样本数据实证分析 7.2.3 以上海为代表的东部和中部、西部数据对比 7.3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案例研究——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及对旅游业辐射 7.3.1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 7.3.2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 7.3.3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对旅游业辐射 7.4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案例研究 7.4.1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以特色小镇为例 7.4.2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以杭州网红为例 7.4.3 长三角一体化与产业集聚辐射 第8章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效应的相关建议与保障举措 8.1 关于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效应的建议 8.2 大都市产业集聚辐射效应的保障举措 8.2.1 制度层面保障 8.2.2 政策层面保障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赖红波,同济大学管理学博士,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博士后。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企业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同济大学EMBA论文外审专家,教育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组组长,上海科技专家库入选专家(应用研究),上海市场学会理事。 先后主持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项目、上海市软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文创基金重点课题等,并独立承担上海市决策咨询重点课题和专项课题8项。先后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近20项。2016年获得复旦大学优秀博士后称号,专著《设计、制造与互联网“三业”融合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获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博士后办公室第七批博士后文库资助。 王建玲,讲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南交通工程专业,现任教于上海开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要从事复杂网络建模、交通工程、物流管理研究。 赵翔翔,副教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现任教于上海开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要从事网络营销、战略规划、供应链管理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