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何以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研究

何以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研究

1星价 ¥37.4 (7.8折)
2星价¥37.4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787219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A5
  • 页数:143
  • 出版时间:2024-03-01
  • 条形码:9787519787219 ; 978-7-5197-8721-9

内容简介

名城保护制度的确立,改变了以往单点文物保护的情况,开启了地方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的新局面。不少城市以此为契机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名城保护制度,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中,由于存在对名城保护制度的理解偏差,部分城市保护制度效果并不乐观。以往对于名城保护的研究,多是从技术角度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较少从制度层面研究名城保护。笔者基于这些年参与名城保护立法、制度建设工作的积累,对名城保护制度和案例进行了梳理研究,试图从制度发展的角度去探寻和解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价值和理念。

目录

**章 当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与实践
**节 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机构沿革和制度演进
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确立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发展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机构沿革
第二节 世界范围内名城保护制度的发展
一、国际历史城市保护组织
二、国际性遗产保护重要公约、宪章及宣言
三、国际性遗产保护文件中名城保护重要制度内容简析
第三节 当代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制度解决之道
一、大规模建设破坏名城整体格局
二、盲目改建导致历史文化遗产被破坏
三、保护更新不足导致历史城区的衰落
第二章 苏州的范例与名城保护制度发展
**节 城市定位和保护制度发展
一、早期的城市定位与名城保护
二、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定位与名城保护
第二节 城市发展制度与名城保护的共振
一、城市格局与城市发展
二、产业发展制度与名城保护
三、经济发展、名城保护和民生改善
第三节 名城保护制度体系建立
一、名城保护立法的推进
二、纲领性地方立法出台和立法保护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三、保护机制的改变和保护手段的突破
第四节 保护机构设置的变迁
一、改革开放前的名城保护机构设置
二、1982~212年的名城保护机构设置
三、212年以后的名城保护机构设置
第三章 名城保护制度发展动因分析
**节 历史环境是名城保护制度形成和变迁的动力
一、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催生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
二、现代化发展推动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第二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执行者是保护制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一、党的领导决定了历史文化名城制度发展的方向
二、城市定位决定了地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不同发展路径
三、地方政府决策保证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落实
四、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决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执行效果
第三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参与者推动了保护制度的完善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市民参与
二、专家学者参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三、企事业单位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参与
第四节 保护理念的变化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形成的引力
一、改革开放前保护理念的缺失是保护制度难以建立的重要原因
二、改革开放后保护理念的演变促进了名城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三、保护理念的新发展实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转变
四、吴文化的精神内核是名城保护制度发展的根源
第四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体系与指引
**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正式制度
一、文物保护制度体系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制度
三、保护相关制度体系
第二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非正式制度体系
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公众参与制度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参与制度
三、传统文化和地方习惯传承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永和,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北京大成(苏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兼任华东师范大学立法与法治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研究员、苏州市人民政府行政立法专家库成员、国家律师学院客座教授等社会职务。王律师多年来受相关政府部门委托,开展《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宿迁市旅游促进条例》《苏州市江南水乡古镇保护办法》《苏州市古村落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主笔起草和修订工作。主持开展了《江苏省太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苏州市旅游条例》《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办法》等三十余部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法后评估工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