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包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62.6 (7.1折) ?
1星价 ¥62.6
2星价¥62.6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4604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0
  • 出版时间:2024-04-01
  • 条形码:9787550460454 ; 978-7-5504-6045-4

内容简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食粮,不仅是提振当代中国人精神力量的不竭动力,更是滋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具有意义深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基于此,笔者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概念阐释与理论基础,探寻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华传统文化网格与文化脉络中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根源,在人的文化教养、社会的文化传播、历史的文化绵延、当代的文化发展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文化根脉,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类别。本书从现实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新思路、搭建新平台、营造新氛围、提供新途径、打造新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程改革、融入宣传媒体、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师资队伍建设、融入教育对象生活场域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功能的实效性和凝聚力。

目录

目 录 **章 绪论 /1 **节 研究缘起 /1 一、 缘自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 /2 二、 缘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价值的思考 /3 三、 缘自对当代青少年所处文化环境的反思 /5 四、 缘自对如何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使命任务的探寻 /7 第二节 研究综述 /8 一、 国内研究现状 /8 二、 国外研究现状 /14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 /16 第三节 研究意义 /16 一、 理论意义 /16 二、 实践意义 /17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18 一、 研究思路 /18 二、 研究方法 /18 第五节 研究难点与创新 /19 一、 研究难点 /19 二、 创新之处 /19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解读 /21 **节 文化的相关理论解读 /21 一、 文化的起源 /21 二、 文化的概念演进 /23 三、 文化的基本功能 /32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理论解读 /34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34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 /37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特色 /40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相关理论解读 /42 一、 功能的概念解读 /42 二、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解读 /44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概念解读 /45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47 **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传统文化功能的相关理论 /47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学说 /47 二、 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 /54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传统文化功能的相关理论 /59 一、 毛泽东关于传统文化功能的主要认识 /59 二、 邓小平关于传统文化功能的主要观点 /62 三、 江泽民关于传统文化功能的主要观点 /64 四、 胡锦涛关于传统文化功能的主要观点 /65 五、 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 /67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历史考察 /73 **节“三皇五帝” 时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孕育与积累 /73 一、“三皇五帝” 时期历史简介 /73 二、“三皇五帝” 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75 第二节 夏商周时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萌发与争鸣 /77 一、 夏商周时期历史简介 /77 二、 夏商周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78 第三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统一与兴盛 /83 一、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简介 /83 二、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85 第四节 隋唐两宋辽夏金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辉煌与发扬 /89 一、 隋唐两宋辽夏金元时期历史简介 /89 二、 隋唐两宋辽夏金元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92 第五节 明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前与启后 /96 一、 明清时期历史简介 /96 二、 明清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97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00 **节 为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强大精神滋养与支撑 /100 一、 涵养个人精神世界 /102 二、 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精神保障 /106 第二节 为个人、 家庭、 社会、 民族的行为选择提供导引 /109 一、 助力深入理解并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9 二、 引领行为风尚 /113 三、 为实现中国梦而作为 /117 第六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意蕴 /119 **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必要性 /119 一、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 /119 二、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选择 /122 三、 提升青年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 /124 四、 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未来导向 /126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可行性 /129 一、 教育环境的共通性 /129 二、 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132 三、 教育内容的契合性 /136 四、 教育方法的互鉴性 /140 第七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目标与原则 /146 **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目标定位 /146 一、 总体性目标 /147 二、 具体性目标 /151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原则 /155 一、 方向性与针对性相统一的原则 /155 二、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 /157 三、 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158 四、 立德树人与知识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160 五、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162 第八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路径与保障 /164 **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路径 /164 一、 社会层面 /165 二、 学校层面 /169 三、 家庭层面 /175 四、 个人层面 /178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机制保障 /181 一、 组织实施机制 /181 二、 政策引导机制 /185 三、 人才保障机制 /188 四、 约束教育机制 /190 五、 评估反馈机制 /193 第九章 结束语 /196 参考文献 /199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高安安,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7项,厅级课题7项。 于净源,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类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1项。 吴璐曦,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曾在《思想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1项,参与编写著作1部。 傅莉容,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编写著作1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