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明白白上好课:教学评一致性

包邮明明白白上好课:教学评一致性

1星价 ¥54.2 (7.1折)
2星价¥54.2 定价¥7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055108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576055108 ; 978-7-5760-5510-8

本书特色

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强有力的课程支撑,而强有力的课程必须落实并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刻画了新时代育人育才的目标要求与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路径,其中*核心的技术就是“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评一致性是国家课标落地的核心技术,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观念,也是教师教学关键技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怎样设计、如何实施,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个“大难题”,本书作者积累了15年的“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经验,将从学理与实践全方位手把手教会教师理解“教学评一致性”,明明白白上好课,*终帮助学生明明白白学会。

内容简介

“教学评一致性”旨在以一系列专业技术规范引导课程与课堂双重意义上的教学与评价行为,从而破解课程层级化实施中的“落差”问题,*终实现课程要素的协同育人效应。具体来看,“教学评一致性”具有以下双重意蕴:课程意义上的教学评一致性强调以课程标准为指引,系统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材编写、教学与考试评估,落实课程标准所承载的核心素养目标,由此在课程改革的路径建构上形成教材、教学、考试与评估的一致性“大闭环”;课堂教学意义上的教学评一致性强调以从课程标准中转化而来的学习目标为指引,系统推进课堂教学变革层面的教学、学习与评价的一致性,由此形成“小闭环”,实现所教即所学,所教即所评,所学即所评,强调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确保学习目标的有效落实。
本书作者带领的团队持续十五年探索教学评一致性,把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落在教案中,落在课堂里,落在课例研究上……生动且扎实。他们在实践中强化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的指引,凸显评价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重要作用。主要内容涉及与目标一致的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呈现,评价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以及评价促进教学评一致的实施模型与机制,而这些是老师们践行教学评一致性的主要抓手,也是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技术。

前言

教学评一致性: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之关键(代序)
崔允漷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双重意蕴
“教学评一致性”是课程思维的重要表征,旨在以一系列专业技术规范引导课程与课堂双重意义上的教学与评价行为,从而破解课程层级化实施中的“落差”问题,*终实现课程要素的协同育人效应。具体来看,“教学评一致性”具有以下双重意蕴,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评一致性的双重意蕴
课程意义上的教学评一致性强调以课程标准为指引,系统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材编写、教学与考试评估,落实课程标准所承载的核心素养目标,由此在课程改革的路径建构上形成教材、教学、考试与评估的一致性“大闭环”。

目录

教学评一致性: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之关键(代序) 1
序 1

一、教学评一致性概论 4
明明白白上好课:“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实践 6
“教学评一致性”的价值指向、实施主体与教学变革 13
“教学评一致性”设计三要素:目标、评价与教学 19

二、教学评一致性:目标与评价 24
(一)教学评一致性:学习目标的设计 26
教学目标:一个老生常谈而又时被忽略的话题 26
(二)评价任务的设计与运用 36
评价驱动学习 36
开发单元评价工具,有效实现“教学评”一致 40
(三)表现性评价专题研究 47
表现性评价的基本特征 47
表现性评价“三要素”:目标、任务与评分规则 55
表现性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63
表现性评价“三要素”的具体设计 68
大任务长时段项目的表现性评价 73
参与量表开发:让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 77

三、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实践 83
(一)呈现评价任务 85
评价任务的呈现:以“学生明白”为原则 85
评价任务如何精准呈现 90
评价任务如何呈现才利于学 99
(二)收集评价信息 105
评价信息的收集:课堂评价的**步 105
评价信息可在认知迭代中动态收集 109
评价信息的收集,效度如何判定 117
课堂巡视中如何处理学习资源 123
课堂巡视的线路与策略 127
(三)处理评价信息 133
课堂学习信息的优化 133
评价信息需要有效处理 137
评价信息如何有效处理:叩问与探寻 141
课堂评价信息处理是否有效? 149
语文课堂中学生语言信息的优化发展 154
多样化处理数学课堂学习信息 160
例析小学英语单元学习中评价信息的优化 162

四、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样态 171
(一)儿童创造信息:评价信息的主体坚守 173
有效教学的首要证据:儿童创造信息 175
儿童创造了怎样的信息 180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儿童信息创造及其效度 187
(二)整块学习时间:评价信息的产生条件 193
课堂需要“整块学习时间” 195
“整块学习时间”中,学生真的“整块学习”了吗? 200
任务串联,创造“整块学习时间” 206
(三)穷尽思维可能:评价信息的质量提升 211
课堂教学应帮助学生穷尽思维可能 213
让学生穷尽思维可能 218
(四)同学成为同学:评价信息的共享增值 223
让同学成为“同学”:观念、行为与文化 225
同学何以成为“同学” 229
课堂上,“同学”发生了吗? 233

五、教学评一致性:学科探索 236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语文教学 238
课堂评价模型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 238
“教学评一致性”: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247
在“教学评一致性”中寻找课堂的开阔地带 253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数学教学 256
数学课如何上专业:基于课堂评价模型的理解 256
课堂评价模型如何驱动学习兴趣 263
(三)教学评一致性的英语教学 269
评价驱动英语单元学习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 269
评价驱动的英语单元设计 281
评价如何驱动英语学习 287

后记 293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菊荣,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吴江)办公室主任,苏州市特级校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教研员研修中心特聘讲座教授,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名师名校长研究员,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编委;吴江区教育名家、名校长、名教师,曾任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汾湖实验小学校长。获第五届“明远教育奖”,获省市成果奖。主编《教了不等于学会了——学校如何发展课程》《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等著作。
李勤华,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全国“十佳”小学外语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姑苏教育领军人才,吴江区教育名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英语教与学》编委。曾获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苏州教学成果特等奖、省教育科研成果奖等。出版专著《评价驱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