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129.0¥3194.0折
已售47

[2017年新近出版]“国学讲学丛书”精装7册,选编国学大师章太炎、胡适、蔡元培、梁启超、王桐龄的讲义或国学代表作,包括《中国哲学史大纲》《国学概论·国学略说》《国学读书指南》等,择取老版本重新印刷,既有对秦思想史、哲学史、伦理学史、明清三百年中国学术演变、古代党派之争、国学典籍的系统介绍,也有对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等国学门类基本知识的详细解读。内容翔实丰富、浅显易懂,是一套历经时代打磨,常销不衰的国学入门必读书目。定价319元,现团购价129元包邮!

优惠
满赠

读书月|淘书团会场满80/200送餐垫/杜邦纸包

超值换购

满42.3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著作,堪称中国哲学史研究开山之作

《中国伦理学史》蔡元培著作,从事中国伦理学史研究的必读之书

《国学概论·国学略说》国学大师章太炎晚年集大成之作

《国学读书指南》梁启超著作,包含《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与《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研究先秦思想史的代表作,探寻中国政治哲学之源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史学代表作,全面系统地展现中国学术近三百年间的变迁

《中国历代党争史》现代著名历史学家王桐龄著作,描述先秦至清末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朋党现象

同系列购买链接:“国学讲学丛书”精装4册   “国学讲学丛书”精装5册

商品评论(1) 查看全部>>
头像 落地成*** 三星用户
2018/3/9 10:13:30

儒学启蒙,感觉比现在的很多动不动就各种炫各种高大上的文章要务实的多,适合静下心来慢慢看。











编辑推荐

《中国哲学史大纲》

  本书是胡适计划撰写的中国古代哲学史著作,但由于写作中辍,只完成了上卷,因而实际上是一部断代的先秦哲学思想专著。

  本书原是胡适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时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1917年据此编成“中国哲学史”讲义在北大讲授。全书共12篇,除导言外,分别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发生年代、老子、孔子、孔门弟子、墨子、杨朱、别墨、庄子、荀子以前的儒家、荀子、古代哲学的终局。

  该书由蔡元培作序,1919年初版后,轰动一时,三年间再版七次。作为以现代科学理念和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专门史著作,此书有开创性意义。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近代化工作中,胡适创始之功,是不可埋没的”。


《中国伦理学史》

  全书分绪论、先秦创史时代、汉唐继承时代、宋明理学时代四大部分,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伦理学界重要的流派及主要代表人物,并阐述了各家学说的要点、源流及发展。该书是一部系统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生、发展及其变迁的学术著作,阐述了从孔子到王阳明二十八位思想家的伦理思想,附录中列叙了戴震、黄宗羲、俞正燮三人的道德学说及16篇国民修养散论。


《国学概论·国学略说》

  这是章太炎先生关于国学的学术著作。本书由《国学概论》和《国学略说》两部分构成,均为太炎先生晚年讲授国学的成熟之论。《国学概论》主要论述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发展演变及其阶段性特点、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可谓是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一部综论。《国学略说》主要讲述了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五个国学门类的基本知识,见解独到,鞭辟入里,是登堂入室的*指引。全书文字浅显易懂,旁征博引,堪称国学入门的*读物,极具学术价值。


《国学读书指南》

  本书是梁启超先生《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和《要籍解题及其读法》的合集。前者介绍中国基本典籍,说明各书特点、读法,文字浅显简明。后者为他在清华学校教授“群书概要”的讲稿,对《论语》、《史记》、《左传》、《诗经》等经典进行了系统介绍。此外,附录还收入《治国学的两条大路》等几篇文字。书中作者谈了许多切身的读书经验,直到今天仍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很久以前清华学园里疯传这本梁启超先生的手抄本,一册在手就能拥有知识宝库的钥匙,于是看过的同学后来都成了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


《先秦政治思想史》

  本书是梁启超在1922年底写的成学术著作。初题为《中国政治思想史》,后因病只完成先秦部分,遂改此名。全书分为三部分:序论部分三章,分析问题价值,提出研究方法;前论部分八章,介绍先秦的时代背景,如思想、制度、经济条件等;本论部分22章,对当时的主要流派儒、墨、道、法四家做详细论述及评价,并涉及寝兵、教育、生计、乡治、民权等。

  这部著作内容广泛,征引丰富,论述条理,运笔流畅,是研究先秦政治思想的重要学术著作,至今仍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本书是著名学者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叙述明清以降中国学术之演变,经纬交织、层次繁复,分别以问题叙史、人物(学派)叙史、学科叙史,构成社会思潮史、学派史与学科史三大板块。本书特色在于邀请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夏晓虹教授,根据诸多版本汇校、考订成一部精良版本,并为之撰写年表与评述文章,具有极高学术价值。


《中国历代党争史》

  本书是有关中国古代党派之争的专门史著作。该书分序论、本论、结论。本论含十章:先秦学派之争,汉末钩党之狱,两晋南北朝时代门第之见与方舆之见,有唐中叶以后牛李党之倾轧,北宋中叶以后新旧党之竞争,北宋末年之和战论,南宋初年之和战论,南宋中年伪学之禁,明末东林党之祸,清末帝后党之争。书中描述了先秦至清末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朋党现象。通过历朝历代党派与党派之间、党派与皇权之间、人与人之间权力斗争的历史追述和剖析,从一个独特角度揭示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盛衰。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学者、诗人,新文化运动领导人之一。安徽绩溪人。曾求学美国,师从教育家约翰·杜威。大力提倡白话文,宣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诗集)、《白话文学史》(上)、《中国章回小说考证》以及《胡适文存》(四集)等。

  蔡元培(186-1940),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

  章太炎(1869—1936),初名学乘,字枚叔;曾改名炳麟;后改名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革命家、史学家、小学大师、朴学大师。

  先生早年师从经学大师俞樾,专攻经、子之学,晚年偏重理学。他一生研究颇广,除经、子、理学外,在史学、文学、佛学、医学、政治学、书法等领域也修养深厚,多有建树。先生一生著作颇多,约有400余万字。著述除刊入《章氏丛书》、《续编》外,遗稿又刊入《章氏丛书三编》。

  太炎先生一生致力于“阐扬国故,复兴国学”,高徒遍及天下,最有名的有黄侃、朱希祖、钱玄同、鲁迅、沈兼士、刘师培、马幼渔等,个个才学出众,皆为民国时期的名家。

  梁启超(1873—1929),近现代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广东新会人。从学康有为,倡导维新变法,为戊戌变法领导人之一。变法失败后,潜居国外,在日本创立《新民丛报》等。辛亥革命后,曾出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等职。后执教清华大学,任国学导师。作品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王桐龄(1878—1953),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号峄山,河北人。清末考取秀才,曾两度留学日本,1907年毕业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191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他是我国第一个在国外攻读史学而正式毕业的学人。曾任北京政府教育部参事,后应聘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北京师范大学后,任教授;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间曾任系主任,并先后在北京法政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课,先后担任中国史、东洋史课程,并创办志成中学。王桐龄从事历史教学近四十年,桃李遍天下,著译丰硕,有《中国史》、《东洋史》、《中国民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儒墨之异同》、《局俭堂诗存》等书。

本单详情

《鸿儒国学讲堂:中国哲学史大纲》
作者:胡适 著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
ISBN:9787554609255
出版时间:2017/5/1
开本:16开
页数:269
定价:55.0

目录:
第一篇 导言
第二篇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第一章 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
第二章 那时代的思潮(诗人时代)
第三篇 老子
第四篇 孔子
第一章 孔子略传
第二章 孔子的时代
第三章 《易》
第四章 正名主义
第五章 一以贯之
第五篇 孔门弟子
第六篇 墨子
第一章 墨子略传
第二章 墨子的哲学方法
第三章 三表法
第四章 墨子的宗教
第七篇 杨朱
第八篇 别墨
第一章 《墨辩》与别墨
第二章 《墨辩》论知识
第三章 论辩
第四章 惠施
第五章 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第六章 墨学结论
第九篇 庄子
第一章 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
第二章 庄子的名学与人生哲学
第十篇 苟子以前的儒家
第一章 《大学》与《中庸》
第二章 孟子
第十一篇 苟子
第一章 苟子
第二章 天与性
第三章 心理学与名学
第十二篇 古代哲学的终局
第一章 西历前三世纪之思潮
第二章 所谓法家
第三章 古代哲学之中绝
附录 诸子不出王官论


《中国伦理学史》
作者:蔡元培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ISBN:9787554610282
出版时间:2017/10/1
开本:16开
页数:166页
定价:35.0

目录:

序  例

绪论

第一期先秦创始时代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唐虞三代伦理思想之萌芽

第三章孔子

第四章子思

第五章孟子

第六章苟子

第七章老子

第八章庄子

第九章许行

第十章墨子

第十一章管子

第十二章商君

第十三章韩非子

第一期结论

第二期汉唐继承时代

第一章总说

第二章淮南子

第三章董仲舒

第四章扬雄

第五章王充

第六章清谈家之人生观

第七章韩愈

第八章李翱

第二期结论

第三期宋明理学时代

第一章总说

第二章王荆公

第三章邵康节

第四章周濂溪

第五章张横渠

第六章程明道

第七章程伊川

第八章程门大弟子

第九章朱晦庵

第十章陆象山

第十一章杨慈湖

第十二章王阳明

附录

……



《国学概论 国学略说》
作者:章太炎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ISBN:9787554610343
出版时间:2018/1/1
开本:16开
页数:263页
定价:54.0

目录:

国学概论 

第一章 概 论 

第二章 国学之派别(一)

第三章 国学之派别(二)

第四章 国学之派别(三)

第五章 结论 


国学略说 

小学略说 

经学略说 

史学略说 

诸子略说 

文学略说 



《国学读书指南》
作者:梁启超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ISBN:9787554609675
出版时间:2017/9/1
开本:16开
页数:180页
定价:38.0

目录: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
(丙)韵文书类
(丁)小学书及文法书类
(戊)随意涉览书类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自序
论语孟子:附论《大学》《中庸》《孝经》及其他
史记
荀子
韩非子
左传国语
诗经
楚辞
礼记大戴礼记
附录
附录一 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附录二 治国学杂话
附录三 治国学的两条大路
附录四 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附录五 评胡适之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鸿儒国学讲堂:先秦政治思想史》
作者:梁启超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
ISBN:9787554609217
出版时间:2017/5/1
开本:16开
页数:207
定价:45.0

目录:

第一篇 序论
第一章 本问题之价值
第二章 问题之内容及资料
第三章 研究法及本书研究之范围
第二篇 前论
第一章 时代背景及研究资料
第二章 天道的思想
第三章 民本的思想
第四章 政治与伦理之结合宗法表
第五章 封建及其所生结果
第六章 阶级制度兴替状况
第七章 法律之起原及观念
第八章 经济状况之部分的推想
第三篇 本论
第一章 时代背景及思潮渊源
第二章 政治思想四大潮流及研究资料
第三章 儒家思想(其一)
第四章 儒家思想(其二)
第五章 儒家思想(其三)
第六章 儒家思想(其四)(孟子)
第七章 儒家思想(其五)(荀子)
第八章 道家思想(其一)
第九章 道家思想(其二)
第十章 墨家思想(其一)
第十一章 墨家思想(其二)
第十二章 墨家思想(其三)
第十三章 法家思想(其一)
第十四章 法家思想(其二)
第十五章 法家思想(其三)
第十六章 法家思想(其四)
第十七章 统一运动
第十八章 寝兵运动
第十九章 教育问题
第二十章 生计问题
第二十一章 乡治问题
第二十二章 民权问题
第二十三章 结论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作者:梁启超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ISBN:9787554610333
出版时间:2018/1/1
开本:16开
页数:317页
定价:60.0

目录:
一、反动与先驱
二、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上)
三、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中)
四、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下)
五、阳明学派之余波及其修正——黄梨洲 附:孙夏峰、李二曲、余姚王学家、李穆堂
六、清代经学之建设——顾亭林阎百诗 附:胡朏明、万充宗
七、两畸儒——王船山、朱舜水
八、清初史学之建设——万季野、全谢山 附:初期史学家及地理学家
九、程朱学派及其依附者——张杨园、陆桴亭、陆稼书、王白田 附:其他
十、实践实用主义——颜习斋、李恕谷  附:王昆绳、程绵庄、恽皋闻 、戴子高
十一、科学之曙光——王寅旭、梅定九、陈资斋  附:其他
十二、清初学海波澜余录
十三、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一)——经学、小学及音韵学
十四、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二)——校注古籍、辨伪书、辑佚书
十五、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三)——史学、方志学、地理学、传记及谱牒学
十六、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四)——历算学及其他科学、乐曲学


《鸿儒国学讲堂:中国历代党争史》
作者:王桐龄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
ISBN:9787554609248
出版时间:2017/5/1
开本:16开
页数:144
定价:32.0

目录:
序论
第一节 中国主权者之位置
第二节 中国政治上二大潜势力
第三节 中国历史上之乱源与现在乱源之比较
本论
第一章 先秦学派之竞争
第一节 南北思想之冲突
第二节 东西思想之结合法学家与儒学家之冲突
第三节 儒学之统一及其派别
第二章 汉末钩党之狱
第一节 钩党之狱成立之原因
第二节 东汉宦官之恣横
第三节 东汉中叶以后之士风
第四节 第一次钩党之狱
第五节 第二次钩党之狱
第六节 党狱之余波及其结果
第三章 两晋南北朝时代门第之见与方舆之见
第一节 古代门第之见之面影
第二节 两晋南北朝时代门第之见
第三节 两晋南北朝时代方舆之见
第四章 有唐中叶以后牛李党之倾轧
第一节 牛李党成立之原因
第二节 牛李结怨之始
第三节 牛党得意时代
第四节 李训、郑注专政时代(太和七年九月,注始进;八年十月,训为翰林侍读学士,九年五月入相,十一月事败,约二年有奇)甘露之变
第五节 郑覃、陈夷行、杨嗣复、李珏倾轧时代
第六节 李卫公当国时代
第七节 两党党魁之末路
第五章 北宋中叶以后新旧党之竞争
第一节 北宋党祸成立之原因
第二节 郭后之废与范吕之争
第三节 庆历党议
第四节 濮议
第五节 神宗变法之动机
第六节 新党内阁之成立陈升之、王安石内阁王珪、蔡确内阁
第七节 旧党内阁之成立新法之废止新党之左迁司马光、吕公著内阁吕大防、范纯仁内阁
第八节 旧党之内讧
第九节 新党之复活及其报复旧党之贬窜孟后之废章悖内阁
第十节 混合内阁之成立新党之左迁孟后之复位韩忠彦、曾布内阁
第十一节 变态新党之出现党人碑之设立孟后之复废蔡京内阁
第六章 北宋末年之和战论
第一节 北宋对金和战不定之原因
第二节 恢复燕云问题
第三节 李纲、种师道进退问题
第七章 南宋初年之和战论
第一节 南宋初年和战不定之原因
第二节 李纲、黄潜善、汪伯彦去留问题
第三节 赵鼎、张浚、秦桧进退问题
第四节 岳飞之狱
第五节 李孟坚之狱、王之奇之狱与赵汾之狱
第八章 南宋中年伪学之禁
第一节 伪学之禁之由来
第二节 伪学之禁以前王学派与程学派之倾轧
第三节 伪学之禁之始末
第四节 伪学之禁之取消
第九章 明末东林党之祸
第一节 东林党祸成立之原因
第二节 明代宦官之专横
第三节 明代士风之矫激
第四节 东林党之成立及其对他党之倾轧
第五节 三案之争论
第六节 东林党与魏忠贤之冲突
第七节 党祸之结果
第八节 党祸之余波
第十章 清末帝后党之争
第一节 戊戌政变之原因
第二节 德宗变法之动机
第三节 德宗变法之成绩
第四节 新政之推翻与新党之逮捕
第五节 戊戌政变之结果
结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