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29.0¥1442.0折
已售100

“电影学新论”系列丛书4册:《电影学笔记》是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杨远婴的学术论文汇编,对电影历史、理论脉络、电影现象等进行了详细评述;《电影形态学》结合我国现有的影视创作情况,详尽梳理、细致分析了当代影视作品的各种体裁与样式,《元美学》旨在讨论如何叙述美学,对世界美学三大体系、美感理论、审美形态等进行了深刻阐述;《中国影视专业教育现状》描述了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影视教育的基本数据和状况,并收录多篇影视专业教育相关人员的访谈。定价144元,现团购价29元包邮!

优惠
超值换购

满69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16开平装,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电影学笔记》:收录了作者进行电影研读的学术论文,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对电影历史的梳理、对电影理论脉络的介绍及代表性文章的翻译、对电影现象的评述
《电影形态学》:立足于体裁与样式丰富多彩的当代影视作品,结合我国现有影视创作情况,为影视创作者的创作实践提供了富有实用价值的参考
《元美学》:如果说美学是讨论艺术问题的,那么元美学就是讨论如何讨论艺术问题的。本书从理论的高度,结合美学大师们的思想,对“美”进行了深入剖析
《中国影视专业教育现状》:前半部分对中国的影视专业教育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后半部分收录了多篇对影视专业教育从教人员的访谈

商品评论(1) 查看全部>>
头像 fan*** 二星用户
2019/10/11 5:41:53

这套丛书从多纬度传授电影知识,有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电影学笔记》
这是一本自选集,收录了作者进行电影研读的学术论文,是作者多年来在电影学方面研究探索的结晶,探讨了电影内外错综复杂的关系,见证了一个八零年代过来人认识影像的学习过程,读者可以感受到光影言说和言说光影在中国的演变。同时,《电影学笔记》从电影创制的繁复因素,诸如电影作者、电影作品、电影修辞、电影产业等为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也是对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理论上的名元呈现与阐释。

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电影历史的梳理,主要偏重对中国电影创作文化价值的论述,作为参照,其中一篇还描述了苏联电影的发展过程。第二部分是对电影理论脉络的介绍及代表性文论的翻译,这些篇章所涉及的方法既有早期的本体探索,也有后来的文化研究。第三部分是对影视现象的评述,混杂地囊括了作品文本和作者文本,中国现象与外国现象。

作者杨远婴,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电影学系主任、电影研究所所长、《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主要学术成果:《外国电影理论文选》(1995)、《她们的声音》(1996)、《华语电影十导演》(2000)、《九十年代的第五代》(2000)、《WTO与中国电影》(2002)、《电影作者与文化再现》(2005)、《中国电影文化史》(2006)等。

《电影形态学》
本书立足于体裁与样式丰富多彩的当代影视作品,结合我国现有影视创作情况,以前瞻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认真梳理、细致分析了各种影视作品的体裁与样式,并就未来影视体裁与样式的发展作出具有预测性的、有依据的理论描述和构想。《电影形态学》在整合以往研究材料与成果的基础之上,进行新的学术开掘,为影视创作者的创作实践提供了富有实用价值的参考,并对蓬勃发展的中国影视文化和世界影视文化提供了具有开创性的理论研究。

主编王志敏,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兼职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学术顾问、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理事。2002—2006年任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市属市管高校2007~2009年电影学创新团队带头人。主要著作有《元美学》(1987)、《电影美学分析原理》(1993)、《现代电影美学基础》(1996)、《现代电影美学体系》(2006)、《电影语言学》(2007)等。

《元美学》
什么是元美学呢?简单地说,元美学是从美学停止了思考的地方开始它的工作的。李普曼曾经提到,如果说美学是讨论艺术问题的,那么,元美学就是讨论如何讨论艺术问题的。

本书旨在讨论如何叙述美学的问题,并把重点放在“如何”二字。书中对世界美学三大体系的思想方法均有涉及,并据此建立了三个美学体系的模型,进而对“美”进行了定义;同时,作者对美感理论、人本理论、审美形态和美育的建立等问题也进行了深刻阐述。

作者多年来从事美学研究,对美学的思考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从文中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美”的真知灼见。全书从理论的高度,结合美学大师们的思想。对“美”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是一次对作者多年美学研究结晶的分享,也是一本具有创新思想和较高学术水准的专著,对有志于进行美学研究的朋友们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作者同为王志敏。

《中国影视专业教育现状》
本书在明确“影视专业”的概念,指出其所包含的具体专业、方向的前提下,对中国的影视专业教育的数据进行了整理,描述了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影视教育的基本状况;
本书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收录了多篇对影视专业教育从教人员的访谈。受访者既有专业院校的教师,也有综合院校的相关人员,以及随着影视专业教育的发展而逐渐涌现出的新一代。他们各自对影视专业教育有着不一样的观点,我们也许能在访谈中得到受益匪浅的启示。

本书作者为王志敏、陆嘉宁。
陆嘉宁,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北京电影学院2009届硕士。曾担任《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编辑工作,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北京市市属高校电影学研究创新团队成员,发表《存在的荒原——评(老无所依)》等电影批评文章。

本单详情

《电影学笔记》
作者:杨远婴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4391231
出版时间:2009年11月
开本:16开
页数:428
定价:46元

目录
第一辑 述论:历史与现实
 电影作者与文化再现
 中国电影中的乡土想象
 现代性、文化批评和电影理论
 女性主义与女性电影
 华语电影的地域主脉
 苏联电影的三次革命
 历史与记忆
 九十年代的第五代
 北上的香港电影
 “入世”后的中国电影
第二辑 译介:理论和方法
 电影理论的演进
 爱森斯坦及其蒙太奇学说
 电影修辞问题
 电影衰落了吗?
 不可企及的文本
 电影语言与电影符号学
 电影话语与叙事:两种考察陈述问题的方式
 第三涵义
 左派激进主义电影理论的蜕变
 视听宣传中的辩证唯物主义
 《菊豆》:跨文化的阐释学读解
第三辑 点评:现象与文本
 初识王朔电影
 成熟及其缺憾
 娱乐与教化的双重变奏
 《葛老爷子》的意义
 《海上旧梦》的记忆
 民族寓言的音响幻化
 影视互动
 没有阴影的家园
 波德诺尼:电影童年的梦幻
 何处安居
 一个族群的影像
 家庭影像与历史记忆
 活着的幸福
 历史与隐喻
 《刮痧》的美国遭遇
 hoywood uk——好莱坞英国
 建设大众文化场
 2002年的电影处女作
 河濑直美:我从来都不大众化
 电影从业者的人文教育

《电影形态学》
作者:王志敏 主编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4391217
出版时间:2009年11月
开本:16开
页数:343
定价:38元

目录
第一辑 绪论
第二辑 故事片
 一、影视故事片
 二、网络故事片
 三、手机故事片
 四、空间故事片
第三辑 资料片
 一、为纪录片更名
 二、资料片的可能分类
 三、资料片按表现内容的分类
第四辑 节目片
 一、新闻节目片
 二、文艺节目片
 三、娱乐节目片
 四、体育节目片
 五、知识节目片
第五辑 论述片
 一、襁褓中的论述片
 二、论述片的界定
 三、论述片的代表作
 四、论述片的分类
第六辑 虚拟片
 一、工程应用领域
 二、医学应用领域
 三、教育培训领域
 四、军事应用领域
 五、城市规划领域
第七辑 广告片
 一、按广告主的动机分类
 二、按广告信息处理方式分类
 三、按广告的文化理念分类
 四、按广告的商品内容分类
结语


《元美学》
作者:王志敏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4399794
出版时间:2010年8月
开本:16开
页数:191
定价:22元

目录:
第一辑 美学总述/001
一、美学存在的依据/003
二、美学三体系/013
三、美学方法论/028
第二辑 给美下定义的四个要素/033
一、作为定义背景的哲学倾向/036
二、作为概念的美的定义域/039
三、美的表述概念/042
四、定义的表述方式/047
第三辑 美感理论的类型/051
一、美感问题的提出/053
二、美感问题与心理学的关系/053
三、美感本质的含义/055
四、美感的实体理论/059
五、美感的现实发生机制/062
第四辑 人本理论的三个类型/089
一、人体学的划分/091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观/093
三、卡西尔的人学观/097
四、海德格尔的人学观/100
第五辑 偶然、必然与自由/111
一、关于必然性/113
二、关于偶然性/116
三、关于自由/125
第六辑 审美形态问题/137
一、审美形态三特征/139
二、从二元对立看秀美与崇高/155
第七辑 美育的成立/179


《中国影视专业教育现状》
作者:王志敏 陆嘉宁 主编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4391224
出版时间:2009年11月
开本:16开
页数:350
定价:38元

目录
第一辑  中国影视专业本科教育发展概述
 一、开设影视本科专业的院校类型
 二、不同影视本科专业的分布情况
 三、影视本科专业的就业情况
 四、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
第二辑  中国影视专业本科教育数据汇总
 一、影视专业范畴界定
 二、国家高等教育本科学科系统的影视专业统计数据
 三、各高校的影视专业建制统计数据
第三辑  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与影视教育数据
 一、艺术学学科体系
 二、艺术学学科机构
 三、学术及教育水平评价体系
第四辑  中国影视教育专家学者访谈
 一、艺术院校
   建设世界一流的电影学院——访北京电影学院张会军
   高等教育普及化大潮中的影视教育一访北京电影学院籍之伟
   保证质量,重视实践——访北京电影学院汪流
   电影的艺术本质是电影教育的基石——访北京电影学院王迪
   “大传媒”背景下的影视专业教育一访北京电影学院倪震
   电影专业教育要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访北京电影学院黄式宪
   明确定位,特色发展——访北京电影学院谢飞
   控制规模,拓宽领域——访北京电影学院郑洞天
   数字化时代的影视教育新模式——访北京电影学院陈山
   动画教育的“科学发展观”——访北京电影学院孙立军
   两个翅膀,三个支柱:北京师范大学的影视教育——访北京师范大学黄会林
   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与中国影视教育——访中国传媒大学张凤铸
   在戏剧学院发展影视教育——访上海戏剧学院赵韫颖
   影视理论教育的现状与趋势——访中国艺术研究院章柏青
 二、综合大学
   艺术教育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访北京大学葛路
   影视教育在北大——访北京大学李道新
   警惕影视教育的“同质化”——访清华大学尹鸿
   国内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状况扫描——访中国人民大学张法
   美学与艺术专业教育——访中国人民大学王旭晓
   开风气之先:华东师范大学的影视教育——访华东师范大学王晓玉、严三九
   影视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访上海交通大学李亦中
   抓住机遇,重点发展:上海大学的影视教育——访上海大学金冠军
第五辑  中国影视教育专业设置及课程安排的若干问题
 一、影视教育专业的地位与格局
 二、影视教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三、影视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向
 附录 全国开设影视专业的独立学院或分校86所名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