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228.0¥3666.2折
已售18

“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丛书”全7卷,刘扬忠、蒋寅主编。涉及西周礼乐文明、唐代文学、蒙元王朝、通俗小说等专题。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美学家杜书瀛推荐!

这是一套有价值、有特色的学术论著,既有对主题的鸟瞰式把握,亦有对西周礼乐文明的精神建构,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关于生死、自然、社会的思考与叙述,唐代的文学精神,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蒙元西游北游文学与蒙元王朝认同建构,通俗小说与大众文化精神等专题的深入探讨。

各卷作者都是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在对许多问题的论述中都有其独到的学术见解。

优惠
超值换购

满69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 16开平装,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12月1版1印

★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莫砺锋:全套丛书七卷按朝代论述文学中反映的民族精神及其形成过程、机制,但又注意到文学的局限,不以通论的形式泛泛而谈,而是力求抓住各个时代的重要问题,突出不同时代社会意识和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

★ 美学家杜书瀛:丛书从精神史的角度研究古典文学对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建构的作用及其机制……这套丛书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是有开创性的,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丛书主编、《镜与灯》一册作者蒋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 丛书主编、《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作者刘扬忠,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从事中国词学学术史及文学史学史的研究

★ 《蒙元西游北游文学与蒙元王朝认同建构研究》作者王筱芸是中国第壹个词学博士,书中的诗词是极为完备和精彩的,阅读本书中的诗词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 《通俗小说与大众文化精神》从小说入手深入分析了哲学、民间信仰、大众情爱观、民间命定论等大众文化精神层面,作者刘倩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为《剑桥中国文学史》中译本译者之一












编辑推荐

《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丛书体现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即通过文学这一窗口来研究华夏民族精神的建构过程及文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它接近于通常说的心态史研究,却又不同于现有的关于心态史研究的著作。全套丛书七卷按朝代论述文学中反映的民族精神及其形成过程、机制,但又注意到文学的局限,不以通论的形式泛泛而谈,而是力求抓住各个时代的重要问题,突出不同时代社会意识和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以见民族精神自身的发展及其与同时代文学的互动关系,不仅较好地梳理和解释了华夏民族精神建构、形成的历史,同时也展现了不同时代文学所关注的精神内容及艺术表现的倾向,其结论对精神史和文学史认知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莫砺锋

《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丛书从精神史的角度研究古典文学对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建构的作用及其机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我认为这套丛书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其一,历来的思想史研究偏重于观念史的内容,对思想史发展脉络的把握过于关注学理上的逻辑性,而忽视现实的心态史内容。这套丛书能抓住各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精神问题,以点带面,勾勒出华夏民族精神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性特征。其二,历来的文学史研究较多关注社会现实、历史环境对文学的决定性影响,较少研究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和渗透,对古典文学在古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关注不够。这套丛书则从文学与精神传统的互动关系入手,研究古典文学的传播方式、接受方式,阐明了古典文学在中国古代精神传统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三,历来的作家作品研究,较多关注伦理价值和艺术价值,而这套丛书通过重点剖析一些经典个案,研究传统价值观、人生观、处世态度、感觉方式等在文学中的表现与形成,从精神史的角度对一些作家被经典化的原因做出新的解释,不同程度上提升了作家研究的水平。总体上看,这套丛书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是有开创性的,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杜书瀛


《镜与灯: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蒋寅的个人专著。

作者对“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总课题的综合与鸟瞰式的把握,是一种结合经典个案对“文学的精神史意义”的深度开掘。用作者在“导言”中的话说就是:“本书作为系列著作的首卷,不仅承担着总述全书内容、思路和写作方式的重任,还要尝试一系列个案研究,从一些作家和作品入手,分析历史上曾深刻地影响了华夏民族精神的心理典型,选取若干意义尚未被发现或一向未引起注意的作家作品,放到民族精神建构的过程中加以考察。”

本书除了具有重要启迪意义的“导言”部分外共分六章,从中国古典文学对华夏民族精神建构的参与、渗透与互动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宗族与个人、时间与生命、自我与社会、心灵与自然、男性与女性、故国与新朝六个专题,着力对“文学的精神史意义”进行了深度开掘。


蒋寅,1959年6月生,江苏南京人。1988年获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早期以唐诗研究为中心,90年代以来主要研究中国古典诗学、诗学史,进行清代诗学著作的考索工作。


《西周礼乐文明的精神建构》

西周是中国文化的孕育期,作为“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总课题的子课题研究之一,本书主要探讨了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发展和精神嬗变,内容涉及礼乐文明精神的内涵及其文学表现,探讨了礼乐文明建构及其嬗变的历史过场。其中对西周中期文化创建高潮期的讨论用力很大,收获颇多,如《诗经》篇章的创制、《尚书》的写制与编纂以及当时书面语言的剧变等,还特别分析了文化的高涨与人群之间文化融合的密切关联等。


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化史。在《诗经》研究、先秦两汉文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其中《诗大雅若干诗篇图赞说及由此发现的雅、颂间部分对应》《尧典的写制年代》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先后出版过《诗经的文化精神》、《诗经析读》、《中国文化史》等专著。


《灵光澈照: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关于生死、自然、社会的思考与叙述》

本书是作者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文化精神的建构与文学创作之间”互动关系的专题探讨,作者认为:从民族文化精神的建构进程这一视角来审视魏晋南北朝文学,不难发现,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具历史稳定性、具直接影响力、具文化精神符号意义的,或者说对这一建构进程贡献卓著的,当推六朝志怪、陶渊明的诗文和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诗。因此,作者着力在这三个领域加以深度开掘,得出了新的认识与结论。

“绪论”之外分三编共十章:第一编探讨“志怪”小说,分三章依次论述了“鬼话”“仙话”“怪话”;第二编探讨“山水诗”,分四章深入论述了山水诗的精神源头、话语构成、、符号意义以及山水诗的开创者谢灵运;第三编集中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杰出代表、大诗人陶渊明,用三章的篇幅阐释了陶渊明的精神格局、文化品格与境界。


韦凤娟,女,1948年生。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学术成果有《中国古代山水诗史》等。


《唐代的文学精神》

本书主要回顾了唐代文学所展现的民族精神历程。全书以自由欲望主题、理性意识的发展、人生困境意识及解脱、苦难思想和救赎等主题展开,是我们理解唐代文学精神内涵及唐人精神世界的线索。

书中从初唐诗人、盛唐之音、诗人李白与杜甫、历史沉思与讽喻精神、自我追问与自由意愿、世俗风情与艺术人生、唐代民间精神及其文学表现几个专题进行深入探讨。


谢思炜,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著有《唐宋诗学论集》、《白居易诗集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杜甫集校注》、《唐诗与唐史论集》等。


《儒风汉韵流海内: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

本书选取两宋辽金西夏这一中国古代历史的特殊时期,研究古代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以及对现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启示。主要阐述了两宋时期的汉民族忧患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辽朝“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在辽宋诗文中的反映,金代文学中所表现的“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念,以及西夏文学与西夏人的华儒情怀,并深入且详细地探究了范仲淹、苏轼、陆游、辛弃疾等宋、金精英人物对华夏民族精神的长远影响。虽然两宋辽金西夏这一时期是分裂的,但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凝聚的,由此形成了“中华多元一体”的大格局。

作者刘扬忠先生是这段历史文化研究的学者,本书是其精心之作。书中阐述了作者对两宋辽金西夏历史文化研究的新论点,对当代这段时期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每一个王朝都有每一个王朝的兴衰,每一个王朝都会有自己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这中间如何区分,如何认同,是本书的一个亮点。

本书探讨的一个重点是汉民族与当时各个民族精神上的关系如何,是相互促进,是相互吸收,或是相互抑制,书中都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苏轼、范仲淹、辛弃疾、元好问、陆游、岳飞等在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的发展中占据怎样的位置,他们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对各个王朝又有何影响,对华夏民族精神的长远影响到底是如何的,书中的内容会带给读者别样的视界。


刘扬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从事中国词学学术史及文学史学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宋词研究之路》、《中华文学通览·宋代卷·崇文盛世》、《辛弃疾词心探微》、《中国文学史学史》等。


《文学与认同:蒙元西游北游文学与蒙元王朝认同建构研究》

本书以元代西游、北游文学与蒙元王朝认同建构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蒙金之交西游文学与大蒙古国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王朝认同建构,蒙元之交金莲川幕府群体士人文学的元王朝认同建构,以及元朝南方士人北游文学的王朝认同变迁与元朝认同建构。本书在对各个族群和士人的蒙元文学认同建构的分析中,完成了一次深刻的学术探索,对传统的汉化、华化研究模式之外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模式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和分析,对现当代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有很大的启示,具有较高的文学、文化价值和历史、现实意义。

本书为研究蒙元时期的文化认同提供了全面的视角,是研究该时期华夏民族精神的精华之作。

从“华夷之辨”、“用夏变夷”到“华夏正统”、“华夏中心”的民族认同模式的改变,在本书中得到精确全面的体现,为研究这段历史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料。

本书大量引用了自古至今的大量一手文献,具有很高的文献参考价值。

本书比之一般的政治认同建构研究,多了一层必须通过文学意象创造和审美价值取向的介质传达蒙元王朝认同建构的特殊性。

作者王筱芸是中国第壹个词学博士,对词的研究是国内翘楚,所以书中的诗词是极为完备和精彩的,阅读本书中的诗词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王筱芸,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主要著作有《碧山词研究》等。


《通俗小说与大众文化精神》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土壤,必读其小说,小说在文学和民族文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明清时代是中国小说最为辉煌的时代,因此这个时期的小说最能体现和代表大众文化精神的发展脉络。在本书中,通过小说所呈现出的人民生活风貌、精神世界,如一幅幅市井图画,带我们走进古典文学中的大众文化精神世界。

将通俗小说置于大众文化和华夏民族精神的深厚土壤,客观的内容分析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高度分析小说的内容和精神世界,有助于读者跳出感性的阅读视角,更客观、深刻地理解小说所体现的文化精神;

小说源于客观世界人们的现实生活,又能引导和丰富大众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其时人民生活的图景和精神风貌;

在唐诗的浪漫飘逸、宋词的婉转柔美之后,明清时期的通俗小说是文学史上又一座高峰,本书从小说入手深入分析了哲学、民间信仰、大众情爱观、民间命定论等大众文化精神层面,带读者走进明清时期的文化繁荣。


刘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剑桥中国文学史》中译本译者之一。

本单详情

《镜与灯-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作者:刘扬忠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3498525
出版时间:2014/12/1
开本:16开
页数:402
定价:58.0

目录:

导言

一 历史学中的精神史研究

二 文学的精神史意义

三 古典文学研究的精神史取向

第一章 宗族与个人

第一节 集体无意识的具象化——作为文学原型的精卫神话

一 精卫神话在唐前的流传

二 唐代文学中的精卫形象

三 精卫形象的特定精神内涵

第二节 集体意识的抽象化——《诗经》的忧患意识

一 忧患的歌吟

二 忧患意识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三 忧患意识的衍变

四 忧患意识与中国诗歌的感伤传统

第三节 宗族意识的分裂和个体意识的苏醒——心态史上的屈原

一 不可调和的心灵冲突

二 自杀作为生命的一种选择

三 个人与宗族一体化关系的解除

第二章 时间与生命

第一节 汉魏诗歌中的生命意识

一 生命意识的萌生

二 生命意识的高扬

三 伤悼和纵逸

第二节 传统时间意识的三大类型

一 三首诗的时间感觉

二 李白与杜甫的时间意识

三 苏东坡诗中时间意识的变化

第三节 在文学中永生

一 “不朽之盛事”

二 “其文在即其人在”

三 “以诗为性命”

四 “文字留传胜子孙”

第三章 自我与社会

第一节 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分离——曹植的青春心态

一 三个志愿

二 青春的欢乐

三 青春的苦闷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强化和社会意识的背离——阮籍的忧生与逃世

一 魏晋风度:风流与忧患

二 正始之音和阮籍的忧生之嗟

三 作为一种心态典型的“忧生之嗟”

第三节 社会意识背离的绝对价值化——陶渊明隐逸的精神史意义

一 遁世观念的由来及实践

二 隐逸的文学化

三 高士形象的成立及启示

四 陶渊明与隐逸传统的形成

第四节 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的调和——谢胱与“吏隐”传统的形成

一 “隐”之名与实

二 谢朓的“吏隐”心态及其文学化

三 “吏隐”主题的开拓和发展

四 吏隐作为一种诗意的栖居

第四章 心灵与自然

第一节 悲情及其超越

一 从感事到感物

二 玄言的超越性追求

第二节 山水:精神超越之场——自然在谢灵运诗歌中的意义

一 游览作为精神超越的手段

二 山水:自由的象征性占有

第三节 移情的对象——抒情诗中的自然和风景

第五章 男性与女性

第一节 美感与性感

一 单纯之关感

二 女性美的官能感受

三 性感之美及其变态

第二节 被道德化的女性角色——悼亡诗寄托的男性情感

一 诗歌中妻子角色的缺席

二 悼亡作为诗歌类型的形成

三 韦应物悼亡诗对艺术表现的开拓

四 元稹悼亡诗的艺术成就

五 王渔洋与悼亡诗的规模化

六 纳兰性德的悼亡词

第三节 琴瑟之谐的典范——权德舆写给妻子的诗

一 作为类型和主题的赠内

二 爱人话语和丈夫话语

第六章 故国与新朝

第一节 夷夏之辨与文化认同

一 夷夏之辨的由来

二 夷夏之辨的三个文学话题

三 夷夏之辨的个人体验

四 易代之际的夷夏之辨

第二节 易代之际的生存或文化抉择

一 遗民与文化守护之责

二 清初士大夫群体的分化

三 贰臣所处的舆论环境

第三节 明清之际的贰臣典型

一 钱谦益的尴尬境遇

二 吴梅村的忏悔心态

三 龚鼎孳的淡忘与救赎

第四节 历史的相似情境及其诠释

一 千古艰难唯一死

二 传承文化作为偷生的一个理由

三 出处与守节的“分谊”

四 超越“出处”的文化选择

结语


《灵光澈照-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关于生死.自然.社会的思考与叙述-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作者:刘扬忠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3498501
出版时间:2014/12/1
开本:16开
页数:500
定价:78.0

目录:

绪言

第一编 志怪:关于生死之谜的奇诡思考

第一章 “鬼话”:关于“死"的叩问及诠释

第一节 一个古老的话题:灵魂观念的追溯

一 鬼神一体:从祖灵崇拜说起

二 气魂与形魄:二元的灵魂观念

三 “强死”者为鬼

四 从“土伯九约”到“泰山治鬼”:本土“地府”观念的形戍

第二节 “鬼话”:重返此岸世界的诉求

一 全新的叙事空间:生死两界的交叉叠合

二 未泯的世情:联结生死界的纽带

三 “生”的延伸:有憾人生的补偿

四 “生”的延伸:两种类型的“幽婚”

第三节 “鬼话”:关于死后世界的好奇想象

一 泰山治鬼:人世的翻版

二 泰山治鬼:对于生死问题的独特解读

三 地狱:恐怖的幽冥世界

四 “转世”:关于生死问题的全新诠释

第二章 “仙话”:永恒人生的追求

第一节 神仙信仰的嬗变

一 从灵魂不灭到肉身不坏

二 从“神灵”到“神仙”

三 人人皆可成仙

四 士族的神仙理想:地仙

第二节 灵境:现实世界的补偿

一 人间仙界:洞天福地

二 神仙世界的俗世风采

三 不同时间系统的设置:时光永驻的畅想

第三节 关于“天仙配”的文化阐释

一 巫山神女“降临”的传承

二 天仙美缘

三 阿母嫁女的底蕴

第三章 “怪话”:关于生死问题的另类解读

第一节 精怪的“人形化”与巫鬼道语境

一 变化观念的嬗变进程

二 精怪与鬼魂:“鬼者,老物精也。”

三 精怪之说与巫鬼道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另类的修炼:狐精故事与神仙道教

一 自然狐的“精怪化”及“人形化”

二 狐精“人化”的新态势

三 修炼观念的另类“移植”

四 “性因素”的凸显:截发、吸精与房中术

五 人狐合一的九尾狐: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

第二编 山水诗:关于人与自然之关系的体悟

第四章 山水诗的精神源头:思维特性与山水自然观

第一节 独特的思维定势:自然一人事

一 人类童年时期的共识

二 理性逻辑与感性经验:迥异的思维理路

三 独特的社会形态与认知自然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两种基本的山水自然观及审美取向

一 “君子比德”:将自然美纳入社会伦理的价值系统

二 “万物一体”:以“自然”之美来规范“人事”

第五章 “山水”话语的初构:自然美意识的递嬗及其文学书写

第一节 《诗经》所反映的自然美意识

一 山川:统治力量的神秘象征 24

二 “于以用之”:物质功利考量

三 “以写我忧”:“娱情”意识的初萌

四 “比兴”之用:人与自然之间对应关系的表述

第二节 楚辞所反映的自然美意识

一 巫术文化的神奇“保留地”

二 浪漫的自然意识:“民神杂糅”

三 屈原自然观中的理性色彩

四 “赋”法的运用:人之“情”与自然之“景”一体性的初呈

五 屈原的启示:抑亦江山之助乎

第三节 汉赋所反映的山水自然观

一 山川:“君权神授”的象征

二 大赋中山川景物描写的审美特征

三 骚体赋中的自然风物

四 汉赋对于山水诗的意义

第四节 山水诗的形成:魏晋士人精神活动的艺术表述

一 建安文人的生命体验与山水自然

二 竹林风范与山水自然

三 山水诗的早期形态:隐逸诗与游仙诗

四 纪行山水诗与玄言诗

第六章 “山水"符号意义的凸显与魏晋社会

第一节 山水:自然经济形态催生的一个审美要件

一 经济生活中心的转移:江南庄园的兴起

二 审美情趣的变化:从都市之繁华转向山林之静寂

三 “有如自然”的私家园林

四 会稽:山水诗的摇篮

第二节 山水:独特处世模式的一个行为标识

一 传统的处世之道:“隐”与“仕”的对立

二 朝隐:“隐”与“仕”的合一

三 山水之好:朝隐的标志

第三节 山水:理想境界的一个象征符号

一 “箕踞”的竹林七贤:“情”与“礼”的冲突

二 理想人格的重塑

三 山水喻人:理想人格的外化

四 山水:“以形媚道”的言、象

五 玄言山水诗的意义

第七章 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灵运

第一节 谢灵运的家世经历与山水情结

一 名士家风:雅好山水

二 乌衣郎的失落

三 “壮志郁不用”,“泄为山水诗”

第二节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一 “舒情缀景,畅达理旨”

二 章法经营之妙

三 画境的营造

四 “初发芙蓉”

第三编 陶渊明:一个东方文化精神的价值符号

第八章 陶渊明的精神格局与儒道传统

第一节 陶渊明的儒家风范

一 人生道路的抉择

二 “固穷”之节与“乐在其中”

三 “吾与点也”

第二节 陶渊明的道家风度,

一 超功利的审美观照态度

二 真率自然的美学追求

三 顺应自然的生活观

第九章 陶渊明的文化品格与闲情文化

第一节 闲情文化的哲学建构与陶渊明

一 屈原自沉的哲学意义

二 儒道互补:超越精神困境之途

三 陶渊明的模式:“清”“浊”之外的经营

第二节 闲情文化核心意义的建构与陶渊明

一 “务虚”与“求实”

二 “闲情”与“闲人”

三 陶渊明的启示:化俗为雅与“点铁成金”

第十章 陶渊明的境界:一种文化模式的理想呈现

第一节 从冲突中升华出来的和谐境界

一 “一心处两端”

二 “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

三 “穷途而哭”与“忘怀得失”

第二节 入世极深而出世甚远的境界

一 “谋道”与“谋食”

二 高旷的襟怀与淳厚的情味

三 执着与通达

四 出世而不离世的桃花源

第三节 玄澹高雅的精神境界

一 “琴中趣”与“酒中味”

二 “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

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儒风汉韵流海内-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作者:刘扬忠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3498532
出版时间:2014/12/1
开本:16开
页数:254
定价:38.0

目录:

绪论: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忧患意识与爱国主义 

第一节民族精神、民族忧患意识与爱国主义 

第二节正确诠释古代文学中的爱国主义 

上编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 

华夏国家观念与民族忧患意识 

第一章北宋文学中所表现的汉民族忧患意识 

第一节两宋时期的政治背景和民族忧患意识产生的历史原因 

第二节北宋前期:燕云未复和契丹的侵凌导致民族忧患意识的产生 

第三节北宋中期:西夏的立国和侵扰加剧了宋人的忧患感与生存焦虑感 

第四节北宋晚期:党争与社会腐败环境中民族忧患意识的变异和发展 

第二章南宋文学中所表现的更为浓烈的汉民族忧患意识 

第一节可耻的丧权辱国,惨重的民族灾难 

第二节南宋前期:“靖康之难”激起炽烈爱国情感与民族忧患意识 

第三节南宋中期:爱国主义与民族忧患意识的持续高涨 

第四节南宋晚期至宋廷海上覆亡:全国军民爱国热情的最后一次闪光 

第三章辽朝“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在辽宋诗文中的反映 

第一节辽朝“汉化”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辽代前期(太祖至景宗五朝):对“华风”的向慕和初步接受 

第三节辽代中期(圣宗、兴宗二朝):从高度认同中原文化到以华夏正统自居 

第四节辽代后期(道宗、天祚帝二朝):华夏正统观与“中国”意识的持续发展 

第五节宋人使辽诗和耶律楚材咏辽事诗中所反映的辽境华夏风 

第四章金代文学中所表现的“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念 

第一节引言: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熙宗、海陵王二朝:汉化的背景和政治的需要催生了华夏正统意识 

第三节世宗、章宗二朝:汉化完成,文治成功,华夏正统意识随之高涨 

第四节卫绍王、宣宗、哀宗三朝:亡国危机使华夏正统意识空前强化 

第五章万里羌人尽汉歌:西夏文学与西夏人的华儒情怀 

第一节西夏王朝统治区域本来就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第二节西夏境内各民族包括党项羌族的华儒情怀 

第三节西夏汉文文学 

第四节西夏文文学 

下编 

宋金精英人物对华夏 

民族精神建构的长远影响 

第六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第一节范仲淹:宋代士大夫忧患意识的首倡者 

第二节范仲淹及其思想在宋代的影响与被接受 

第三节范仲淹及其思想在元明清及近现代的影响与被接受 

第七章“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苏轼 

第一节两宋之交苏轼在社会上与文化界影响的巨大变化 

第二节苏轼与南宋文学 

第三节苏轼与元、明、清三代 

第四节苏轼与现代中国 

第八章南宋第一位民族英雄岳飞 

第一节岳飞在南宋中后期的崇高威望与精神鼓舞作用 

第二节元朝官方与民间两个方面对岳飞的一致推崇 

第三节明清两代岳飞的影响持续不衰 

第四节岳飞爱国精神对现代中国的重大影响 

第九章“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爱国诗人陆游 

第一节陆游及其诗词从南宋至现代影响和被接受的大致状况 

第二节陆游对抗日战争中的知识分子的惊人影响 

第三节陆游对毛泽东及中共第一代革命家们的巨大影响 

第四节陆游对新中国的持续而普遍的影响 

第十章稼轩词在近现代中国史上接受、影响和经典化情况的考察 

第一节八百年影响和被接受的大致状况 

第二节稼轩词对清末民初社会精英及后来的国民党抗日军人的影响 

第三节稼轩词对建立和领导新中国的中共高层人士的影响 

第四节稼轩词对毛泽东的重大影响 

第十一章从执着的故国家山之思向宏通的大中华观念提升 

第一节青少年时期就萌生的华夏正统观念与“中国”意识 

第二节金亡之后元好问华夏正统观与“中国”意识的坚持与变化 

第三节元好问的华夏正统观与“中国”意识远较同时代人开放宏达 

第四节元好问对辛稼轩其人其词的接受和学习


《唐代的文学精神-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作者:刘扬忠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3498518
出版时间:2014/12/1
开本:16开
页数:261
定价:38.0

目录:
引言:文学精神史的探寻
第一章 初唐诗人
一 富贵与文华
二 憧憬与感伤
三 稽古之道与感遇兴寄

第二章 盛唐之音
一 边塞之梦
二 田园山水之境

第三章 诗人李白
一 李白和他的时代
二 李白诗中的自我
三 李白诗中的自由经验
四 李白诗中的欲望主题

第四章 诗人杜甫
一 杜甫的精神成长之路
二 杜甫的社会批判
三 杜甫的人性关怀
四 杜有的界限

第五章 历史沉思与讽谕精神
一 气骨顿衰的大历诗坛
二 复古弘道观念的传播
三 贬文与崇文之争
四 延续数代的历史追忆
五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六 讽谕诗运动

第六章 自我追问与自由意愿
一 贞元之风尚荡
二 忧人成苦吟
三 韩、白诗中的题材分离
四 悲哉梦仙人
五 去来皆是道
六 人知我是谁
七 遍寻山水自由身

第七章 世俗风情与艺术人生
一 婚內婚外的风情世界
二 色欲观念与高尚真情
三 越礼私诱与情礼冲突
四 士阶层的男性自我观照

第八章 唐代民间精神及其文学表现
一 唐代知识人口和教育普及率估算
二 悲惨世界的平等呼声
三 讲唱文学与民间伦理教育
四 民间叙事策略与观念渗透

结语



《通俗小说与大众文化精神-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作者:刘扬忠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3498488
出版时间:2014/12/1
开本:16开
页数:272
定价:38.0

目录:

导论 王阳明心学与通俗小说的崛起

第一章 通俗小说的商贾文化精神

一 明清通俗小说的商人伦理

二 新四民观与明清通俗小说中的商人地位

三 皇权专制下商人及商业资本的命运

第二章 英雄传奇的两个世界

一 英雄传奇概述

二 “官”:尽忠报国

三 “匪”:好汉义气

四 革命英雄传奇

第三章 民间信仰与通俗小说中的神与魔

一 民间信仰与道教

二 民间信仰与通俗文学

三 神魔对立的实质

四 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

第四章 寒窗之下的白日梦——才子佳人小说

一 理想的婚姻模式

二 纵是多情,亦须持正

三 择偶论“才”的文化意蕴

第五章 通俗小说的情爱观

一 情与欲

二 通俗小说的贞节观

三 夫妇大义

四 情与礼的折申

第六章 大众清官情结与公案小说

一 公案小说概述

二 两起冤案与传统法律思想

三 民众清官观:仁足以守,明足以烛,刚足以断

第七章 通俗小说命定论的人生解读

一 圆通的命定论

二 命运与道德

三 通俗小说命定论的人生解读

第八章 《红楼梦》:读一遍如过一遍人生

一 悲金悼玉

二 群芳髓

三 无材补天

四 万境归空

后记


《文学与认同-蒙元西游.北游文学与蒙元王朝认同建构研究-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作者:刘扬忠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54515662
出版时间:2014/12/1
开本:16开
页数:337
定价:48.0

目录:

导论:华夏民族认同精神史进程中的蒙元王朝认同建构

第一节华夏民族认同精神史与认同建构模式简述

一“华夷之辨”与“用夏变夷”是先秦以来华夏民族认同建构的重要模式,并由此形成“华夏中心”、“华夏正统”的民族认同和文化价值取向

二“华夷同源共祖”多族大一统认同,是秦汉“大一统”背景下华夏民族认同建构的新模式

三“华夷之辨”差异性认同和“华夷同源共祖”同一性认同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民族统治王朝的认同建构特征及其对华夏民族认同精神史进程的影响

第二节华夏民族认同精神史进程中的蒙元王朝和蒙元王朝认同

一大蒙古国从部落到游牧国家的崛起与族群文化、王朝制度特征

二从大蒙古国到元王朝:从草原中心到汉地中心的重大转折和折中蒙汉制度“诸制并举”的多元制度特征

三多族多文化冲突语境中的蒙元王朝认同建构对华夏民族认同精神史进程的开放多元影响

第三节本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历代蒙元史和王朝认同研究概述

二本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章蒙金之交西游文学与大蒙古国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王朝认同建构

第一节蒙金之交西游士人与西游文学代表人物

一原金朝士人西游的历史环境

二西游士人的西游目的、西游路线和活动

第二节西游文学的蒙古王朝认同建构、作用和意义

一西游纪行诗与西游士人的漠北西域地域、族群认同建构

二新西域诗将蒙古王朝作为新主体、新意象建构的肯定性审美价值和蒙古王朝认同

三西域寓居诗与西游士人的自我期待和王朝认同在大蒙古国漠北草原中心时期的冲突与挫败

四西游文学的蒙古王朝认同建构作用和意义

第二章蒙元之交金莲川幕府士人文学的元王朝认同建构

第一节蒙元之交金莲川幕府群体形成与辅佐忽必烈建立元朝的作用和意义

一金莲川幕府群体形成的历史环境与代表人物

二金莲川幕府群体辅佐忽必烈治汉地建元朝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节金莲川幕府汉儒群体的论政文学与元朝认同建构

一强调汉法治国的策论和以汉法为中心的制度建设与王朝认同建构

二以汉制为中心的元朝立国建制诏书与元朝制度建设和认同建构

三建构华夷皆可为正统的北方民族认同和元朝正统认同

第三节金莲川幕府士人开创的上都文学元朝认同建构与上都扈从文学传统

一从金莲川幕府士人北游纪行到元朝文人两都扈从纪行体现的蒙元王朝认同建构过程

二金莲川幕府士人开创的上都文学元朝认同建构与上都扈从文学传统

三元朝两都巡幸扈从文学对金莲川幕府上都文学母题和王朝认同建构传统的发展

第三章元朝南方士人北游文学的王朝认同变迁与元朝认同建构

第一节元朝南方士人北游的历史环境和王朝认同语境变迁

一宋亡后元朝南方士人北游的历史环境

二从“內中国而外夷狄”到“內北人而外中国”的认同传统颠覆和认同语境变迁

第二节宋亡后南宋皇室北虏元都的亡国诗史和抗元英雄的爱国绝响

一宋亡之初南宋皇室北虏元都的亡国诗史和故国之哀

二宋亡后以文天祥为代表的抗元英雄北上元都的爱国绝响

第三节元初南北统一南方士人北游文学的王朝认同变迁和认同重构

一元朝南北统一之初南方士人的群体分化和出处选择态度

二遗民、贰臣与新仕——南方士人出处选择三种类型及其北游文学的王朝认同变迁与元朝认同重构

第四节元朝中后期北游南方士人馆阁文学群体的大都叙述和应制文学的元朝认同建构

一元朝申后期南方士人群体出仕态度和舆论转变以及元朝文治中兴的历史变化特征

二元朝中期大德年间北游南方士人的大都叙述与元王朝大一统认同建构

三元朝中后期北游南方士人馆阁文学群体应制文学的元朝认同建构

结语


《西周礼乐文明的精神建构-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作者:刘扬忠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3498440
出版时间:2014/12/1
开本:16开
页数:451
定价:68.0

目录:

第一章殷周之际的精神革命

第一节“敬顺天时”:上天信仰的远古起源

一殷商已有上天信仰的推测

二“绝地天通”:“五帝”时代的精神革新

三甲骨文中主赏罚的“帝”

四殷人的祖先崇拜

第二节成师祭天:“懿德”的高扬

第三节新天命观下的精神格局的开拓

一“天命”观念三义

二“殷鉴”意识

三“天下”与“四方民”

四政制多元的大智

第二章作为“精神变革”组成部分的周初“大武”乐章

第一节《大武》乐章之还原及演出时地之推测

第二节《大武》乐章中“德”对“暴”的消解

第三节《大武》:中国诗歌记忆的开端

一关于“六代之乐”

二“六代之尔”的内涵

三《大武》乐章:“六代之乐”的结束和“三百篇”时代的开始

第三章周人的气质

第一节“惟土物爱”的俭朴习性

第二节农夫本色

一神圣化了的农耕

二《无逸》中的农耕政道

三农耕造就的民性

第三节族群生活的开放与凝聚

第四章西周大封建与王朝社会整体精神倾向的造成

第一节共命运、尚传统的社会意识

第二节社会精神的三大和弦

一“书、别”之和

二族姓之和

三家、国之和

第三节“单线索社会”下的贵族精神

第五章“大风纹”的时代

第一节殷周两大人群的融合与广泛的文化吸收

第二节礼仪的新变

一前人的相关研究

二礼乐变革的大致勾勒

第三节从“饕餮”到“大风”

第六章大祭列祖,将祖先还原为创造历史的英雄

第一节中期大祭祀祖先的两个中心

第二节祖宗:从鬼神到英雄

第三节历史主体精神之彰一显

第四节“帅型祖考”意识的涨起

第七章编修史籍,缔造深广的精神传统

第一节“虞夏书”:确定人文精神传统的开端

第二节“德治”理想的模型

第三节“周书”的编修:重彰周公之德

第四节“商书”:在“威”与“德”之间

第八章语言文学的丕变与礼乐精神的特征

第一节语体上的显著变化

第二节新精神下的文体变革

第三节视点迁移:新精神视野下的文学境域

第四节文化变革的结果:礼乐文明的圆成

一礼乐:文明进步的产物

二礼乐:耕种“人情之田”

三追求和谐的基本精神

四礼乐:一种展现形态的“审美秩序”

第九章西周宣王时期社会危难下的现实精神进发

第一节征战与诗篇创件

一两个方向上的边地战争

二战争与诗篇的创制

第二节战争诗篇中的礼乐精神

第三节拥抱生活的现实精神

第十章“王纲”解纽时代的抗议与思考

第一节纲维解纽:贵族精神全面衰败

一三大社会纲维的解纽

二败坏之由:物欲的腐化

第二节天命观念之再扬

一天命信念未曾动摇

二以“上天”为制高点

第三节历史断裂处站立着的人

第四节“谏”与“歌”的背后:原始民主

一“谏”的背后

二“天听自我民听”

第五节史家与诗人:新精神洪流的发端者

附录一《尚书》“虞夏书”三篇著作年代考

第一节新思路的提出

第二节《尚书·吕刑》确为西周穆王时篇章

第三节《尧典》年代的确定

一在《尧典》与《吕刑》之间

二《尧典》与西周中期铜器铭文对读

第四节《皋陶谟》和《禹贡》的著作年代

一《皋陶谟》的著作时间

二《禹贡》的著作年代

附录二《尚书》“商书”、“周书”的编纂

第一节《尚书》“商书”、“周书”的编纂

第二节编修中的加工与改变

第三节附谈《逸周书》的几篇西周文献

附录三大小孟鼎年代“康王说”质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