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能仍有零售,去搜搜看吧
¥39.0¥2131.8折
已售18

“政治与公共治理研究文库第五辑”全6册,由长期从事生态政治与公共管理教学与研究的金太军、余敏江、范俊玉等教授执笔,在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基础上撰写而成,围绕区域生态治理中现行府际关系、行政协调、政府与政治问题、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行政制度的变革创新等进行研究,并对重大政策进行案例分析,为我国的生态治理提供政治学意义上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定价213元,现团购价39元包邮!

优惠
超值换购

满69元可1元起换购文创

本书看点

16开平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套书是《当代中国政治与公共治理》丛书的再版,更名为《政治与公共治理研究文库》

针对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刻不容缓的生态文明建设,苏州大学开展了“生态型区域(苏南)经济与社会治理研究”,由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金太军主持

为生态型区域研究相关专业人员提供阅读参考

友情提示:本套图书切口有划线,但内页完好,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编辑推荐

《区域生态治理中的府际关系研究》

本书是金太军教授主持的苏州大学“21l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生态型区域(苏南)经济与社会治理研究的冣终成果之一。本书共八章节,内容包括导论、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区域生态治理中现行府际关系的梳理、行政区行政模式与区域生态治理困境、区域生态府际合作治理的意识创新——生态意识培育、区域生态府际合作治理的管理模式创新——区域公共管理等。本书给供相关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生态区域治理中中央与地方府际间协调研究》

本书是金太军教授主持的苏州大学“21l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生态型区域(苏南)经济与社会治理研究的冣终成果之一。全书八九章节,内容包括导论、生态危机的涌起与生态区域治理、生态区域治理中央地府际间协调的总体设计、生态区域治理中央地府际间的协调结构、生态区域治理中央地府际间的利益协调等。《政治与公共治理研究文库(第5辑):生态区域治理中中央与地方府际间协调研究》给供相关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区域治理中的行政协调研究》

介绍了行政管理的全过程,是保证公共行政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区域治理中的行政协调研究》选择了三个研究视角,一是一定区域内围绕着特定的治理目标(沿江开发)若干政府间的行政协调,它属于行政系统内部协调的范畴,构成了《区域治理中的行政协调研究》的上篇;二是在区域治理过程中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协调;三是作为公共部门主体的政府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之间的互动,主要表现为政府和企业基于价值、资源和影响力方面的差异与互补而形成的复杂的交换关系。

 

《区域生态治理中的政府与政治》

从总体的角度对区域生态治理中的政府与政治问题加以研究,跨界的生态治理及其政府间的关系协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具体内容。如果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当今生态环境问题的政治影响、政治对于生态治理的意义、政府的生态责任和主导性作用、非政府主体的生态治理力量的发挥及其与政府间的关系等问题不加重视甚至模糊不清的话,跨界生态治理的政府合作根本就不可能形成一个长效的机制。全书的区域生态治理研究不局限于跨界的生态环境区域,是从政治学的角度对一国范围内区域生态治理中的政府和政治问题加以探讨,并提出对策,可以从总体上为我国的生态治理提供政治学意义上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中的政府责任》

本书是金太军教授主持的苏州大学“21l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生态型区域(苏南)经济与社会治理研究的冣终成果之一。全书共十三章节,内容包括生态型区域题解、苏南生态型区域治理的时代意义、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的理论支撑、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的背景:从工业社会危机中脱困等。《政治与公共治理研究文库(第5辑):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中的政府责任》给供相关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区域生态治理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型研究》

本书是金太军教授主持的苏州大学“21l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生态型区域(苏南)经济与社会治理研究的冣终成果之一。《区域生态治理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型研究》共七章节,内容包括导论、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一般分析、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嬗变与分析、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型的实证分析:以苏州市为例、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实现成功转型的路径和策略等。《区域生态治理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型研究》给供相关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主编简介

金太军,男,1963年6月生,安徽全椒人,厦门大学哲学学士和硕士,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1987年起在江苏省委党校任教,1999年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被南京大学破格评为政治学教授,2000年起历任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行政管理研究所所长、行政管理系主任、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南京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特聘教授。现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全国青联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兼学习委员会委员、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管理科学》等刊编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江苏省政治学会副会长等。

金太军长期从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区域治理、公共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是江苏省政治学和行政学界中青年学者的代表人物,江苏省迄今唯一社会科学类“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地方政府与社会管理”首席学科带头人。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等课题8项,出版个人专著6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战略与管理》、《管理世界》、《哲学研究》等权威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被引用5200多篇次,获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2003年通过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评选,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本单详情

《区域生态治理中的府际关系研究》
作者:施从美、沈承诚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073538
出版时间:2011-10
开本:16开
页数:237
定价:30.0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创新和思路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2 理论基础

3 区域生态治理中现行府际关系的梳理

 3.1 区域生态治理中“不合作”府际关系的存在条件

 3.2 区域生态治理中“不合作”府际关系的动态演绎

 3.3 区域生态府际合作治理的影响因素

4 行政区行政模式与区域生态治理困境

 4.1 行政区行政模式的导入与对比分析

 4.2 行政区行政模式的“切割式”与区域生态治理“失灵”

 4.3 行政区行政模式的“封闭性”与区域生态治理“失灵”

 4.4 小结

5 区域生态府际合作治理的意识创新——生态意识培育

 5.1 生态意识的梳理

 5.2 区域治理中的政府人员生态意识状况

 5.3 区域府际合作治理的生态意识塑造

6 区域生态府际合作治理的经济模式创新——生态经济培育

 6.1 生态、经济与府际合作治理的内在逻辑

 6.2 生态工业发展中的府际合作

 6.3 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府际合作

 6.4 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府际合作

 6.5 环保产业发展中的府际合作

7 区域生态府际合作治理的管理模式创新——区域公共管理

 7.1 区域公共管理在区域生态治理的优势

 7.2 区域公共管理的实施可行性

 7.3 区域公共管理模式的实施趋势

8 区域生态治理中的他山之石

 8.1 区域生态治理的典型样本——莱茵河治理模式

 8.2 区域生态治理模式的多样性——多国流域治理经验的梳理

 8.3 启示与借鉴——江苏太湖区域生态治理的个案分析

附件

 江苏省政府关于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的报告——2009年7月27日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

 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排污单位排放指标申购管理办法

 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收费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方案细则

 无锡市蓝藻集中突发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



《生态区域治理中的中央与地方府标间协调研究》
作者:余敏江,黄建洪 著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073545
出版时间:2011/10/1
开本:16开
页数:324
定价:38.0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主题

 1.2 核心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2 生态危机的涌起与生态区域治理

 2.1 中国生态危机的现状

 2.2 生态危机的特征和实质

 2.3 生态危机与生态区域治理

3 生态区域治理中央地府际间协调的总体设计

 3.1 生态区域治理中央地府际间协调的必要性

 3.2 生态区域治理中央地府际问协调的可行性

 3.3 生态区域治理中央地府际间协调的原则

 3.4 生态区域治理中央地府际间协调的分析框架

4 生态区域治理中央地府际间的协调结构

 4.1 协调结构的一般理解

 4.2 两种协调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4.3 协调结构的具体设计

5 生态区域治理中央地府际间的利益协调

 5.1 生态区域治理中央地府际间的利益关系

 5.2 “智猪博弈”行为的机理分析

 5.3 央地生态共治的理想模式:利益协调推进型

 5.4 利益协调推进型模式构建之理路

6 生态区域治理中央地府际间的科层协调

 6.1 对生态区域治理体制的检视与反思

 6.3 科层协调的出场及考量因素

 6.3 科层协调机制的建构对策

7 生态区域治理中央地府际间的信息协调

 7.1 央地政府在生态区域治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风险

 7.2 生态区域治理中地方政府的环境信息公开

 7.3 央地生态区域治理信息协调的多元参与主体

 7.4 央地生态区域治理信息协调的技术路径

8 国外生态区域治理中央地府际间协调的比较研究--以美、日、英等国为个案

 8.1 美国生态区域治理中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协调

 8.2 日本生态区域治理中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协调

 8.3 英国生态区域治理中中央与地方政府问协调

 8.4 国外生态区域治理中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协调--美、日、英比较

9 生态区域治理中央地府际间协调的个案研究--以太湖水治理为例

 9.1 太湖生态危机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协调治理

 9.2 太湖水治理中央地政府协调过程

 9.3 太湖治理中央地府际间的协调举措及其成效

 9.4 生态区域治理中现行央地政府协调过程的Sw0T分析--基于太湖治理的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区域治理中的行政协调研究》
作者:金太军  等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073552
出版时间:2011-10
开本:16开
页数:291
定价:34.0

目录:

前言 

上编沿江联动开发与行政区域间协调 

1沿江联动开发、区域治理与区域行政协调 

1.1沿江联动开发对区域治理的重要作用 

1.2沿江联动开发与行政区域间协调的内在相关性分析 

2当前沿江行政区域间协调的基本思路和实施困境 

2.1强化省政府的协调作用 

2.2地方政府间的合作 

2.3市场的力量 

3以制度创新为先导,实现沿江开发与政府制度创新的良性互动 

3.1根本制度创新 

3.2基本机制构建 

中编政府管理与基层自治组织的衔接互动 

4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衔接互动的沿革与反思 

4.1新中国成立后基层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历史变迁 

4.2村民自治及其模式 

4.3居民自治及其模式 

5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衔接互动的太仓模式 

5.1社会变革提出的时代课题 

5.2太仓法治政府建设的推进与创新 

5.3太仓村(居)民自治的发展阶段与举措 

5.4推进政社互动工作的问题和难点 

6政府与自治组织职能的梳理与重构 

6.1政府职能对策建议提出的现实依据 

6.2政府职能与基层自治组织的职能界定 

7管理体制与绩效体制创新 

7.1综合改革设想与创新 

7.2政府与自治组织的行为模式改革 

7.3政府与自治组织的绩效考核体制创新 

8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衔接互动的着力点 

8.1培育非政府组织,成为自治能力提升的“推进器” 

8.2注重利益整合,成为融洽干群关系的“黏合器” 

8.3坚持民生为本,成为群众自治的“服务器” 

8.4倾听群众诉求,成为了解社情民意的“听诊器” 

8.5协助管理社会事务,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减压器” 

8.6有效解决矛盾纠纷,成为社会和谐的“稳定器” 

9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衔接互动的路径 

9.1政府职能的转变 

9.2治理模式的转变 

9.3法治范式的转变 

10推行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衔接互动的关键节点 

10.1权力清单破题:厘清职责为首要,解决行政权力的边界 

10.2签订委托协议:确立平等观念,拆除思想障碍的篱笆 

10.3搭建互动载体:健全平台制度,夯实互动衔接的基石 

10.4完善监督机制:履约评估作保障,创新绩效考核的关键 

1l结语 

11.1太仓模式的启示 

11.2太仓模式的示范价值 


下编政府与企业互动(交换)关系 

12政府和企业交换中的一致与分歧 

12.1理论视角下政企交换的一致与分歧 

12.2现实视角下政企交换的一致与分歧 

13我国政府与企业交换关系的基本模式 

13.1信息控制模式——政府与企业交换的神经网 

13.2自由裁量模式——政府与企业交换的核心 

13.3制度供给模式——政府与企业交换的保障 

13.4身份认定模式——政府与企业交换的助推剂 

13.5政府与企业交换模式演变的内在规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区域生态治理中的政府与政治》
作者:范俊玉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073514
出版时间:2010-10
开本:16开
页数:268
定价:35.0

目录:

1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相关研究综述 

1.3研究的理论基础 

1.4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与政治 

2.1相关概念界定 

2.2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状况 

2.3当代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分析 

2.4生态环境问题的政治影响 

小结 

3生态政治:当代生态治理的政治向度 

3.1当代西方生态政治的兴起与发展 

3.2科学发展观:中国区域生态治理的行动纲领 

3.3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我国区域生态治理的生态政治价值导向 

小结 

4政府主导的区域生态治理多元主体结构 

4.1区域生态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及其作用 

4.2政府在区域生态治理中的主导性地位 

4.3区域生态治理中多元主体间的关系 

4.4区域生态环境的网络治理 

小结 

5当代中国的生态治理状况及其问题 

5.1当代中国政府的生态治理状况 

5.2我国区域生态治理中的“政府失灵” 

5.3我国非政府主体的生态治理状况 

小结 

6个案研究:对昆山市生态治理情况的调查分析 

6.1昆山市基本情况介绍 

6.2昆山市生态环境简况 

6.3昆山市政府在生态治理中的作为及成绩 

6.4昆山市非政府主体的生态治理状况 

6.5对昆山市生态治理的建议 

小结 

附件:昆山市公民环保状况调查问卷 

7我国政府区域生态治理的路径选择 

7.1优化区域生态治理的工具选择 

7.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政府区域生态治理的激励机制 

7.3促进我国区域生态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7.4加强我国的环境法治建设 

7.5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中的政府责任》
作者:张劲松 著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073521
出版时间:2011/10/1
开本:16开
页数:314
定价:38.0

目录:

1 生态型区域题解 

1.1 生态问题的出现及生态学研究 

1.2 区域生态建设 

1.3 生态型区域(苏南)的政府治理 

2 苏南生态型区域治理的时代意义 

2.1 苏南生态危机日益加剧 

2.2 生态型区域治理是苏南经济发展的需要 

2.3 生态型区域治理是苏南政治发展的需要 

2.4 生态型区域治理是苏南社会发展的需要 

2.5 生态型区域治理是苏南文化发展的需要 

3 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的理论支撑 

3.1 生态政治理论支撑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的政治走向 

3.2 区域治理理论支撑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的合作精神 

3.3 生态补偿理论支撑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的路径选择 

3.4 风险社会理论支撑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的全球视野 

3.5 可持续发展理论支撑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的生态经济 

3.6 后现代理论支撑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的批判精神 

4 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的背景:从工业社会危机中脱困 

4.1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迈进的世界性潮流 

4.2 工业革命对环境的影响 

4.3 从工业社会危机中脱困:苏南生态型区域治理的无奈选择 

5 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的理性选择:对工业社会的批判与反思 

5.1 对工业社会批判与反思的全球生态视野 

5.2 对工业社会批判与反思的中国生态视野 

6 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面临的困境 

6.1 政府面临着执政理念提升的困境 

6.2 政府面临着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的困境 

6.3 政府面临着对科学技术过度依赖的困境 

6.4 政府面临着市场主体逐利带来的困境 

7 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与地方经济发展 

7.1 经济活动与生态风险之间的张力 

7.2 工业文明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关联 

7.3 生态政治观与指导经济发展理论的冲突 

8 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中政府的生态补偿责任 

8.1 生态补偿内涵及类型 

8.2 政府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8.3 苏南生态型区域建设中生态补偿的量化 

8.4 苏南生态型区域建设中政府生态补偿责任的承担 

9 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中政府纠补市场失灵的责任 

9.1 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中的市场失灵 

9.2 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中政府纠补市场失灵的途径 

10 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中政府推进科学发展的责任 

10.1 科学发展观成为生态型区域治理的重要指导思想 

10.2 生态型区域(苏南)建设中科技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协调 

10.3 生态型区域建设过程中生态治理的政治考量 

11 生态型区域(苏南)建设中城区生态治理的政府责任 

11.1 苏州沧浪城区污染源普查取得了丰硕成果 

11.2 进入后工业社会之后沧浪城区环保工作的特点 

11.3 沧浪城区环保建设的难点 

11.4 沧浪城区生态环保建设的政府责任 

12 生态型区域(苏南)建设中乡村生态治理的政府责任 

12.1 生态型区域建设中乡村的生态危机及农民的抗争 

12.2 农民生态维权行动研究缘起与综述 

12.3 权变取向:生态危机中农民维权的基本习性 

12.4 权变过程:农民生态维权的图景展示 

12.5 基本策略:权变维权在生态危机中的表达及其问题 

12.6 问题治理:农民生态维权的规范化进路 

13 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中政府跨区域集体行动责任 

13.1 生态型区域(苏南)政府生态治理的集体行动失灵 

13.2 生态型区域(苏南)政府生态治理的集体行动何以可能 

13.3 生态型区域(苏南)政府对生态的协作治理 

参考文献



《区域生态治理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型研究》
作者:张建英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073507
出版时间:2010-10
开本:16开
页数:321
定价:38.0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1.4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2 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一般分析 

2.1 时代变迁与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型 

2.2 政府经济职能存在的依据 

2.3 转型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界定 

2.4 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存在的合理性问题 

2.5 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和手段 

本章小结 

3 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嬗变与分析 

3.1 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3.2 地方包干体制下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3.3 经济转轨前期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3.4 转型中后期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本章小结 

4 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型的实证分析:以苏州市为例 

4.1 苏州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型的探索 

4.2 苏州地方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情况分析 

4.3 苏州地方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思考 

本章小结 

5 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实现成功转型的路径和策略 

5.1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弥补市场失灵 

5.2 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促进市场主体发展 

5.3 理顺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重塑府际关系 

5.4 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促进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 

本章小结 

6 区域生态治理的困境与多元治理体系的建立 

6.1 区域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探索 

6.2 地方政府在区域生态治理中的困境 

6.3 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型是建立多元治理体系的关键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