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商品评论 (9条) 写评论赚积分>>
***(三星用户)

不错的小说

还没有来得及阅读,看着包装还是不错的,喜欢新书,喜欢买书,喜欢收藏书。

2020-11-05 20:24:51
0 0
369***(三星用户)

流芳记小说

冲着书的封面买的,活动入,希望内容能和封面、品相一样惊艳。

2020-06-02 09:22:30
0 0
992***(三星用户)

书值得拥有,内容好,物流包装很好,五星好评

2020-01-14 21:46:38
0 0
一张老***(三星用户)

古朴的封面,看内容应该不错

2019-11-01 10:38:00
0 0
LYY***(三星用户)

当代长篇小说

从《长篇小说选刊》目录中看到这本书

2019-07-15 09:14:44
1 0
烟雨任***(三星用户)

别致的表达方式

李亚的作品以前在《小说月报》上读过,如《电影》《自行车》。作者以一个乡村孩子的视角,描写了农村特定时代的生活,语言风趣幽默,文字生动活泼,每次阅读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2019-04-15 11:02:56
0 0
moo***(三星用户)

封面很复古很棒,内容还没来得及看,就冲这封面,给个赞👍

2019-01-19 23:06:51
0 0
jls***(三星用户)

比较喜欢此书的封面

因为喜欢这本书的封面,所以就买了,内容也没有失望。

2014-11-11 19:16:31
0 0
boz***(一星用户)

惊艳<流芳记>

<BR>&nbsp&nbsp&nbsp&nbsp 《流芳记》,它带给我一种强烈的惊艳感,这种感觉想起来和当年读阿来的《尘埃落定》有些相似,这么多年,真的是久违了。我没有期待李亚会写出这样好的小说,也不期待其他的中国作家会写出这样的好小说,它实在“意外”……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我还得用力按一下自己的激动,免得它显得像是吹捧:我声明,如果有吹捧的话,那也是出自于我李浩的真心。这是我目力所及的“70”后作家中写得最好的一部长篇,它应当为所谓“夹缝中的一代”赢得尊重。我也会购买这本书,送给我觉得能读出它好来的朋友。 <BR>&nbsp&nbsp&nbsp&nbsp《流芳记》从第一章“母亲与地球仪”的第一句开始,小说便夯定了它诗性的、富有魅力的叙述基调:“那天,我在我们家院子里徘徊时,无意间看到母亲高高地坐在花梨高背大椅上,神情快乐中带有几分傲慢。她旁边的檀香木高腿几上,放着那个意大利人前两天带来的地球仪。那个玩意儿五颜六色,看样子遍布神灵,气象神秘,就像一个几万年也猜不透的甜蜜谜语……” <BR>&nbsp&nbsp&nbsp&nbsp在这本《流芳记》里,有我们当下文学普遍稀缺的、却是异常可贵的“文学性”——这本应是文学的“立身之本”,却在当下遭到可怕的漠视,我们常常以“故事要求”、“读者要求”、“市场要求”之类的名义,一次次减损和诋毁原来就稀薄的文学性,践踏审美。在李亚的《流芳记》里,文学性始终是充盈的、游荡的、有魅力的存在。如同波德莱尔笔下那个“人口过多”的巴黎,在《流芳记》里,李亚也让众多的人物(甚至也显得人口过多)依次出场,他们的到来如此恰到好处,精彩纷呈,构成了特有的喧哗。他们个性鲜明,能让我们从其中轻易认出“这一个”,但同时,各自又分别背负着象征。我对《流芳记》的叹服首先是来自于李亚的手艺,那么多人物的出场、活动,构成了一个庞大而繁复的网;如此庞大的结构,李亚作为操纵者实在显得气定神闲,游刃有余。他们都在各自最恰应的时间和环境里出现,共同来推动故事和命运。能够有如此的耐心和精心,在这个时代真让人敬重。作为作家,小说的从业者,在读第二遍的时候我尝试吹毛求疵,有意进行拆解,对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大加砍伐,施以酷刑,被施酷刑的同时还有他的语词——我发现,它们几乎是动不得的,任何的移动都可能会对小说的趣味和魅力造成伤害。 <BR>&nbsp&nbsp&nbsp&nbsp在阅读中,我不得不一次次起佩服他的才气,智慧,知识的丰富和操作的精心(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个相当狂妄的人,能让我说出此话的作家不多)。 <BR>&nbsp&nbsp&nbsp&nbsp写民国,写抗日战争,写国共的合与分,写一个家族在时代中的起伏命运……在李亚《流芳记》之前,相关的图书(或者更窄一些:相关的小说)如汗牛充栋,如果没有特别强烈的个人性,如果没有强烈的出新出奇,那么这本《流芳记》很容易像一滴水落入到水中,一粒沙被风吹进沙漠——我想李亚对此也有相当的清醒,他之所以在类似题材的诸多作品产生之后继续在这片矿上开掘,应源于巨大的自信,他知道,自己将要为我们旧有的同类文学提供一个新物种。他做到了。 <BR>&nbsp&nbsp&nbsp&nbsp他把自己的小说创意这样落实在小说中:将自己的“想与说”给予了一个名医家庭,借它的命运展示那段风起云涌、灏瀚飘摇的历史岁月,有足够的复杂,有足够的人性审视。同时,李亚更懂得如何制造“陌生”,知道从小处进入。 <BR>&nbsp&nbsp&nbsp&nbsp从母亲生日宴会进入叙事的《流芳记》在伊初就有着不俗。李亚动用“说书人”灵巧之舌,充分调用夸张和游戏,将历史变成了一段意蕴丰富、指向复杂、错综纠结、趣味横生的传奇。在这点上,他深得莫言先生的真传,却也更为有效和节制。在小说中,谯城灵津渡口战役胜利后,袁司令不断演讲的一节写得风生水起,让人忍俊,有着多味的汁液,在戏谬中揭示着这个人物的多面和自我美化,而插在其中的那只狼狗也相当配合……李亚的笔,伸在被阐解无数次的历史的折皱里,勾出的是传说,是传奇,是更为真切的历史本相。 <BR>&nbsp&nbsp&nbsp&nbsp《流芳记》里的父亲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他在小说的第二节上场,明显,李亚在这一名医的身上有着温暖、痛切、理想化的寄予,那种寓言化的倾向也相当彰显。父亲身上的中学传统和西学经历,“救人”的责任感,在诸多事件中的应对态度,还有那份从骨子里带出的超然……从他出场开始,我就臆测他可能的命运,却又怕它真的出现。小说中,父亲被安排去了德国,享受着精湛的医术所带给他的尊荣,当他重返故乡的念头在临终的岁月强烈起来时,“他的双腿已经不能再次长途跋涉了,他想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撒泡尿都得要人扶着才行。无奈之下,父亲只好彻底放开手里的那朵芍药花,并且眼看着它在自己日益浑浊的视野里消逝而去。”李亚有意淡化对这一事件的感吁,但,它存在着,一旦你停滞一下,感吁和思想的力量就一层层地到来了。 <BR>&nbsp&nbsp&nbsp&nbsp

2010-04-23 19:10:41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