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套演义挺好的,慢慢收齐
蔡东藩的演义系列,已经入手几本了,值得收藏。
全唐历史一观
金盾这版本是硬装的,品相好,买了四本。准备慢慢凑齐。阅读中国历史比较好的通俗读物。
精装硬壳有塑封性价比高
引用非衣二公子的书评,我觉得挺有道理,抄在这里: 蔡东藩本人是抱着一种“演义救国”的心写的这本书,这和民国时期不少文人都是相同的情感,不过蔡东藩的《通俗演义》并没有真正的达到救国的目的。从思想上来看,蔡东藩的叙事情感还是停留在简单的忠孝节义上,至于新思想倒是罕见,这个当然也是因为他的时代局限。比如《宋史演义》,在写到杨老令公战败的时候故意把撞死李陵碑的事情写了出来,而我们知道历史中的杨老令公并不是这么死的。蔡之所以这样更大的原因是受制于文人内在的情感,希望有一种文死谏武死战现象。你说这是文人的忠贞也好,这是竖儒的迂阔也罢,怎样理解蔡东藩这个人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第二从内容的客观性上来说,基本是史书的本来内容,说的过分点,就是原文的白话文翻译,如果你认为二十四史是虚构的,那么蔡东藩的演义就是在虚构上建立的文学作品。这也凸显出一个问题,蔡东藩对历史没有一个求实和求证的心态,更没有这个举动——当然,我们不能指望写通史的人有这样的能力,因为工作量太大。它不像你研究一个三国史,我曾经看有些人研究明史只一个朝代研究了一辈子,那是绝对的行家,但是如果每朝每代都要去详细考据,那是过分理想的。第三是从文学叙事的角度说,蔡东藩的通俗演义我看过几本,给我的感觉就是看的不少,记住的不多,情节没有太生动的,人物也没有太丰满的,如果非要和《三国演义》去比,恐怕逊之又逊。总体来看,《通俗演义》就是一本叙事不全的《资治通鉴》,一本缺少生动虚构的《三国演义》。除《民国演义》是蔡东藩写自己经历的朝代以外,可信度较高,其余的并不推荐。
字有点小,目标是两年内看完吧🫠记得小时候看隋唐演义,因为张卫健很喜欢程咬金
了解历史的一条捷径,慢慢收集。
太值了!我太爱中图网了!真想把中图网买空了…可惜没那么多钱哈哈
不错的中国历代史书演义
入门通俗读物,由于作者的年代关系,辞文使用半文言半白话,畅读还是有点困难。
这一套演义挺好的,慢慢收齐
蔡东藩的演义系列,已经入手几本了,值得收藏。
全唐历史一观
金盾这版本是硬装的,品相好,买了四本。准备慢慢凑齐。阅读中国历史比较好的通俗读物。
精装硬壳有塑封性价比高
引用非衣二公子的书评,我觉得挺有道理,抄在这里: 蔡东藩本人是抱着一种“演义救国”的心写的这本书,这和民国时期不少文人都是相同的情感,不过蔡东藩的《通俗演义》并没有真正的达到救国的目的。从思想上来看,蔡东藩的叙事情感还是停留在简单的忠孝节义上,至于新思想倒是罕见,这个当然也是因为他的时代局限。比如《宋史演义》,在写到杨老令公战败的时候故意把撞死李陵碑的事情写了出来,而我们知道历史中的杨老令公并不是这么死的。蔡之所以这样更大的原因是受制于文人内在的情感,希望有一种文死谏武死战现象。你说这是文人的忠贞也好,这是竖儒的迂阔也罢,怎样理解蔡东藩这个人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第二从内容的客观性上来说,基本是史书的本来内容,说的过分点,就是原文的白话文翻译,如果你认为二十四史是虚构的,那么蔡东藩的演义就是在虚构上建立的文学作品。这也凸显出一个问题,蔡东藩对历史没有一个求实和求证的心态,更没有这个举动——当然,我们不能指望写通史的人有这样的能力,因为工作量太大。它不像你研究一个三国史,我曾经看有些人研究明史只一个朝代研究了一辈子,那是绝对的行家,但是如果每朝每代都要去详细考据,那是过分理想的。第三是从文学叙事的角度说,蔡东藩的通俗演义我看过几本,给我的感觉就是看的不少,记住的不多,情节没有太生动的,人物也没有太丰满的,如果非要和《三国演义》去比,恐怕逊之又逊。总体来看,《通俗演义》就是一本叙事不全的《资治通鉴》,一本缺少生动虚构的《三国演义》。除《民国演义》是蔡东藩写自己经历的朝代以外,可信度较高,其余的并不推荐。
字有点小,目标是两年内看完吧🫠记得小时候看隋唐演义,因为张卫健很喜欢程咬金
了解历史的一条捷径,慢慢收集。
太值了!我太爱中图网了!真想把中图网买空了…可惜没那么多钱哈哈
不错的中国历代史书演义
不错的中国历代史书演义
入门通俗读物,由于作者的年代关系,辞文使用半文言半白话,畅读还是有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