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推理小说写的不错的一部。
不成熟的倒叙性推理
我是什么时候买下这本书的?从书柜上拿下来的时候,脑子里只有这个念头。字数颇多的腰封,却没有一个成名的作家站台,略显网络悬疑化的图书简介,加上书皮简介里那张略显中二的作者照片以及奎因、岛田、东野开头的简介。都让我以为这是一本从网络走向实体书的小说,也就意味着逻辑性应该没有多少。 本格推理,变格推理,古典推理~说的很高大上,无非就是对谜题的偏重,中国的推理读者面对的是发展近百年,各种变种都能出现的推理小说,从中产生的作者自然也就受到了所有这些变种流派的影响。 但这本~当我以为是网络走出来的小说时,翻到最后一页,才意识到,这可能真的走的是实体书这条路线。或许正因如此,这本书的封面写着悬疑,而在它的版权页上写着推理,这种自相矛盾的表现,似乎就是这么多年来中国推理小说的现状。 倒叙推理的成与败 当我读完之后,我忽然意识到,这根本不是所谓古典推理与智斗,也并非那些人云亦云的暴风雪山庄模式。这是一部或许作者和出版社甚至他那些同伴都没有意识到的倒叙推理,而正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写的究竟是什么,所以作者无法正确的安排内容,而出版社及同行也无法正确的去表达,尽管这是目前我接触的最早的国内倒叙推理的出版小说,虽然不太成熟。 暴风雪山庄模式的特点在于群像,它没有固定的主角。但本书的主角是有的——“我”,这也导致这本书的前50页,啰嗦的不行,把一个“我”塑造的这么丰富,那么其他人就只能片面了。而且“山庄”中的杀戮节奏太快,快的就像是一闪而过的镜头,给人震撼和回味的时间都没有留下。 更何况,“我”就是凶手,这在古典的“暴风雪山庄”中是最大的败笔。怎么能人都没死亡,凶手就出现了呢?即便有那么多的线索埋下,但是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推理小说的乐趣减少了一大半。 但是在倒叙推理的框架下,这一切都很有趣了。倒叙推理也可以算是古典推理的一个小门类,可以追溯到1866年的《罪与罚》,而真正有名的应该是美剧《科伦坡》,国内受到影响的却多半是日剧《古畑任三郎》。简单来说,倒叙模式是罪犯提前被告知,作案手段提前曝光,侦探和罪犯之间智斗的故事。这或许就是出版社在腰封上标明“古典本格推理和智斗的完美融合”的原因,他们或许在审核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这种模式的乐趣——智斗,却还以为这是新世纪的创新。 但实际上倒叙推理本身就是一个古典本格推理,只是文字难以表达,从而佳作寥寥,成为了上个世纪电视剧的宠儿。 然而这本书本身就弄错了重点,当作者花了将近50页塑造了一个人物,开头就暴露了罪犯,又将犯罪过程的节奏调的这么快,那么他就该一步到位,不该像这样不伦不类。他安排了一堆线索,但这种模式不是作者与读者的较量,而是侦探与罪犯的较量;他安排侦探机械降神,但侦探与罪犯之间的交谈却略过无算,但这种模式就是话语的交锋。 不过也不能怪他,从一开始这故事就站在了岔路口上:一部推理小说进展到五分之一的时候,既没有死人更没有谜团;一部推理小说,精巧的核心谜题和粗糙的作案过程竟然剥离开来。 也难怪出版社在内页分类为推理小说,而在封面却建议上架悬疑。 国内推理小说 简单来说,这本书体现了国内推理小说的现状:推理小说发展至今,百余年。欧美沿着推理直接走向了犯罪小说的道路,他们不是没有推理,然而犯罪小说成了大类;日韩这边沿着推理,依着固执的毛病,发展出了东野圭吾这种怪物,一种社会的发展啊和精巧的解谜相结合的社会派推理。 但国内时是不可能走上这些道路的,实际上,就我个人的观察,不同于小圈子的自嗨,国内真正跟上国际的反而是刑事类小说,为什么?我国落后的查案设备导致需要人的能力来补充,我国一贯将高大上的侦探角色归拢于警察系统。这是什么意思呢,像是国外那种从侦探而来的警察角色,在国内没有受众。 读者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一个不作为的警察或许有,一个没有功能的警察系统是绝对不该存在的,这是生活经验的积累,甚至是社会的告诫。 这就是东野的小说在国内卖的好的原因——他的小说里,日本的警察不是片面的角色,反而往往是强效的角色。相比较国内这群推理小说,许多标明悬疑类的小说,实际上就是各种推理流派大杂烩,正如这部小说:它的开头有种社会派推理的意思(实际上10年后的小说都是这种调调),中间又呈现了倒叙推理的特质,最后又是阿婆的大会讲演模式。我们的推理作者往往见多识广,什么都想来一遍,试试这种模式,又试试那种,还往往都是一部小说里做这种尝试,但实际上想要融合这些东西,不但很难,对于小圈子外的人来说也很不友好,也就是说既不能把推理写好,也达不到畅销小说的标准,自然也就只能自嗨。 但很多时候,这种尝试是很有趣的。正如这部小说,作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触碰到《古畑任三郎》的边沿,或许只要改一改前面五十页,缩短一下这个什么龙天翼的部分,加快一下犯罪过程,加大侦探与罪犯的争斗,等等。出版社也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他们了解悬疑,甚至可能了解了一点推理,却没有意识到出版了国内首个倒叙推理小说,我敢肯定这本书的编辑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接手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既没有对作者进行一定的指导,也没有了解其中的乐趣。 这混沌的一切,就是推理小说迷错过的事情。推理是一个解谜的过程,谜题的展示,谜题的解法,谜题的产生与结束,不仅仅存在主流的密室、山庄、双胞胎……还有那些不太主流的倒叙、叙述性诡计等,甚至会有更多更多,就像这本小说一样,浪花也没有一个,但是非常有趣的谜题存在。 有时候想,中国的推理小说迷是幸运的,在这种混沌状态中,在这个网络时代中,能够见识到许多与国外成熟产业化的小说不太一样的,粗糙而富有活力的小说。 就像这部小说,他的倒叙推理是有着缺憾的,为什么?最大的可能是这个作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当别人都在模仿的时候,他或许潜意识的以为自己在写一个暴风雪山庄,在写一个老套的诡计,其实他最有乐趣的智斗部分来源于倒叙推理。 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接触到的是《神探科伦坡》《古畑任三郎》的边沿,却自然而然的有了他们的神韵~这正是像我这种推理迷的趣味所在。
书看着不错,还有塑封
书看着不错,还有塑封,还没有读,不知道内容怎么样
意料之外的结局
经常在杂志上看马天老师的短篇,第一次读他的长篇。虽然已经猜到了众人都找替身的结局,但也没能从层层线索中找出具体是哪个人的哪个替身杀了哪个人。不过,端木雪儿在书里的戏份太少了点儿吧。
书的包装好
做活动时候买的,书的质量不错,有封塑
一口气读完,猜谜不难,猜人性难
休闲读读还可以
开头是漫长且无聊的,熬过了开头后面就顺了,而且语言也流畅起来了,时不时还有些深度的语言,结局很出乎意料。耐着性子读读也可以。
志怪类小说,读起来消遣挺好的
志怪类小说,读起来消遣挺好的,周末读
作者还有点名气
本书的作者还有点名气,写得也还可以。
国内推理小说写的不错的一部。
不成熟的倒叙性推理
我是什么时候买下这本书的?从书柜上拿下来的时候,脑子里只有这个念头。字数颇多的腰封,却没有一个成名的作家站台,略显网络悬疑化的图书简介,加上书皮简介里那张略显中二的作者照片以及奎因、岛田、东野开头的简介。都让我以为这是一本从网络走向实体书的小说,也就意味着逻辑性应该没有多少。 本格推理,变格推理,古典推理~说的很高大上,无非就是对谜题的偏重,中国的推理读者面对的是发展近百年,各种变种都能出现的推理小说,从中产生的作者自然也就受到了所有这些变种流派的影响。 但这本~当我以为是网络走出来的小说时,翻到最后一页,才意识到,这可能真的走的是实体书这条路线。或许正因如此,这本书的封面写着悬疑,而在它的版权页上写着推理,这种自相矛盾的表现,似乎就是这么多年来中国推理小说的现状。 倒叙推理的成与败 当我读完之后,我忽然意识到,这根本不是所谓古典推理与智斗,也并非那些人云亦云的暴风雪山庄模式。这是一部或许作者和出版社甚至他那些同伴都没有意识到的倒叙推理,而正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写的究竟是什么,所以作者无法正确的安排内容,而出版社及同行也无法正确的去表达,尽管这是目前我接触的最早的国内倒叙推理的出版小说,虽然不太成熟。 暴风雪山庄模式的特点在于群像,它没有固定的主角。但本书的主角是有的——“我”,这也导致这本书的前50页,啰嗦的不行,把一个“我”塑造的这么丰富,那么其他人就只能片面了。而且“山庄”中的杀戮节奏太快,快的就像是一闪而过的镜头,给人震撼和回味的时间都没有留下。 更何况,“我”就是凶手,这在古典的“暴风雪山庄”中是最大的败笔。怎么能人都没死亡,凶手就出现了呢?即便有那么多的线索埋下,但是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推理小说的乐趣减少了一大半。 但是在倒叙推理的框架下,这一切都很有趣了。倒叙推理也可以算是古典推理的一个小门类,可以追溯到1866年的《罪与罚》,而真正有名的应该是美剧《科伦坡》,国内受到影响的却多半是日剧《古畑任三郎》。简单来说,倒叙模式是罪犯提前被告知,作案手段提前曝光,侦探和罪犯之间智斗的故事。这或许就是出版社在腰封上标明“古典本格推理和智斗的完美融合”的原因,他们或许在审核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这种模式的乐趣——智斗,却还以为这是新世纪的创新。 但实际上倒叙推理本身就是一个古典本格推理,只是文字难以表达,从而佳作寥寥,成为了上个世纪电视剧的宠儿。 然而这本书本身就弄错了重点,当作者花了将近50页塑造了一个人物,开头就暴露了罪犯,又将犯罪过程的节奏调的这么快,那么他就该一步到位,不该像这样不伦不类。他安排了一堆线索,但这种模式不是作者与读者的较量,而是侦探与罪犯的较量;他安排侦探机械降神,但侦探与罪犯之间的交谈却略过无算,但这种模式就是话语的交锋。 不过也不能怪他,从一开始这故事就站在了岔路口上:一部推理小说进展到五分之一的时候,既没有死人更没有谜团;一部推理小说,精巧的核心谜题和粗糙的作案过程竟然剥离开来。 也难怪出版社在内页分类为推理小说,而在封面却建议上架悬疑。 国内推理小说 简单来说,这本书体现了国内推理小说的现状:推理小说发展至今,百余年。欧美沿着推理直接走向了犯罪小说的道路,他们不是没有推理,然而犯罪小说成了大类;日韩这边沿着推理,依着固执的毛病,发展出了东野圭吾这种怪物,一种社会的发展啊和精巧的解谜相结合的社会派推理。 但国内时是不可能走上这些道路的,实际上,就我个人的观察,不同于小圈子的自嗨,国内真正跟上国际的反而是刑事类小说,为什么?我国落后的查案设备导致需要人的能力来补充,我国一贯将高大上的侦探角色归拢于警察系统。这是什么意思呢,像是国外那种从侦探而来的警察角色,在国内没有受众。 读者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一个不作为的警察或许有,一个没有功能的警察系统是绝对不该存在的,这是生活经验的积累,甚至是社会的告诫。 这就是东野的小说在国内卖的好的原因——他的小说里,日本的警察不是片面的角色,反而往往是强效的角色。相比较国内这群推理小说,许多标明悬疑类的小说,实际上就是各种推理流派大杂烩,正如这部小说:它的开头有种社会派推理的意思(实际上10年后的小说都是这种调调),中间又呈现了倒叙推理的特质,最后又是阿婆的大会讲演模式。我们的推理作者往往见多识广,什么都想来一遍,试试这种模式,又试试那种,还往往都是一部小说里做这种尝试,但实际上想要融合这些东西,不但很难,对于小圈子外的人来说也很不友好,也就是说既不能把推理写好,也达不到畅销小说的标准,自然也就只能自嗨。 但很多时候,这种尝试是很有趣的。正如这部小说,作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触碰到《古畑任三郎》的边沿,或许只要改一改前面五十页,缩短一下这个什么龙天翼的部分,加快一下犯罪过程,加大侦探与罪犯的争斗,等等。出版社也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他们了解悬疑,甚至可能了解了一点推理,却没有意识到出版了国内首个倒叙推理小说,我敢肯定这本书的编辑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接手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既没有对作者进行一定的指导,也没有了解其中的乐趣。 这混沌的一切,就是推理小说迷错过的事情。推理是一个解谜的过程,谜题的展示,谜题的解法,谜题的产生与结束,不仅仅存在主流的密室、山庄、双胞胎……还有那些不太主流的倒叙、叙述性诡计等,甚至会有更多更多,就像这本小说一样,浪花也没有一个,但是非常有趣的谜题存在。 有时候想,中国的推理小说迷是幸运的,在这种混沌状态中,在这个网络时代中,能够见识到许多与国外成熟产业化的小说不太一样的,粗糙而富有活力的小说。 就像这部小说,他的倒叙推理是有着缺憾的,为什么?最大的可能是这个作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当别人都在模仿的时候,他或许潜意识的以为自己在写一个暴风雪山庄,在写一个老套的诡计,其实他最有乐趣的智斗部分来源于倒叙推理。 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接触到的是《神探科伦坡》《古畑任三郎》的边沿,却自然而然的有了他们的神韵~这正是像我这种推理迷的趣味所在。
书看着不错,还有塑封
书看着不错,还有塑封,还没有读,不知道内容怎么样
意料之外的结局
经常在杂志上看马天老师的短篇,第一次读他的长篇。虽然已经猜到了众人都找替身的结局,但也没能从层层线索中找出具体是哪个人的哪个替身杀了哪个人。不过,端木雪儿在书里的戏份太少了点儿吧。
书的包装好
做活动时候买的,书的质量不错,有封塑
一口气读完,猜谜不难,猜人性难
一口气读完,猜谜不难,猜人性难
休闲读读还可以
开头是漫长且无聊的,熬过了开头后面就顺了,而且语言也流畅起来了,时不时还有些深度的语言,结局很出乎意料。耐着性子读读也可以。
志怪类小说,读起来消遣挺好的
志怪类小说,读起来消遣挺好的,周末读
作者还有点名气
本书的作者还有点名气,写得也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