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为什么这么小
内容还是有看头的,字太小
怡情来读吃情文 作者:李传新
《吃情岁月》是寻味书系的一种,书分七辑,作者冯传友居包头数十年,深得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之真谛,把与典故与历史与作者个人感受结合起来,不仅仅只是杂陈五味是饮食是文化还有岁月,发挥成饮食美文,这就很有点异趣了。 虽然早有救荒本草、野菜博录,晚有大众菜谱之类的书籍,无非为饱食指点“有得吃”而已,横空出世的小说《美食家》给读者带来愉悦,陆文夫让人们发现原来吃货可以成家,是不是饮食文化由此讨论的更加热闹,以至现在更出现有舌尖上的中国这种大题目呢?《吃情岁月》显然不再停留在美食家那个年代,作者笔下的美食既有沁人心脾的美味珍馐,也不乏“价贱如泥土”的传统菜肴,香气款款而起之时还别有一番意境,可以切实体会到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 “半根猪尾巴”中有人民公社的故事,“儿时的春节大餐”颇多童真童趣,书中最有看点的是吃情岁月一辑,“烧知了”、“赶山”、“捞海带”、“喝海蜇”、“钓河蟹”……灵动的题目和描述细节的优美文字,让读者情不自禁地也回到那难忘的吃情岁月,出神入化的结尾更让读者萦绕于心:扒虾几十年之后,发现三湖河“连水都没了!”昔日的美味化为环保问号(扒虾);吃甜杆权当吃甘蔗,“那岸边的甜草根估计还会有吧?”儿时的记忆至今还是奢求呢(挖甜根)。当年采挖荠菜同时领略了春天气息(春来荠美忽忘归),苗圃改建植物园后,又到哪里去挖荠菜呢?(又到春暖采荠时)“漫谈海鲜”一辑的文章很好玩儿,从螃蟹的粗线条加工(春秋品蟹各有时),到细致的咀嚼鱼头(茼蒿鱼头香宜人),从蛤蜊的分类(爽口还充鼎俎鲜)到“河豚鲜美尤慎食”等等,无一不吊起读者的胃口,“银烁烁玉溶溶”的美味海鲜能时常大快朵颐该是何等惬意的事情! 书中诸篇什并非简单的谈烹饪谈膳食谈营养,其中也包含有典故有知识,如“铁杆庄稼干果王,老来不怕腰脚恙”、“乍暖还寒话食补”,有人物有故事,如描写姨夫弄来小蛸(学名“日本枪乌贼”)做大葱笔管“大葱笔管真叫鲜”、“食蟹奇遇”以行家里手的底气两次智“取”蟹黄。有的文章可当作散文来欣赏,有的文章也是颇具内涵的科学小品,读来饶有情趣。书中所谈均系作者亲历,多了一些自然与平实,作者以岁月积累的吃情之谈本意并非教读者事烹饪,却可以让人从中悟得美食之道。 书里书外也有美中不足,小开本用大字号颇有“拉大旗作虎皮”之虞,十六开本的《吃情岁月》印成小字号,略见协调不足。虽各自独立成篇,书中多处有出生于“五十年代”之语,似有赘言之嫌,好在作者后记说明“有少许重复”,作为一本怡情之书倒也无需苛求,况且,勒口处介绍作者的笔名是“阴山老饕”, 老饕的第一本书正好是吃情内容,岂不相映成趣呢!
字为什么这么小
内容还是有看头的,字太小
怡情来读吃情文 作者:李传新
《吃情岁月》是寻味书系的一种,书分七辑,作者冯传友居包头数十年,深得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之真谛,把与典故与历史与作者个人感受结合起来,不仅仅只是杂陈五味是饮食是文化还有岁月,发挥成饮食美文,这就很有点异趣了。 虽然早有救荒本草、野菜博录,晚有大众菜谱之类的书籍,无非为饱食指点“有得吃”而已,横空出世的小说《美食家》给读者带来愉悦,陆文夫让人们发现原来吃货可以成家,是不是饮食文化由此讨论的更加热闹,以至现在更出现有舌尖上的中国这种大题目呢?《吃情岁月》显然不再停留在美食家那个年代,作者笔下的美食既有沁人心脾的美味珍馐,也不乏“价贱如泥土”的传统菜肴,香气款款而起之时还别有一番意境,可以切实体会到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 “半根猪尾巴”中有人民公社的故事,“儿时的春节大餐”颇多童真童趣,书中最有看点的是吃情岁月一辑,“烧知了”、“赶山”、“捞海带”、“喝海蜇”、“钓河蟹”……灵动的题目和描述细节的优美文字,让读者情不自禁地也回到那难忘的吃情岁月,出神入化的结尾更让读者萦绕于心:扒虾几十年之后,发现三湖河“连水都没了!”昔日的美味化为环保问号(扒虾);吃甜杆权当吃甘蔗,“那岸边的甜草根估计还会有吧?”儿时的记忆至今还是奢求呢(挖甜根)。当年采挖荠菜同时领略了春天气息(春来荠美忽忘归),苗圃改建植物园后,又到哪里去挖荠菜呢?(又到春暖采荠时)“漫谈海鲜”一辑的文章很好玩儿,从螃蟹的粗线条加工(春秋品蟹各有时),到细致的咀嚼鱼头(茼蒿鱼头香宜人),从蛤蜊的分类(爽口还充鼎俎鲜)到“河豚鲜美尤慎食”等等,无一不吊起读者的胃口,“银烁烁玉溶溶”的美味海鲜能时常大快朵颐该是何等惬意的事情! 书中诸篇什并非简单的谈烹饪谈膳食谈营养,其中也包含有典故有知识,如“铁杆庄稼干果王,老来不怕腰脚恙”、“乍暖还寒话食补”,有人物有故事,如描写姨夫弄来小蛸(学名“日本枪乌贼”)做大葱笔管“大葱笔管真叫鲜”、“食蟹奇遇”以行家里手的底气两次智“取”蟹黄。有的文章可当作散文来欣赏,有的文章也是颇具内涵的科学小品,读来饶有情趣。书中所谈均系作者亲历,多了一些自然与平实,作者以岁月积累的吃情之谈本意并非教读者事烹饪,却可以让人从中悟得美食之道。 书里书外也有美中不足,小开本用大字号颇有“拉大旗作虎皮”之虞,十六开本的《吃情岁月》印成小字号,略见协调不足。虽各自独立成篇,书中多处有出生于“五十年代”之语,似有赘言之嫌,好在作者后记说明“有少许重复”,作为一本怡情之书倒也无需苛求,况且,勒口处介绍作者的笔名是“阴山老饕”, 老饕的第一本书正好是吃情内容,岂不相映成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