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书于上世纪30年代左翼思想氛围浓厚的上海,因此本书打上了浓厚的时代烙印,比如过分使用阶级论来分析中
成书于上世纪30年代左翼思想氛围浓厚的上海,因此本书打上了浓厚的时代烙印,比如过分使用阶级论来分析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结构和政治思想优劣,比如将维持中国基层自治的乡绅力量一概斥之为土豪劣绅。倒是书后的三篇附录文章比正文带来的有用信息更多。但整体上来看,跟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差距明显。
成书于上世纪30年代左翼思想氛围浓厚的上海,因此本书打上了浓厚的时代烙印,比如过分使用阶级论来分析中
成书于上世纪30年代左翼思想氛围浓厚的上海,因此本书打上了浓厚的时代烙印,比如过分使用阶级论来分析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结构和政治思想优劣,比如将维持中国基层自治的乡绅力量一概斥之为土豪劣绅。倒是书后的三篇附录文章比正文带来的有用信息更多。但整体上来看,跟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差距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