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商品评论 (1条) 写评论赚积分>>
ran***(三星用户)

作者追求贯通古今,具备鲜明的问题意识

目录: 一 儒学的时代反省 儒学复兴的省思 3 ——缘由、问题与前瞻 一、复兴缘由 3 二、契机与危机之间 6 三、拒绝“死亡之吻” 8 儒家认同的抉择 10 一、儒家以四海为家 10 二、儒家必宗儒典 12 三、儒家的“死亡之吻” 13 君子的意义与儒家的困境 15 一、君子的四重意义 15 二、儒家的困境及其根源 19 三、结语 23 儒学与当代中国的相关性 24 一、解题 24 二、当代儒学的回顾 28 三、当今儒学的问题 32 四、儒学在当代中国的角色 36 二 儒学经典与世界 说不尽的《论语》 43 东亚视野看《论语》 49 ——《论语思想史》评论 当代中国的儒家经典与通识教育 59 一、回顾 59 二、今日的儒家经典与通识教育 61 三、一些个人的观察 63 揽彼造化力,持为我神通 67 ——“海外儒学研究前沿丛书”总序 三 儒学与宗教 人文主义与宗教之间的儒学 73 儒学与宗教冲突 85 一、问题:全球化与宗教冲突 85 二、理解:儒家传统的宗教性 89 三、资源:儒家多元主义的宗教观与实践 93 儒学与宗教对话 102 一、儒学第三期开展的再诠释 102 二、儒学是否一种宗教传统 108 三、儒家传统的对话性 114 四、儒学传统对于宗教对话的应有贡献 119 四 儒学与政治社会 儒学: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间 129 化解“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与“世界主义”的纠结 135 ——一个儒学的视角 一、引言 135 二、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可以相互转化 137 三、世界主义:如何避免流于空洞与抽象 140 四、爱国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的“中道” 141 五、儒家的立场是一种“有根的世界主义” 144 公议社会的建构:黄宗羲民主思想的真正精华 147 ——从《原君》到《学校》的转换 一、《原君》再分析:历史脉络与思想涵义 147 二、《学校》新诠释:公议思想的核心地位 153 三、结语:公议社会的建构 164 五 当代儒学人物 当代儒家知识人的典范 169 ——余英时先生荣获人文诺贝尔奖的启示 一、引言 169 二、全球语境中的中文写作 171 三、如何做一个真正的知识人 173 有为有守、承先启后:怀念刘述先先生 179 反—反传统主义:陈来先生的文化立场与价值关怀 186 一、引言 186 二、“反- 反传统主义”的主旨与内涵 187 三、文化立场、价值关怀与学术研究 189 立足儒学、融通东西 194 ——李明辉教授与比较哲学 一、深入西方哲学堂奥 194 二、紧扣中国哲学文献 196 三、游刃于中西哲学之间 197 四、从中西到中韩 199 五、文化与价值关怀——比较哲学的动源 200 六 有关儒学与当今世界的访谈 重建斯文:如何面对儒学复兴 203 “真伪”与“冷热”:儒学热与社会普及的观察与思考210 “文化中国”与“重建斯文” 221 ——彭国翔谈余英时的“中国情怀”和文化建设 余英时:“知行合一”的儒家知识人 221 文化中国是中国情怀的载体 228 文化建设是大国崛起的题中之义 233 儒家也有一种“个人主义” 238 ——如何理解儒家的自我观及其意义 世界文明与多元宗教中的中国思想与儒家传统 242

2019-10-10 01:23:42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