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评论(9条)
fwb***(二星用户)

写的很细,线索清晰

这本书对整个现代史,做了一个概说。体系内容庞大,枝节蔓延,扩展的很广。对于想要弄清楚现代史基本内容的人来说,很有帮助。但书中观点,属于正统的比较多,缺乏批判性。

2015-12-07 17:29:18
1 0
201***(一星用户)

发货太慢了

书里面没什么问题,封面脏兮兮的,不过还好啦 不影响阅读就好。先买的两本,过了很久才跟我说有一本没配到货,能不能单独发那本有货的,敢情之前那么久还没发货。。。反正是等了好久才拿到书,哟喂,我考试等着要看书呢。。。

2015-07-19 21:00:29
0 0
图文详情
  • ISBN:730301084X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6
  • 出版时间:2004-12-01
  • 条形码:9787303010844 ; 978-7-303-01084-4

内容简介

分上下册共两本。
本书是由编著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总结以往教学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编写成的。全书共分编13章,力求科学地反映1919年至1949年间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和思想文化等历史的发展。

目录

第1版序
**章 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1919年5月至1923年12月)
**节 从中华民国建立到五四运动
第二节 五四运动 新思潮的竞起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三节 各个军事政治集团之间的政争、战争和南北政局的演变
第四节 社会各界改造中国的主张和国共合作的酝酿
第二章 国民革命 北洋军阀的末路(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
**节 北洋军阀势力的演变 国民革命的兴起
第二节 革命阵营内部斗争的加剧和公开分化
第三节 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从高涨到失败
第三章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农武装革命的开展(1927年8月至1931年9月)
**节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的开展
第三节 国民党各派势力的消长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的初创和中共的白区秘密工作
第五节 中间政派的政治主张和活动
第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
**节 “九一八”国难全国抗日民主浪潮的兴起
第二节 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加强 日本向关内扩张和抗日民主浪潮的持续
第三节 苏区工农革命的深入和严重挫折
第四节 华北事变 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第五节 西安事变 全国团结抗日局面基本形成
第五章 全民族抗战的展开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战格局的形成(1937年7月至1941年12月)
**节 卢沟桥事变 全国团结抗战开始
第二节 日军全面进攻 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共同抗战格局的形成
第三节 国民政府向战时体制的变化
第四节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第五节 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重要战场 中共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第六章 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的胜利(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
**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为一体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第二节 相持阶段后期中国的战局和政局
第三节 民主运动的再兴起 着眼于战后的各种政治主张的发表
第四节 抗日战争的*后胜利
第七章 国民党统治的崩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5年9月至1949年10月)
**节 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方针 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
第二节 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
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
第四节 国民党南京政权覆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八章 哲学 科学 文化思潮
**节 五四新文化
第二节 三十年代的文化思潮
第三节 中西兼具的风俗文化
第四节 哲学、科学、文学创作
第二版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