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国际关系中的主权与人权:对两者关系的多维透视
国际问题论丛

- ISBN:730108826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288
- 出版时间:2005-03-01
- 条形码:9787301088265 ; 978-7-301-08826-5
本书特色
作者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从不同学科的研究角度,在历史、法理和国际政治现实三个层面对国际关系中主权与人权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是我国**部深入、系统地研究国际关系中主权与人权关系的著作。此研究探讨了一些深层的理论问题,反映了国外相关的前沿理论的进展情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此外,作者结合国际关系的*新发展动态,从主权与人权关系的独特视角来看等一些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可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内容简介
本书的选题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有所有不同,主要研究的是国际关系中主权与人权两者的关系。目前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系统论述还不多见。
本书将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主权与人权的关系给出一个更有说服力和更合理的解释。拟尝试运用历史学、法律学、国际政治学、文化研究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系统的研究,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从历史演变的角度研究主权与人权关系的发展、变化,包括弄清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两者的关系,目的是研究两者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其中在分别阐述主权思想的演变和人权思想的演变的基础上论述主权与人权思想在历史发展中呈现的矛盾、交叉和重合的方面。
其次,从国际法对主权和人权关系的规定研究主权与人权的关系,目的是弄清有关两者关系的法理依据。其中主要分析国际文件对主权和人权的规定,论述国际法对主权与人权的规定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联合国的人权实践对法理的深远影响。
再次,从国际政治的现实出发来研究主权与人权的关系,将分两个层面来研究这一问题。**个层面是国际层面,主要从宏观上分析冷战时期和后冷战时期围绕主权与人权的关系问题存在的国际斗争的实质、并尝试从意识形态因素、政治因素、历史因素、经济发展因素、文化因素和国际环境因素等入手对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的国际斗争进行剖析。
第二个层面是国家层面的分析,主要以美国为案例。首先分析美国在承担和履行国际人权主务方面的实践,以此来说明当国家的主权利益与国际人权义务发生冲突时主权国家的选择是主权至上。然后,分析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对外干涉实践,以此来说明当别国的主权面对国际人权主务或美国的人权标准时,美国的立场就变成了人权至上,人权高于主权。本部分的目的是把主权国家的人权实践和理论说教相区分,以事实为依据说明主权与人权在国家外交实践中的关系。此外,在这一部分,作者还根据国际关系的*新发展,从主权与人权关系的视角,对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国际事件进行了剖析。
本书的*后部分主要研究的是主权与人权的关系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在这一部分,作者分别论述了主权与人权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以及两者的关系对东西方关系和南北关系的影响,尝试着对国际关系中主权与人权之间的合理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并为我国的决策部门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目录
**章 主权与人权:历史的曲线
**节 主权思想与人权思想的历史演变
一、主权思想的演变
二、人权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 在西方政治思想中主权与人权思想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656年)
二、“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
三、“启蒙运动”时期(17-18世纪)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945-)
第三节 历史演变中主权与人权思想的矛盾、交叉与重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主权与人权:实践对法理的超越
**节 主要国际法文件对主权与人权的规定
一、《联合国宪章》对于主权与人权的规定及立法意图
二、主权原则和人权原则在国际法中的发展
三、国际法有关主权与人权规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第二节 联合国的人权实践对法理的超越
一、联合国处理人权问题的实践——案例分析
二、联合国人权实践的影响
三、联合国人权实践超越法理的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主权与人权;国际社会的论争
**节 东西方之间的差异
一、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对立
二、马克思主义主权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三、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主权、人权及两者关系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南北方之间的分歧
一、发展中国家的观点
二、西方发展国家的观点
第三节 国际社会论争的原因分析
一、意识形态分歧
二、政治需要
三、历史背景
四、经济发展利益的差别
五、文化差异
六、国际大环境的变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权与人权:国家的政策取向——美国案例分析
**节 美国与国际人权义务
一、美国力图主导国际人际法的进程以确保自身利益
二、美国长期拒绝批准国际人权公约
三、美国对国际人权公约政策的调整及其实质
……
第五章 主权与人权: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罗艳华,女,1965年出生,河北沧州人。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1989年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曾作为访问学者和会议代表出访多个国家,并有在国外执教一年的经历。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关系中的人权问题、大国关系、东南亚问题等。是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所负责的主要项目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盟人权观研究”(1993-1996)、世界银行麦克纳马拉基金项目(TheRobertS.McNamaraFellowshipsProgramoftheWorldBank)“中美环境合作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1998-199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关系中的主权与人权关系研究”(2001-2004年)、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冷战后美国‘输出民主’战略的新发展”(2004-2006年)。主要著作有:《东方人看人权——东亚国家人权观透视》,另有几十篇学术论文发表。
-
(平装)二战战史
¥12.7¥4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走向海洋
¥16.5¥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民众政府
¥9.5¥25.0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82.9¥97.5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走向海洋(八品)
¥18.5¥59.8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思想产业-悲观主义者.党派分子及财阀如何改变思想市场
¥21.2¥75.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2.8¥32.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
¥18.9¥49.0 -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2.9¥5.5 -
论中国
¥68.8¥88.0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中卷
¥16.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