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宪法学
1星价
¥45.5
(7.0折)
2星价¥45.5
定价¥6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80190346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84
- 出版时间:2004-11-01
- 条形码:9787801903464 ; 978-7-80190-346-4
内容简介
通过该书,你一定可以获取大量的关于宪法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信息和资料。为了保证学习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按本书所安排的宪法知识的逻辑体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学习,并且认真地思考各章所附录的思考题和复习题,才能真正地领会到宪法学知识体系的博大精深,以及学习宪法学对于从事法学研究和法律实务工作的重要性。
目录
绪 言
**章 宪法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
**节 宪法学的性质和作用
一 宪法学的性质
二 宪法学的作用
第二节 宪法学研究的方法
一 宪法学的历史研究方法
二 宪法学的逻辑研究方法
三 宪法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四 宪法学的价值研究方法
五 宪法学的比较研究方法
六 宪法学的哲学研究方法
第三节 宪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 宪法学与法理学的关系
二 宪法学与政治学的学科分工
三 宪法学与民法学的功能划分
第四节 宪法学的研究体系
问题与思考
复习题
阅读书目
第二章 宪法的起源及历史演变
**节 近代宪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一 英国宪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二 美国宪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三 法国宪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四 德国宪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五 日本宪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第二节宪法发展的主要类型
一 自由宪法与法治宪法
二 资本主义宪法与社会主义宪法
三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四 平常宪法与过渡宪法
五 民族国家的宪法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宪法
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的发展过程及其特征
一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二 现行宪法的重要特色和作用
问题与思考
复习题
阅读书目
第三章 宪法的基本理论
**节 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一 宪法的概念
二 宪法的本质
三 宪法的分类
第二节 宪法与宪政
一 宪政的概念
二 宪政的基本内容
三 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四 宪政的价值目标
第三节 宪法原则
一 宪法原则概念的法理考察
二 宪法原则的基本属性
三 宪法原则概念的表现形式
四 宪法原则的概念及其功能
五 宪法原则的逻辑体系
第四节 宪法渊源
一 宪法渊源的概念和特征
二 宪法渊源的界定标准
三 宪法典
四 宪法修正案
五 宪法性法律
六 宪法解释
七 宪法判例
八 其他宪法渊源
第五节 宪法典和宪法规范的形式与结构
一 宪法典的形式与结构
二 宪法规范的形式与结构
第六节 宪法创制
一 宪法制定
二 宪法修改
三 宪法解释
四 宪法解释与宪法制定、宪法修改的区别与联系
第七节 宪法惯例
一 宪法惯例的特征
二 宪法惯例的类型
三 宪法惯例的作用
第八节 宪法适用
一 宪法适用的意义
二 宪法适用的概念与类型
三 宪法适用的效力
第九节 宪法监督
一 宪法监督概述
二 宪法监督权
三 宪法监督的基本类型
四 我国的宪法监督
第十节 宪法救济与宪法诉讼
一 宪法争议的性质与范围
二 宪法救济的途径和方式
三 宪法诉讼的功能
四 宪法诉讼与违宪审查、宪法监督的区别与联系
第十一节 宪法的法律功能
一 宪法是法治理论发展的产物
二 宪法是一种*好的法律
三 普遍人权入宪是当代宪法的重要特色
第十二节 宪法的社会作用
一 宪法发挥社会作用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二 宪法在组织国家政权方面的作用
三 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四 宪法在维护国家和社会基本制度方面的作用
五 宪法在实现法治方面的作用
问题与思考
复习题
阅读书目
第四章 基本国策与国家的基本制度
**节 基本国策
一 基本国策概述
二 国家的指导思想
三 国家的基本政策
第二节 基本政治制度
一 国体
二 政体
三 国家结构形式
四 政党制度
五 选举制度
第三节 基本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
一 基本经济制度
二 基本文化制度
三 基本社会制度
四 国家象征制度
问题与思考
复习题
阅读书目
第五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节 基本权利的一般原理
一 基本权利的概念
二 基本权利的起源与演变
三 宪法为什么规定基本权利
四 基本权利的分类
五 基本权利的限制
六 基本权利的效力
第二节 人的尊严与平等权
一 人的尊严
二 平等权
第三节 自由权
一 自由权概述
二 人身自由
三 精神自由
四 经济自由
第四节 社会权
一 社会权概述
二 生存权
三 受教育权
四 劳动权
第五节 请求权
一 请求权概述
二 请愿权
三 诉权
四 求偿权
第六节 参政权
一 参政权概述
二 选举权
三 监督权
第七节 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 基本义务的概念
二 基本义务的起源与演变
三 宪法是否应当规定基本义务
四 基本义务的种类
问题与思考
复习题
阅读书目
第六章 中央国家机构
**节 中央国家机构概述
一 国家机构的概念
二 我国国家机构的根本组织原则
三 国家机构的法制建设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与宪法地位
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与工作程序
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四 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第三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性质与宪法地位
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
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会议制度与工作程序
五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机构
第四节 国家主席
一 我国国家主席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 国家主席的宪法地位与职权
三 国家主席的组织制度
第五节 国务院
一 国务院的性质与宪法地位
二 国务院的组织形式与领导体制
三 国务院的组成程序和组织机构
四 国务院的职权
第六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一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历史沿革
二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宪法地位与特点
三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与领导体制
四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职权
问题与思考
复习题
阅读书目
第七章 地方国家机构
**节 地方国家机构概述
一 地方国家机构的概念
二 同级地方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三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四 我国的行政区划
第二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一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三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
一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概念
二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性质与宪法地位
三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职权与职责
四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组成与活动方式
第四节 特别行政区自治机关
一 特别行政区自治机关的概念
二 特别行政区自治机关的性质与法律地位
三 特别行政区自治机关的职权与职责
四 特别行政区自治机关的组成与活动方式
五 特别行政区居民的权利与义务
问题与思考
复习题
阅读书目
第八章 国家审判机关与国家检察机关
**节 国外审判机关与检察机关
一 国外审判机关
二 国外检察机关
第二节 我国的审判机关
一 我国审判机关概述
二 我国审判机关的性质与宪法地位
三 我国审判机关的职权与职责
四 我国审判机关的组成与活动方式
五 法官制度
第三节 我国的检察机关
一 我国检察机关概述
二 我国检察机关的性质与宪法地位
三 我国检察机关的职权与职责
四 我国检察机关的组成与活动方式
五 检察官制度
问题与思考
复习题
阅读书目
复习题解答提示
术语索引
法律文件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章 宪法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
**节 宪法学的性质和作用
一 宪法学的性质
二 宪法学的作用
第二节 宪法学研究的方法
一 宪法学的历史研究方法
二 宪法学的逻辑研究方法
三 宪法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四 宪法学的价值研究方法
五 宪法学的比较研究方法
六 宪法学的哲学研究方法
第三节 宪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 宪法学与法理学的关系
二 宪法学与政治学的学科分工
三 宪法学与民法学的功能划分
第四节 宪法学的研究体系
问题与思考
复习题
阅读书目
第二章 宪法的起源及历史演变
**节 近代宪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一 英国宪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二 美国宪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三 法国宪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四 德国宪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五 日本宪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第二节宪法发展的主要类型
一 自由宪法与法治宪法
二 资本主义宪法与社会主义宪法
三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四 平常宪法与过渡宪法
五 民族国家的宪法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宪法
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的发展过程及其特征
一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二 现行宪法的重要特色和作用
问题与思考
复习题
阅读书目
第三章 宪法的基本理论
**节 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一 宪法的概念
二 宪法的本质
三 宪法的分类
第二节 宪法与宪政
一 宪政的概念
二 宪政的基本内容
三 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四 宪政的价值目标
第三节 宪法原则
一 宪法原则概念的法理考察
二 宪法原则的基本属性
三 宪法原则概念的表现形式
四 宪法原则的概念及其功能
五 宪法原则的逻辑体系
第四节 宪法渊源
一 宪法渊源的概念和特征
二 宪法渊源的界定标准
三 宪法典
四 宪法修正案
五 宪法性法律
六 宪法解释
七 宪法判例
八 其他宪法渊源
第五节 宪法典和宪法规范的形式与结构
一 宪法典的形式与结构
二 宪法规范的形式与结构
第六节 宪法创制
一 宪法制定
二 宪法修改
三 宪法解释
四 宪法解释与宪法制定、宪法修改的区别与联系
第七节 宪法惯例
一 宪法惯例的特征
二 宪法惯例的类型
三 宪法惯例的作用
第八节 宪法适用
一 宪法适用的意义
二 宪法适用的概念与类型
三 宪法适用的效力
第九节 宪法监督
一 宪法监督概述
二 宪法监督权
三 宪法监督的基本类型
四 我国的宪法监督
第十节 宪法救济与宪法诉讼
一 宪法争议的性质与范围
二 宪法救济的途径和方式
三 宪法诉讼的功能
四 宪法诉讼与违宪审查、宪法监督的区别与联系
第十一节 宪法的法律功能
一 宪法是法治理论发展的产物
二 宪法是一种*好的法律
三 普遍人权入宪是当代宪法的重要特色
第十二节 宪法的社会作用
一 宪法发挥社会作用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二 宪法在组织国家政权方面的作用
三 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四 宪法在维护国家和社会基本制度方面的作用
五 宪法在实现法治方面的作用
问题与思考
复习题
阅读书目
第四章 基本国策与国家的基本制度
**节 基本国策
一 基本国策概述
二 国家的指导思想
三 国家的基本政策
第二节 基本政治制度
一 国体
二 政体
三 国家结构形式
四 政党制度
五 选举制度
第三节 基本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
一 基本经济制度
二 基本文化制度
三 基本社会制度
四 国家象征制度
问题与思考
复习题
阅读书目
第五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节 基本权利的一般原理
一 基本权利的概念
二 基本权利的起源与演变
三 宪法为什么规定基本权利
四 基本权利的分类
五 基本权利的限制
六 基本权利的效力
第二节 人的尊严与平等权
一 人的尊严
二 平等权
第三节 自由权
一 自由权概述
二 人身自由
三 精神自由
四 经济自由
第四节 社会权
一 社会权概述
二 生存权
三 受教育权
四 劳动权
第五节 请求权
一 请求权概述
二 请愿权
三 诉权
四 求偿权
第六节 参政权
一 参政权概述
二 选举权
三 监督权
第七节 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 基本义务的概念
二 基本义务的起源与演变
三 宪法是否应当规定基本义务
四 基本义务的种类
问题与思考
复习题
阅读书目
第六章 中央国家机构
**节 中央国家机构概述
一 国家机构的概念
二 我国国家机构的根本组织原则
三 国家机构的法制建设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与宪法地位
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与工作程序
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四 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第三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性质与宪法地位
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
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会议制度与工作程序
五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机构
第四节 国家主席
一 我国国家主席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 国家主席的宪法地位与职权
三 国家主席的组织制度
第五节 国务院
一 国务院的性质与宪法地位
二 国务院的组织形式与领导体制
三 国务院的组成程序和组织机构
四 国务院的职权
第六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一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历史沿革
二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宪法地位与特点
三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与领导体制
四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职权
问题与思考
复习题
阅读书目
第七章 地方国家机构
**节 地方国家机构概述
一 地方国家机构的概念
二 同级地方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三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四 我国的行政区划
第二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一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三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
一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概念
二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性质与宪法地位
三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职权与职责
四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组成与活动方式
第四节 特别行政区自治机关
一 特别行政区自治机关的概念
二 特别行政区自治机关的性质与法律地位
三 特别行政区自治机关的职权与职责
四 特别行政区自治机关的组成与活动方式
五 特别行政区居民的权利与义务
问题与思考
复习题
阅读书目
第八章 国家审判机关与国家检察机关
**节 国外审判机关与检察机关
一 国外审判机关
二 国外检察机关
第二节 我国的审判机关
一 我国审判机关概述
二 我国审判机关的性质与宪法地位
三 我国审判机关的职权与职责
四 我国审判机关的组成与活动方式
五 法官制度
第三节 我国的检察机关
一 我国检察机关概述
二 我国检察机关的性质与宪法地位
三 我国检察机关的职权与职责
四 我国检察机关的组成与活动方式
五 检察官制度
问题与思考
复习题
阅读书目
复习题解答提示
术语索引
法律文件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莫纪宏,1965年5月生,江苏靖江人,1986年毕业子北京大学法学院,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宪法学、行政法学和国际人权法学。已出版个人专著7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及文章400余篇。代表作有《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审视应然性一一种宪法逻辑学的视野》等。担任的主要社会职务有国际宪法学协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理事等。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传世名作
¥10.9¥3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8.6¥28.0 -
规则为什么会失败:法律管不住的人类行为暗码
¥29.9¥59.0 -
法律常识一本全
¥10.5¥38.0 -
中国古代司法的精神
¥26.2¥36.0 -
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修订版)
¥23.4¥32.0 -
文字之讼-语言与民事案件
¥21.3¥29.0 -
论法治与德治: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内在观察(八品)
¥22.6¥58.0 -
批判法学-一个自由主义的批评
¥8.0¥20.0 -
患者安全.法律政策和实务
¥26.2¥36.0 -
简约法律的力量
¥14.3¥34.0 -
20世纪日本法学
¥12.4¥30.0 -
一看就懂的法律常识/李叔凡
¥17.3¥59.8 -
圆圈正义
¥25.4¥46.0 -
民法典
¥20.7¥42.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2¥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2.9¥39.8 -
实证派犯罪学
¥9.8¥18.0 -
宪法哲学导论
¥12.8¥31.0 -
法治的细节
¥30.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