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形而上学的巴别塔
同济·德意志文化丛书

这算是作者不多的好书之一
这算是作者不多的好书之一,学理性很强,不过语言有些绕,这也是他们那个时代匆匆忙忙没有累积调试的原因之一。
- ISBN:756082921X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303
- 出版时间:2005-03-10
- 条形码:9787560829210 ; 978-7-5608-2921-0
内容简介
本书由张志扬、陈家琪合著,分上下两篇,陈家琪完成上篇内容,围绕着存在、认识、表达这三个西方哲学中的基本问题对西方哲学史进行了重新清理,把问题归结为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中的表达问题;张志扬承担的是下篇的写作,进一步从“重审形而上学的语言之维”的角度提出了本体之辨、主体之辨和存在之辨的问题,并以此作为“语言之辨的准性分析”。这本书20年前产由华中理中大学出版社出版过,由于当时哲学中的语言问题刚刚引起国内学界的注意,所以引起学界的广泛注意;但由于当时印数很少,远远无法满足读者的需要,就是到了今天,在解构“形而上学的巴别塔”的同时为人的精神家园寻求另一种依托,就这一永恒性的主题而言,也依旧有其存在的价值,所以才有此再版。
目录
原版序 西方哲学研究的当代视野
引论
上篇 存在 认识 表达——语言学转向中的主体性问题
**章 问题的提出与展开
一、高尔吉亚:向语言的挑战和被语言所误导
二、普罗泰戈拉:以人的怀疑和被怀疑的人所取代
三、“何物存在”与“存在是什么”
第二章 存在(是)什么
一、存在:巴门尼德的“一”
二、是:柏拉图的“相”
三、什么:亚里士多德的“体”
第三章 认识(是)什么
一、什么:笛卡尔的心与物
二、是:康德的范畴与人格
三、认识:胡塞尔的先验主体性
第四章 表达(是)什么
一、谁表达?
二、表达什么?
三、表达是什么?
下篇 重审形而上学的语言之维——语言之辨的准备性分析
**章 本体之辨
一、“存在”的绝对
二、“是”的区分
三、“实体”成为主词
第二章 主体之辨
一、“我”在主词中的间离
二、意识的限度
第三章 存在之辨
一、“此在”行到何处
二、进入“存在”的语言之途
三、回避与拒绝——对Dasein-Sein-Gott路向的两种态度
结语
附释
无题的自跋
再版后记
作者简介
张志扬,1940年生。现为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著有:《渎神的节日》(1992)、《重审形而上学的语言之维》(1994)、《缺席的权利》(1996)、《禁止与引诱》(1999)、《创伤记忆》(1999)、《语言空间》(2000)、《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了凡四训
¥16.7¥49.0 -
中国哲学十讲
¥15.9¥49.8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庄子的处世哲学-玄妙人生三昧
¥5.9¥14.0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3.0¥46.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7.4¥49.8 -
周易相学精粹
¥14.7¥42.9 -
传习录
¥12.6¥55.0 -
沉思录
¥8.7¥18.0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10.6¥36.0 -
好的孤独
¥12.5¥36.0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美学十五讲(第二版)
¥15.3¥45.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九品)
¥30.2¥68.0 -
谈修养
¥7.0¥20.0 -
现象学与家园学-塞普现象学研究文选
¥16.1¥42.0 -
创造进化论
¥14.5¥45.0 -
通往世界的禅
¥17.8¥48.0 -
道教史
¥9.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