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商品评论(3条)
图文详情
- ISBN:710103161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587
- 出版时间:2001-12-01
- 条形码:9787101031614 ; 978-7-101-03161-4
内容简介
本书为古典文学论文集。收录了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学者在近年来发表的研究论文共33篇。分上下篇,上篇为古代戏曲的文学研究论文,下篇为古代诗文与诗文批评的研究论文。所收文章均为今年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品,充分展示了中山大学文学研究方面的成果。
目录
上编 古代戏曲研究
戏曲研究:徜徉于文学与艺术之间
——关于古代戏曲文学研究百年回顾与前景展望的谈话
“瓦舍”、“勾栏”新解
“*弄”辨析
——兼谈中国戏曲形态发展的主脉
戏曲术语“科”、“介”与北剧、南剧之仪式渊源
元剧的杂及其审美特征
论元杂剧的文体特点
元院本与元杂剧
元散曲对元杂剧的桥梁作用
关汉卿杂剧中的民俗文化遗存
关剧神髓臆说
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本事嬗变探微
——从杂传故事到通俗文学的个案考察
昆山本《琵琶记》及其裔本考
明代杂剧界说
论明本潮州戏文《刘希必金钗记》
《风月锦囊》刊印考
《风声猿》发微
杨贵妃的被误解与杨贵妃形象的被理解
“九宫十三调曲谱”考
下编 古代诗文与诗文批评研究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诗可以群
——从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形态考察其文学观念
以诗为史与以史为诗
——论史学介入诗体的两种不同方式
魏晋清谈与论体文之关系
从傅玄到刘勰
——关于二者的文体研究方法论
唐代判文文体及源流研究
《大唐新语》校札
《史通·古今正史》唐史笺证
中国文化中的疏狂传统与宋代文人的疏狂心态
淮海居士未仕心态平议
——兼与后山居士比较
论元代婺州文学集团的传承现象
从文人群落到文人集团
——元代婺州文人再研究
论晚明清言
王国维诗词略论
后记
戏曲研究:徜徉于文学与艺术之间
——关于古代戏曲文学研究百年回顾与前景展望的谈话
“瓦舍”、“勾栏”新解
“*弄”辨析
——兼谈中国戏曲形态发展的主脉
戏曲术语“科”、“介”与北剧、南剧之仪式渊源
元剧的杂及其审美特征
论元杂剧的文体特点
元院本与元杂剧
元散曲对元杂剧的桥梁作用
关汉卿杂剧中的民俗文化遗存
关剧神髓臆说
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本事嬗变探微
——从杂传故事到通俗文学的个案考察
昆山本《琵琶记》及其裔本考
明代杂剧界说
论明本潮州戏文《刘希必金钗记》
《风月锦囊》刊印考
《风声猿》发微
杨贵妃的被误解与杨贵妃形象的被理解
“九宫十三调曲谱”考
下编 古代诗文与诗文批评研究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诗可以群
——从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形态考察其文学观念
以诗为史与以史为诗
——论史学介入诗体的两种不同方式
魏晋清谈与论体文之关系
从傅玄到刘勰
——关于二者的文体研究方法论
唐代判文文体及源流研究
《大唐新语》校札
《史通·古今正史》唐史笺证
中国文化中的疏狂传统与宋代文人的疏狂心态
淮海居士未仕心态平议
——兼与后山居士比较
论元代婺州文学集团的传承现象
从文人群落到文人集团
——元代婺州文人再研究
论晚明清言
王国维诗词略论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见字如面
¥23.4¥49.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2.8¥28.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8.6¥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4.3¥68.0 -
到山中去
¥9.1¥30.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当你老了
¥16.3¥30.0 -
西南联大古文课
¥25.9¥58.0 -
我在史铁生
¥22.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