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腐败犯罪学研究

包邮腐败犯罪学研究

法学论丛

1星价 ¥19.5 (6.5折)
2星价¥19.5 定价¥3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30105619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36
  • 出版时间:2002-05-01
  • 条形码:9787301056196 ; 978-7-301-05619-6

内容简介

作为一种初步研究,我们仅将关注的重点置于腐败犯罪学学科的建构,有其诸如此类问题的论述上:腐败犯罪学的概念、研究对象或范围、研究框架,腐败犯罪的主体、根源及其表现形式,中国社会转型期腐败犯罪增生的原因,腐败犯罪与腐败惩治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中的特点,腐败犯罪行为的具体形式(如贪污贿赂行为)及在具体领域(如在国企、司法领域中)的特点、成因和防治对策,以及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腐败犯罪与腐败惩治概念,等等。

目录

绪论
**章 腐败犯罪学的研究对象
**节 腐败、腐败犯罪及腐败犯罪学的概念
第二节 腐败犯罪的构成及其分类
第三节 腐败犯罪学的学科属性及其基本结构
第四节 腐败犯罪学的相邻关系
第二章 中国封建社会的腐败犯罪与腐败惩治
**节 腐败犯罪:中国古代社会的普遍现象
第二节 腐败犯罪:帝国大厦崩溃的催化剂(一)
第三节 腐败犯罪:帝国大厦崩溃的催化剂(二)
第三章 当代国际社会的腐败犯罪与腐败惩治
**节 腐败犯罪:全球性的政治难题
第二节 国外腐败犯罪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国外腐败犯罪预防和惩治的主要措施
第四章 中国社会转型期腐败犯罪概述
**节 转型期腐败犯罪的现状及其特点
第二节 转型期腐败犯罪原因的一般分析(一)
第三节 转型期腐败犯罪原因的一般分析(二)
第四节 澄清两种认识误区
第五章 中国社会转型期腐败犯罪增生之因(一)
**节 关于“增生”问题研究的几点说明
第二节 转型期社会权力结构及其变动
第三节 转型期社会利益结构及其变动
第四节 转型期干部阶层的精神变动
第六章 中国社会转型期腐败犯罪增生之因(二)
**节 寻租与寻租分利
第二节 转型期产权关系的变动
第三节 经费自筹与公产创收
第四节 “官商经济”,“审批经济”,“政绩经济”(一)
第五节 “官商经济”,“审批经济”,“政绩经济”(二)
第七章 中国社会转型期腐败犯罪增生之因(三)
**节 权力结构变动的失控与失衡
第二节 “它本位”与选拔任用机制
第三节 法制建设与执政方式
第四节 政治转型中的难题
第八章 腐败犯罪的特别分析
**节 国有企业腐败犯罪的特点、成因和对策
第二节 司法腐败犯罪的特点、成因和对策
第三节 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成因和对策
第九章 腐败犯罪与腐败犯罪惩治
**节 腐败犯罪惩治的政治分析
第二节 腐败犯罪惩治的一般措施
第三节 腐败犯罪惩治的难点及对策
附录:国内反腐败犯罪及廉政建设
研究文献索引(1981-2001)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林喆,浙江镇海人,理论法学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法哲学、法理学和法史学。现任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人权研究教授,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理研究会副秘书长。出版《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黑格尔的法权哲学》、《法律思维学导论》等专著4部,参著、合著《行为法学》等8部,另发表论文、文章150多篇,获奖31项(其中学术奖18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