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傅斯年学术思想评传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学者传记丛书

- ISBN:750131635X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41
- 出版时间:2000-01-01
- 条形码:9787501316359 ; 978-7-5013-1635-9
内容简介
傅斯年不是一位流俗的政治家,他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民族责任心,他从事社会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权力和地位,而是为了救国救民;他从事学术活动从不考虑个人的成果和名誉,而是为了振兴中华学术。由于他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术机构的管理和学术研究的组织工作中去,使得他没有过多的时间从事于个人的研究和著述,再加上英年早逝,结果没有什么宏篇巨著传世,也没有等身的作品嘉惠后人。于是有人为此而感到惋惜,有人讥讽他徒有盛名。其实,只要看一看他领导学术研究的艰难经历与宏大气魄,读一读他那数量不算太多的论著,我们便会发现,他组织学术研究的能力是罕有匹敌的,他的学术成就也多具开创性。
前言
导言 邓广铭先生曾说,傅斯年和胡适一样,是一个“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的人,这大概是就50年代以前的情况而言的。50年代以后,大陆上没人再敢称誉他,批评他的人也渐渐没了兴致,以至于提起傅斯年这个名字,年青学广多不知其为何许人也。在本世纪的前半叶,傅斯年是一位知名度颇高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他的知名度,一是缘于他的与众不同的学术思想、古史研究方面的独到见解和特殊的学术地位—一他的“史学便是史料学”、“建设科学的东方学”的口号,在中国学术界曾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当然也引发了不同观点的激烈论争;他在中国古代民族史、古代思想史研究方面的论著曾被后世学人誉为“*有创始性、突破性”(张光直语),由此而得到“学林霸才”(许冠三语)的令誉;他领导居于全国历史学语言学中心地位的研究机构20余年,不少名家学者会聚在他的麾下,从事着诸多方面的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工作。二是缘于他的强烈的民族感情、深刻的政治见解和超凡脱俗的胆识一—“九·一八”事变以后,他怀着“书生报国”的一腔热情,痛斥日军侵略罪行,正告当局不可妥协,指明抗日的力量存在于四万万民众之中,预言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中国人民必胜,他的许多见解与毛泽东的论断十分接近;他猛烈抨击国民党政府的腐败行为,揭露孔祥熙,指斥宋子文,轰动全国,以至人们送给他“傅大炮”的称号。 傅斯年所以受到人们的批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且莫说他那立意过于偏颇的学术口号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他那其直如矢的性格容易开罪于权贵及佞幸之徒,仅仅是他时时对国民党政府顾盼垂青的政治立场,也常常受到进步人士和青年学生的批评。他慨叹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误了国家大事”,但却将国家民族的希望寄托在它的身上,对蒋氏忠贞不二。他一生*怕卷入政治的漩涡中去,但*后还是踏上了国民党政府那条风雨飘摇中的破船,凄凄惶惶去了台湾。 傅斯年不是一位流俗的政治家,他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民族责任心,他从事社会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权力和地位,而是为了救国救民;他从事学术活动也从不考虑个人的成果和名誉,而是为了振兴中华学术。由于他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术机构的管理和学术研究的组织-工作中去,使得他没有过多的时间从事于个人的研究和著述,再加上英年早逝,结果没有什么宏篇巨著传世,也没有等身的作品嘉惠后人。于是有人为此而感到惋惜,有人讥讽他徒有盛名。其实,只要看一看他领导学术研究的艰难经历与宏大气魄,读一读他那数量不算太多的论著,我们便会发现,他组织学术研究的能力是罕有匹敌的,他的学术成就也多具开创性。邓广铭先生说:“我们不能用著作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在学术上的贡献,即如傅先生关于中国古代史的文章,几乎每一篇都有特殊的贡献,都具有开创性的意见和里程碑性的意义。”许冠三也说,即便《性命古训辨证》不能算长篇巨著的话,仅仅《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也足令他名垂青史了。他们对傅斯年的评价是精到而公允的。陈寅恪曾以“天下英雄独使君”的诗句相赠,而胡适则称道他是“人间稀有的天才”。这样的评价也都不是过誉之辞。
目录
导言
**章 学海泛舟
一 少年英才
(一)家世与童年
(二)从私塾到学堂
(三)津门求学
二 入北大 办新潮
(一)预科高材生
(二)国学大师物色的“衣钵传人”
(三)创办“新潮社”
(四)在“五四”运动中
三 留学英、德
(一)伦敦大学:实验心理学
(二)柏林大学:比较语言学
第二章 初露锋颖
一 文学革命论
(一)“文学一物,不容不变”
(二)“新文学就是白话文学”
(三)“将来的文学,是‘人化’的文学”
二 社会改良论
(一)社会批判
(二)思想改造与社会改良
三 学术思想的酝酿与奠基
(一)学术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学术方法的探求
(三)治学宗旨的定位——研究问题,不迁就系统
第三章 创办史语所
一 宏图初展:史语所的筹建
(一)执教中山大学
(二)创建历史语言研究所
二 呕心沥血:史语所的发展与迁徒
(一)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二)北上与南下
(三)辗转迁徒于大西南
三 累累硕果:史语所的成就与贡献
(一)历史组:新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二)考古组:震惊中外的考古发现
(三)语言学组、人类学组:社会调查
(四)史语所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 史料学派的主帅
一“历史学只是史料学”
(一)思想渊源
(二)内容和价值
(三)理论局限
二 建立科学的东方学
(一)走出“疑古”的误区
(二)对科学历史学的阐释
三 汇集“各种科学的方法”
(一)“以科学的比较为手段,去处理不同的记载”
(二)“以语言学之立点,解决哲学史之问题”
(三)“利用自然科学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
第五章 学林霸才
一一探研古史
(一)史前文明多元说
(二)夷夏东西说
(三)商族起源于东北说
(四)周族起源与商周关系
(五)班爵制度与周初封国
(六)东北地区史研究
(七)秦汉史与明史研究
二 纵论百家
(一)评论先秦诸子
(二)释性命而论中国思想史
三 考论古籍
(一)《尚书》
(二)《诗经》
(三)《礼记》
(四)《易》与《春秋》
(五)《史记》
第六章 教育思想
一 二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批判与改革
(一)中国传统教育制度批判
(二)为教育改革呐喊
二 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初:反思与总结
(一)抗战胜利后学校的整顿与建设
(二)对教育改革原则的系统总结
(三)关于高等教育的深入思考
三 教育思想的价值与历史地位
(一)注重学术教育
(二)强调能力教育
(三)教育救国思想
(四)教育独立观念
第七章 徘徊于政治与学术之间
一“一身忧国家之难”
(一)驳斥东北非中国领土的谬论
(二)创办《独立评论》宣传抗日救国
(三)反对妥协退让
(四)批评当局外交政策
(五)斥责“华北自治”谬论
(六)督促国民党政府抗日
二 议政而不从政
(一)参加“国民参政会”
(二)抨击孔祥熙
(三)“炮轰”宋子文
(四)访问延安
三 从代理北大校长到台湾大学校长
(一)主持北大战后复原
(二)处理西南联大学潮
(三)“浮海说三千弟子”
第八章 学术交往
一 胡适:亦师亦友
二 陈寅恪:宁国府大门前的一对石狮子
三 顾颉刚:埙箎相应
附录
傅斯年著述年表
研究傅斯年的主要论著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了凡四训
¥21.1¥49.0 -
中国哲学十讲
¥15.9¥49.8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谈修养
¥7.0¥20.0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3.0¥46.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周易相学精粹
¥14.7¥42.9 -
传习录
¥12.6¥55.0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8.6¥36.0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美学十五讲(第二版)
¥14.5¥45.0 -
创造进化论
¥14.5¥45.0 -
好的孤独
¥12.5¥36.0 -
神仙、动物与人类社会:谷种神话概述
¥24.4¥78.0 -
沉思录
¥8.7¥18.0 -
帝宫佛影雍和宫与黄寺
¥8.7¥24.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那些思想大师们-细说民国大文人-白金增订版
¥19.0¥60.0 -
一种人生观
¥28.0¥42.0 -
道教史
¥9.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