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与日本:互动与影响

包邮近代中国与日本:互动与影响

东方文化集成·中华文化编

1星价 ¥32.3 (7.7折)
2星价¥32.3 定价¥4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80040793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392
  • 出版时间:2005-08-01
  • 条形码:9787800407932 ; 978-7-80040-793-2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在中国和日本收集发掘的大量中日文史料,具体论述了近代中国与日本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明治维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书中还通过对一批中国人的日本研究著作和日本游记的介绍分析,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近代中日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内容简介

世界上恐怕很难找到两个国家,能像中国和日本那样,相互交往的历史如此悠久,相互影响又是如此广泛深入。而在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两国起步时处境如此相似,结局又是如此不同。口日之间古代的师生关系发生逆转,友好邻邦变成敌国。那么,这一切的变化究意是怎么发生的?其原因又在哪里呢?
本书通过在中国和日本收集掘的大量中日文史料,具体论述了近代中国和日本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书中还通过对一批中国人的日本研究著作和日本游记的介绍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近代中日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本书通过翔实生动的叙述和深入精辟的分析,探讨了风云变幻、错综复杂、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近代中日关系史,给人以深刻启示。
本书共分十一章。前七章分别考察了近代时期在中国和日本发生的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例如中国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对日本的影响及其相互联系,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对中国的重大影响。并对中日两国的闭关、开放、维新、革命等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比较研究。本书在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经济集团侵华言行的同时,还歌颂了日本进步人士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声援,用事实说明中日两国人民的正义斗争是互相支持的,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愿望,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

目录

">《东方文化集成》编辑委员会
《东方文化集成》总序
序言
**章 鸦片战争与日本
(一)无独有偶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日本:闭关与锁国
(二)阿片风说
——日本人关于鸦片战争的情报
(三)海外新话
——日本人对鸦片战争的描述
(四)天赐前鉴
——日本人对鸦片战争的认识
(五)有用之书
——《海国图志》等书对日本的影响
(六)开国异同
——中日两国开国之间的关系和比较
第二章 太平天国与日本
(一)情报来源
——日本人如何了解太平天国
(二)江户军谈
——日本人对太平天国的认识
(三)推动维新
——太平天国革命对日本的影响
(四)亦必出巧
——洪仁玕的预言
第三章 明治维新与中国
(一)*初的反应
——“攻日论”及其反对者
(二)一场舌战
——李鸿章与森有礼的辩论
(三)走马看花
——早期日本游记评明治维新
(四)深入考察
——黄遵宪等人对明治维新的研究
(五)众说纷纭
——甲午战争前中国人的明治维新观
第四章 戊戌维新与日本
第五章 义和团运动与日本
第六章 辛亥革命与日本
第七章 五四运动与日本
第八章 近代中国研究日本的代表作——黄遵宪《日本国志》研究
第九章 近代中国仿效日本变法的蓝图——康有为《日本变政考》研究
第十章 近代中日交流的实录——近代日本游记研究札记(上)
第十一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代日本游记研究札记(下)
附录:近代中日历史对照大事年表(1841-1919)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晓秋,1942年上海市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 主要著作有:《近代中日启示录》、《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日本人的中国观与中国人的日本观》等十几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