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评分
4分
4分
包邮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1星价
¥17.4
(7.9折)
2星价¥17.4
定价¥22.0

图文详情
- ISBN:720805872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279
- 出版时间:2005-10-01
- 条形码:9787208058729 ; 978-7-208-05872-9
内容简介
本书前5篇文章探讨农作制度变迁的原因,不同的农作制度对家业发展的影响;后4篇文章将探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农业技术的选择、创新和扩散;*后一篇文章则纵论五千年的历史,说明中国的科技在前现代社会领先于世界各国,但到现代社会却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目录
前言
1 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
2 中国农业家庭的责任制改革的理论与经验研究
3 中国的农村改革与农业增长
4 中国改革后决定农场投资与农民住房建设的因素
5 中国的家庭责任制改革与杂交水稻的采用
6 中国农业在要素市场交换受到禁止下的技术选择
7 中国农业公共研究资源的分配:一个诱致性技术创新假说的检验
8 中国的杂交水稻创新:一个集中计划经济中市场需求诱致的技术创新研究
9 教育与农业中的创新采用:来自中国杂交水稻的证据
10 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
参考文献
1 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
2 中国农业家庭的责任制改革的理论与经验研究
3 中国的农村改革与农业增长
4 中国改革后决定农场投资与农民住房建设的因素
5 中国的家庭责任制改革与杂交水稻的采用
6 中国农业在要素市场交换受到禁止下的技术选择
7 中国农业公共研究资源的分配:一个诱致性技术创新假说的检验
8 中国的杂交水稻创新:一个集中计划经济中市场需求诱致的技术创新研究
9 教育与农业中的创新采用:来自中国杂交水稻的证据
10 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林毅夫,生于1952年10月15日,台湾宜兰人。1971年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肄业,1978年获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1982年获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198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1987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博士后。1987-1990年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90-1993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1994年至今,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是第7、8、9届全国政协委员。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曾国藩的经济课
¥33.2¥68.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9.7¥35.0 -
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
¥19.4¥68.0 -
经济学反思
¥17.8¥56.0 -
国富论
¥9.7¥35.0 -
国富论
¥16.7¥58.0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中国经济思想变迁与制度发展概论
¥16.0¥50.0 -
文化经济学
¥22.6¥60.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21.3¥58.0 -
让财富找到你:有温度的经济学
¥19.4¥68.0 -
高韧性社会:应对不确定危机的八种能力
¥23.1¥69.0 -
账本里的中国
¥15.4¥48.0 -
中美贸易摩擦:怎么看 怎么办
¥16.7¥58.0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12.7¥39.0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0.4¥35.0 -
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
¥9.3¥15.0 -
思考.快与慢
¥51.4¥69.0 -
理性的非理性:生活中的怪诞行为学/郑毓煌苏丹
¥19.6¥58.0 -
置身事内 : 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49.8¥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