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辩护制度的实证考察

包邮刑事辩护制度的实证考察

人权丛书

1星价 ¥15.0 (7.9折)
2星价¥15.0 定价¥1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30109246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46
  • 出版时间:2005-11-01
  • 条形码:9787301092460 ; 978-7-301-09246-0

本书特色

本书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权丛书”的系列研究成果,属于运用实证调查方法研究中国刑事辩护律师执业状况和问题的著作。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修改过的六份研究报告;二是附录部分,包括调查问卷及问卷分析报告。本书的*大特点是在设计出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就刑事辩护律师的执业状况问题在近700名律师中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调查;在总结和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律师刑事辩护活动遇到的六大主要问题作出了研究和分析,并得出了一系列新的结论。 该书适合刑事辩护相关工作的人员阅读及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权丛书”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三,属于运用实证调查方法研究中国刑事辩护律师执业状况和问题的著作。
本书的*大特点是在设计出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就刑事辩护律师的执业状况问题在近七百名律师中进行了广泛的深入的调查;在总结和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律师刑事辨护活动遇到的六大主要问题作出了研究和分析,并得出了一系列新的结论。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充分利用了实证调查的报告和数据,所得出的评论和结论都尽理建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修改过的六份研究报告,分别各由一位辨护律师和一位博士生或博士后完成;二是体现课题组集体智慧的调查问卷和问卷分析报告。

目录

**部分 研究报告
刑事诉讼中律师调查权的配置
——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优先性的分析
律师会见难的现状与出路
辩护律师质证难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诉求的归宿
——我国律师刑辨意见采纳情况之报告
中国刑事法律援助的实证分析
——兼述法律援助对现代诉讼制度的影响
律师刑事责任的追诉与困境
——立足实证之研讨
第二部分 附录
附录1 刑事辨护律师的执业现状与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2 调查结果技术分析报告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端华,男,1967年生于山东。199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7年,在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年至今,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和程序法基础理论。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政法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主要代表作有:《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004);《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005);《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008);《程序性制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法律出版社,2008,2010);《论法学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曾获得多项学术奖励。2004年,获得中国法学会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