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电影技术发展简史
读者评分
4.5分

包邮中国电影技术发展简史

百年中国电影研究书系

1星价 ¥17.6 (5.5折)
2星价¥17.6 定价¥32.0
商品评论(2条)
dzx***(三星用户)

这一套快全了

加油,继续。

2015-09-14 22:00:36
0 0
bea***(三星用户)

比较技术宅

这本书跟此套书中的其他本不大一样,因为这是讲技术发展的,所以感觉技术宅才能写出来,整本书刨除电影这个附属属性,其实是一部技术发展史,至于是不是电影技术,我觉得并不重要,很适合我这样的技术人员看,话说我算技术人员吗?

2015-01-27 16:03:53
0 0
图文详情
  • ISBN:710602374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9
  • 出版时间:2005-12-01
  • 条形码:9787106023744 ; 978-7-106-02374-4

本书特色

本书是《百年中国电影研究书系》之一。本书以时间为主线,在主线的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电影技术发展的质的变化。全书前三章是表述中国电影早期的技术发展状况,后六章是反映解放后,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国的电影技术从维修、仿制,到自主研制,从改革开放到电影发展新时期的渐变过程。本丛书是电影理论界献给中国电影100周年的一份厚礼。

内容简介

全书共九章,前三章是表述中国电影早期的技术发展状况;后六章则是反映解放后我国电影技术从维修、仿制,到自主研制,从改革开放到电影发展新时期的渐变过程。

目录

总序赵实
引言
**章活动影像的发明与早期
中国电影技术(1825—1910)
**节活动影像的发明(1825—1896)
第二节活动影像引入中国后的电影
技术状况(1896一1910)
第三节商务印书馆活动影像部的电影
技术活动(1910一1920)
第二章中国人*早自制影片
采用的技才手段(1920—1938)
**节商务印书馆自拍影片的活动
第二节明星影片公司的电影技术活动
第三节早期社会各阶层的电影技术活动
第四节中国以明星、联华和天一三家电影公司为代表,
形成了早期的电影制片工业
第五节中西电影公司与电通制片公司的电影技术活动
第六节中国早期电影录音设备的研制与发展
第七节中国早期人工配制彩色影片的经历
第八节中国早期的电影洗印工艺
第九节中国早期的电影照明工艺
第十节中国早期的电影剪辑专业
第三章抗日战争爆发至解放战争胜利期间的
中国电影技术的发展(1937--1949)
**节延安电影团的成立及开展的电影技术工作
第二节延安电影制片厂和西北电影工学队的技术活动
第三节东北电影制片厂的成立及其电影技术活动
第四节华北电影队的成立及电影技术活动
第五节中国电影技术工作者开始试制国产电影设备
第六节香港、台湾电影技术活动
第四章新中国成立后
电影技术的创业期(1949—1966)
**节新中国电影技术基地的建立(1949—1958)
第二节中国电影科研、工艺设计制造与技术设备国产化的
初步探索
第五章“文革”期间
中国电影技术的艰难历程(1966--1976)
**节电影机构和电影机械厂的困难状况
第二节电影技术管理和相关政策
第三节电影技术革新工作艰难起步
……

展开全部

节选

本书是《百年中国电影研究书系》之一。本书以时间为主线,在主线的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电影技术发展的质的变化。全书前三章是表述中国电影早期的技术发展状况,后六章是反映解放后,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国的电影技术从维修、仿制,到自主研制,从改革开放到电影发展新时期的渐变过程。本丛书是电影理论界献给中国电影100周年的一份厚礼。

作者简介

许浅林,男,1946年12月生,广东普宁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崇文区职工大学中文系。同年,系统修完大学俄语、中国电影史和世界电影史。1983年至1993年任中国电影科研所《国际电影技术》、《电影技术》和《影视科技动态》等杂志编辑、副主任。1 996年后曾任《影视技术》杂志编委,《中国电影物资产业系统历史编年纪》编委。曾为《中外影视名作辞典》、《电影哲学概说》(著作)等撰稿。在《国际电影技术》、《影视技术》、《世界电影》等杂志上发表约60")5-字翻译文稿;在《世界各国首都》、《中国电影物资产业系统历史编年纪》等著作中发表论文,并参与《中国电影技术大事记》、《中国电影博物馆形形色色电影厅》的撰稿工作。现任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综合办公室主任。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