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举史
读者评分
4.5分

包邮中国科举史

1星价 ¥17.6 (4.9折)
2星价¥17.6 定价¥3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3条)
mia***(三星用户)

一套四本,编辑严谨

一套四本,编辑严谨

2017-08-18 15:43:01
0 0
phq***(三星用户)

中国科举史

科举专史,系统全面,很有帮助。可以详读的书。

2016-05-03 13:10:21
0 0
图文详情
  • ISBN:780186193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499页
  • 出版时间:2004-06-01
  • 条形码:9787801861931 ; 978-7-80186-193-1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历史的专著,荟萃了作者二十多年研究科举史之心得,堪称是国内科举史研究的总结性著作。它按照历史顺序,以科举制度发展演变为经,以人物、事件、活动、思想为纬,既有对科举制度史的叙说,又关注科举制度运作的实际情况,并顾及考试思想的历史发展,在叙说中注重人与制度的互动依存关系及其影响,因而既有学术性,又有一定的可读性。书后附有中国历代登科表、中国科举大事年表,有利于读者对于科举实际运作历史的把握,更有资料备查的优点。全书行文流畅,深入浅出,是一部具有丰厚文化内涵、较高学术品位、简明易懂的概论性学术专题史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阐述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历史的专著,荟萃了作者二十多年研究科举史之心得,堪称是国内科举史研究的总结性著作。它按照历史顺序,以科举制度发展演变为经,以人物、事件、活动、思想为纬,既有对科举制度史的叙说,又关注科举制度运作的实际情况,并顾及考试思想的历史发展,在叙说中注重人与制度的互动依存关系及其交互影响,因而既有学术性,又有一定的可读性。书后附有中国历代登科表、中国科举大事年表,有利于读者对于科举实际运作历史的把握,更有资料备查的优点。全书行文流畅,深入浅出,是一部具有丰厚文化内涵、较高学术品位、简明易懂的概论性学术专题史读物。

目录

**章 科举考试的渊源
**节 “命乡论秀士”:周代选举的构想
第二节 中国文明史的一项新纪元:汉代察举
第三节 州举秀才、郡举孝廉:魏晋南北朝察举
第二章 科举时代的开创
**节 炀帝始建进士科:隋代科举
第二节 春风得意马蹄疾:唐代科举
第三节 兵荒马乱犹赋诗:五代科举
第三章 科举社会的出现
**节 “无情如造化 至公若权稀”:北宋科举
第二节 经术治国与文学造士:南宋科举
第四章 科举魔力的体现
**节 “蕃汉不同治”:辽代科举
第二节 从南北选到南北通选:金代科举
第三节 左榜与右榜:元代科举
第五章 科举制度的鼎盛
**节 “非科举毋得与官”:明初科举
第二节 八股文与贡院的定型:明中期科举
第三节 “科举,天下之公”:明后期科举
第六章 科举命运的终结
**节 “国家抡才大典”:清初科举
第二节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科举革新
第三节 “沉舟测畔千帆过”:科举制度的废止
附录一 历代登科表
附录二 中国科举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海峰,1959年生,福建人。现任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导师、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考试暨自学考试研究委员会委员。已出版《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等著作6部,发表《科举学发风》、《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高考改革中的全局观》、《高等教育史研究四探》等论文100多篇。
李兵,湖南浏阳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现在职攻读高等教育史专业博士学位。发表《略论宋代书院与科举关系》等20多篇文章,与刘海峰先生合著《学优则仕:教育与科举》(长春出版2004年1月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