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傲慢与偏见-红蜡烛少年必读经典

包邮傲慢与偏见-红蜡烛少年必读经典

红蜡烛少年必读经典

1星价 ¥9.8 (7.3折)
2星价¥9.8 定价¥13.4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3913176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2
  • 出版时间:2006-03-01
  • 条形码:9787539131764 ; 978-7-5391-3176-4

本书特色

从**场舞会起,达西和伊丽莎白就不欢而散,达西态度傲慢,伊丽莎白充满偏见。他后来几次求婚都被伊丽莎白坚决地拒绝了。这一打击使达西**次认识到骄傲自负所带来的恶果。他终于痛苦地离开了她,临走前留下一封长信作了几点解释。在十九世纪的英国乡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对因傲慢和偏见而产生误会的有情人*终能如愿以偿吗?

内容简介

从**场舞会起,达西和伊丽莎白就不欢而散,达西态度傲慢,伊丽莎白充满偏见。他后来几次求婚都被伊丽莎白坚决地拒绝了。这一打击使达西**次认识到骄傲自负所带来的恶果。他终于痛苦地离开了她,临走前留下一封长信作了几点解释。在十九世纪的英国乡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对因傲慢和偏见而产生误会的有情人*终能如愿以偿吗?

目录

**卷
**章 新搬来一个单身贵族
第二章 傲慢的达西
第三章 宾府在谈舞会
第四章 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
第五章 伊丽莎白前往宾府探病
第六章 贝府的女眷们亲到宾府
第七章 伊丽莎白和达西针锋相对
第八章 丑角柯林斯先生登场
第九章 在梅里顿遇见威克姆
第十章 伊丽莎白钟情威克姆
第十一章 令伊丽莎白丢脸的舞会
第十二章 闹剧式的求婚
第十三章 柯林斯再次求婚

第二卷
**章 失恋的简要去伦敦散心
第二章 失意的贝家姐妹
第三章 伊丽莎白做客牧师府
第四章 伊丽莎白拜见贵妇人
第五章 达西拜访伊丽莎白
第六章 伊丽莎白拒绝达西的求婚
第七章 达西的信
第八章 烦恼的伊丽莎白回家了
第九章 揭穿威克姆
第十章 伊丽莎白一行观光德比郡

第三卷
**章 在彭伯利和达西意外相逢
第二章 达西兄妹拜访伊丽莎白
第三章 莉迪亚和威克姆币厶奔
第四章 贝府深受丑闻圃扰
第五章 让一桩丑闻变成一门亲事
第六章 是谁让丑闻化为亲事
第七章 宾利先生回来了
第八章 简和宾利赢得幸福
第九章 不速之客弄巧成拙
第十章 伊丽莎白和达西坦诚相见
第十一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

展开全部

节选

“噢,好极了,当然可以。我相信莉齐也很乐意的,来,基蒂,跟我上楼去。”她把针线收拾了一下,匆匆忙忙就往外走,这时伊丽莎白大声叫起来了: “好妈妈,别走。我求求你别走。柯林斯先生一定会原谅我。他要跟我说话,别人都可以听的。我也要走了。” “别,别,你别胡扯,莉齐。我要你待在这儿不动。”眼见伊丽莎白又恼又窘,好像真要逃走的样子,便又添了一句:“莉齐,我非要你待在这儿听柯林斯先生说话不可。” 伊丽莎白不便违抗母命。她考虑了一会儿,觉得能够尽快悄悄地把事情解决了也好,于是她重新坐了下来。她不停地做着针线,以此来掩饰啼笑皆非的心情。 贝内特太太和基蒂走开了。她们一走,柯林斯先生便开口说起来,他看到伊丽莎白如此娇羞更觉可爱,并且还郑重声明这次求婚事先已经获得贝内特太太的允许,又说要趁着现在自己还能够控制住感情的时候,阐述一遍自己结婚的理由。 接下来,他有条有理地说起来:一个像他这样衣食无忧的牧师应该结婚;结婚会促进他的幸福;他的女恩主凯瑟琳夫人也希望他找个好妻子;还有,当贝内特先生去世之后(上帝保佑他长命百岁),他作为女婿而存在于贝府的话,也能减轻各位小姐们在财产上的损失;关于嫁妆财产,他不提非分要求,因为伊丽莎白名下的财产,不过是一笔年息四厘的一千镑存款,还得等到贝内特夫人死后才生效。总而言之,结婚之后,关于这个问题他决不会说一句小气话。 伊丽莎白觉得现在可非打断他的话不可了。 “你太心急了吧,先生,”她叫了起来。“你忘了我根本没有回答你呢。别再浪费时间,就让我来回答你吧。谢谢你的夸奖。你的求婚使我感到荣幸,可惜我除了谢绝之外,别无办法。” 柯林斯先生郑重其事地挥手回答道:“年轻的姑娘们遇到人家**次求婚,即使心里愿意答应,口头上总是拒绝。有时候甚至会拒绝两次三次。这样看来,你刚才所说的话决不会叫我灰心,我希望不久就能把你领到教堂举行婚礼呢。” 伊丽莎白嚷到:“不瞒你说,先生,我既然话已经说出了口,你还要存着指望,那真太奇怪了。老实跟你说,如果世上真有那么胆大的年轻小姐,拿自己的幸福去冒险,让人家提出第二次请求,那我也不是这种人。我的谢绝完全是严肃的。你不能使我幸福,而且我,相信我也绝对不能使你幸福。 ” 柯林斯先生用以下几条理由来回答,他有丰厚的家产和良好的社会地位,同德·包尔府上有亲密的来往,而伊丽莎白作为淑女固然可爱,拥有的财产却太少,所以就把很多优点抵消了。不会再有另外一个人向她求婚了,因此他决定把伊丽莎白的拒绝理解成女性欲擒故纵的惯技。 伊丽莎白不卑不亢地把自己的态度又重申了一遍。 P78-79

作者简介

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汀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 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深受读者欢迎。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而奥斯汀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尽管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