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文化VS技术创新-德美日创新经济的文化比较与策略建议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780198297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1
- 出版时间:2006-05-01
- 条形码:9787801982971 ; 978-7-80198-297-1
内容简介
本书从德美日创新经济的文化比较探讨文化因素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认为:顾客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团体文化氛围和沟通习惯、企业文化的特性、企业内部的界面关系及企业间的联合与竞争、工会和行业协会等团体的作用、政府的职责和导向等都是重要的创新影响因素。
目录
总序前1
译者序前5
前言1
I动机1
II独特的路径2
Ⅲ.研究方法3
IIV此次分析的缺陷5
概要与建议6
1.研究的范围6
2研究动机6
3.报告的构成7
4研究结果8
4.1创新绩效8
4.2创造力和积极性8
4.3信息管理10
4.4战略体系12
4.5.竞争和合作13
4.6.风险分担和资本代价13
4.7.教育15
5.建议15
**部分导论17
**章定义和动机19
I.导言19
11992年后的欧洲共同市场19
2.方法20
3.报告的结构21
II.定义23
1创新23
11.技术创新23
12.基础型创新和改进型创新24
1.3.内部创新和外部创新33
2文化34
Ⅲ本研究的动机39
1理论39
2实践40
第二章创新过程45
I目标45
II.创新的决定性因素46
Ⅲ发展阶段47
1.导言47
2汽车产业的发展阶段48
3处方药产业的发展阶段50
4杀虫剂产业的发展阶段50
5口服避孕药的发展阶段52
6容错计算机的创新发展阶段53
7总结54
第二部分创新性企业:比较分析57
第三章创新的个性59
I.引言59
III.文化背景62
1.早期研究62
2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63
3.承担风险和规避风险的文化65
4.过程导向型和结果导向型66
5.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67
6.经济分析69
Ⅲ家庭背景69
1II_母子关系69
2.儿童后期阶段的创造性行为71
IIV教育72
V.职业生涯75
V1.组织模式77
VIIII_法律模式78
viIIII.强者的运气80
第四章创新型团队87
1.方法论87
II研究实验室的历史90
Ⅲ执著94
IV.整合99
1导言99
2同质性100
3.跨学科性100
4国际化103
5.信息共享105
6.沟通障碍106
V.能力110
V『自由度111
VIII_知识113
VIIIII_控制114
第五章创新型组织121
I方法论121
II非正式组织124
1企业文化124
11.定义124
1.2企业文化维度126
a)顾客导(6]126
b)技术导向128
c)运营导向130
d)时间导向130
d1)时间范围130
d2)时间压力132
e)容错导向133
f)外在形象导向135
g)作为信息网络的国际贸易139
2非正式网络140
Ⅲ正式组织141
1界面管理141
11研发和生产之间的界面142
1.2研发和市场之间的界面144
1.3三倍螺旋147
1.4.集成产品开发149
1.5企业内的信息网络150
16与外部世界的网络联系150
2.激励153
2.1概要153
2.2.招募154
2.3雇佣与职业154
2.4.激励方案155
25对发明者的奖励158
3.组织结构158
3.1.概要158
3.2.形式化159
3.3决策过程161
3.4.组织角色163
3.5.控制165
3.6管理方法168
3.7.企业规模.创新和文化170
IV领导172
1能力管理172
2网络组织174
第三部分创新的环境:跨文化视角183
第六章创新型用户185
II方法论185
11.基本态度186
1.进步导向187
2.风险192
3.产品和系统故障193
4.生活方式194
川消费模式194
1.导言194
2产品评估195
3食品消费198
4.T程建筑199
5.药物治疗199
IV.领先用户200
1.概述200
2产业领先用200
3.产业领先供应商204
4.早期采用者205
4.1.导言205
4.2.承担风险的早期采用者206
4.3以娱乐为导向的早期采用者209
4.4.网络性产品的早期采用者210
第七章创新性经济217
I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217
II.竞争过程218
1.国内竞争218
1.1.创新性竞争和价格竞争28
1.2模仿性竞争226
2.国际竞争228
川合作过程232
1.合作类型232
2.信息合作232
3研发合作235
4设立标准上的合作238
5.战略联盟238
IIV用户至上主义240
第八章工会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247
I绪言247
11.对技术进步的基本态度248
Ⅲ工会组织:决策过程252
IV.工会对企业创新管理的影响254
1工会对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254
1.1工会对创新引进的影响254
a)法律基础254
b)契约基础256
1.2.实际影响259
2.I会对创新过程的影响262
V.工会对技术创新的间接影响263
1工资263
2工时264
V1.结论265
第九章教育与创新269
1.导言269
11.教育对创新成功的决定因素的影响273
1基础教育273
11.教育体系的特征273
a)教育的基本目标273
b)教育阶段275
c)教育的多样化276
d)教育的分权282
1.2教育体系对创新影响的结果282
a)产生想法的结果282
b)开发新产品的结果286
2.继续教育288
第十章创新型政府295
I.绪言295
II联邦政府296
1.历史评论296
2政府参与创新过程的问题299
2.1军事研发和产业创新299
2.2政府的研发政策和技术创新302
2.3.产业政策306
2.4对知识产权和创新的保护312
a)专利政策316
b)创新专利9321
c)对产品设计的保护321
d)商标322
e)第二申请者问题323
25.政府管制325
2.6.环境保护325
3创新的经济政策329
3.1.税收政策330
a)征税和风险330
b)税款和创新金融333
3.2资本市场政策334
3.3政府一产业关系339
Ⅲ州政府344
IIv.地方政府345
1.地方官僚政府345
2.创新型市长345
3市民的角色346
第四部分建议:跨文化创新研究中的教训357
第十一章改进美国创新和生产率的建议359
I方法论359
11.麻省理工学院工业生产率委员会360
1.规则360
2战略360
a)工业战略360
b)政府战略361
c)劳工战略362
Ⅲ.国家工程研究院362
1.规则362
2战略363
a)对联邦政府的建议363
b)对州政府的建议364
c)对工业企业的建议364
IV联合经济委员会365
1反托拉斯政策365
2.技术政策366
3.税收政策366
第十二章对共同市场中创新攻势的建议369
1.绪言369
II建议369
1企业:如何管理,以更好地促进创新成功370
a)企业对研发团队的管理应以获得更好的绩效为目的370
b)企业应改善界面管理371
c)企业对信息网络的利用应更加专业372
d)整个企业应提高对创新作出全面反应的速度373
2行业协会:服务于产业创新成功375
3.州政府:建立更有利于创新的教育制度375
4.联邦政府:不必担心产业政策377
a)平衡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377
b)提高创新竞争力需改进反托拉斯政策378
c)更加有效地管理知识产权378
d)建立科技情报机构379
e)为技术创新提供税收激励380
f)使公共机构更积极地响应创新活动的需求380
节选
11.创新的决定性因素 从创新中获得的回报,也是进行创新努力和取得创新成功的深层动力之一。本报告重申,使技术创新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全球通用的。根据工作小组的讨论结果,这些因素是:能力(competence)、自由度(Ieeway)、整合、执著和知识。 一般情况下,这些决定性因素不仅适用于组织,也适用于个人。比如说,个体研究者具有灵活性强的特点,而创新团队和创新组织也同样可以不失机敏、灵活。如果国家计划机构对企业的监控过紧,企业就会失去创新的能力,这种现象在计划经济中比较常见。同样,当对研发团队进行过度的控制时,其创造力也会降低。我们将会在以后章节中讨论这个问题。 当然,每一个主题和领域都有其局限。无论是谁,如果无视他人已有的创造而一味地闭门造车,那他非但无法成为一个创新者,反而会被嗤之以鼻。 宽松的环境是创造力的沃土,而没有这种创造力就没有创新。自由和压力的矛盾交织孕育了创新。对创新而言,压力很重要,而容忍差错、允许研究碰壁等种种自由也同样重要。钱包鼓鼓比勒紧裤腰带更有助于提高研发的自由度。 要把好的发明逐步推向创新,并非一己之力所能及,必须合众人之力而指向同一个目标。市场竞争给研发工作带来的压力需由大家来分担。创新项目要整合企业众人分散的知识和技能,这就是”整合”作为创新过程一个决定性因素的本质内容。创新过程中的整合有多种方式:战略目标规划用于对组织的全面整合;通过战略联盟进行的整合会增强协作绩效;对一系列新产品进行整合能通过滚动开发等方式降低开发成本,并产生持续、关联的市场。组织职能的整合(对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等职能阶段进行整合)会改善审查进程(screening process)、减少开发时间。有效的沟通交流对整合至关重要。 惟有创造性的过程才会产生发明,惟有创新性的过程才会*终产生创新。这两种过程都必定会荆棘密布,很多想法会在提出后不久或稍经过同事之问的讨论后就遭到了“枪毙”。创新过程的特点就是审查和开发的过程,成千上万的发明会在此过程中夭折。创新的过程必然经过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需要忍耐和毅力才能坚持到*后,这就是所谓的“执著”。不仅发明者、科研人员和开发工程师要执著,行销经理甚至财政经理也同样要执著。许多观察家都确信:执著是技术创新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接下来,让我们对能力和知识加以区分。能力是指灵活(responsibly) 运用知识所**的技能和才能(capabilities);而知识是个人、研究机构和整个组织所具备的特征。研究项目所能整合的就是一个组织可用的知识总和。我们掌握的知识越丰富、获得知识的途径越便捷,就越有可能取得创新的成功。 这五个决定性因素对技术创新而言必不可少,它们表明了一个组织创新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会指出,一个组织如果不能同时具备个体的创造力和毅力、合理的组织结构、协同的工作网络和激励机制,就很难实现创新的成功。上文提到的这五个因素决定着创新团队的成功,而创新团队正是介于个人和组织之间的机构。 P46-47
-
曾国藩的经济课
¥33.2¥68.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9.7¥35.0 -
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
¥19.4¥68.0 -
经济学反思
¥17.8¥56.0 -
国富论
¥9.7¥35.0 -
国富论
¥16.7¥58.0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中国经济思想变迁与制度发展概论
¥16.0¥50.0 -
文化经济学
¥22.6¥60.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21.3¥58.0 -
让财富找到你:有温度的经济学
¥19.4¥68.0 -
高韧性社会:应对不确定危机的八种能力
¥23.1¥69.0 -
账本里的中国
¥15.4¥48.0 -
中美贸易摩擦:怎么看 怎么办
¥16.7¥58.0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12.7¥39.0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0.4¥35.0 -
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
¥9.3¥15.0 -
思考.快与慢
¥51.4¥69.0 -
理性的非理性:生活中的怪诞行为学/郑毓煌苏丹
¥19.6¥58.0 -
置身事内 : 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49.8¥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