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唐洛阳
读者评分
4.3分

隋唐洛阳

¥6.2 (4.4折) ?
1星价 ¥6.9
2星价¥6.9 定价¥14.0
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7条)
abc***(三星用户)

说不尽的帝都故事

洛阳在隋唐时期都曾被当做首都,未被作为首都时,也具有陪都的功能,至少是国家政治的副中心。其中的跌宕起伏,风云变幻,可谓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又惊心动魄,数不尽的故事尽在其中。

2018-06-09 05:45:10
0 0
201***(二星用户)

不是太深,只能做简单的了解

不是太深,只能做简单的了解,反正不是太贵

2013-05-17 11:25:50
0 0
图文详情
  • ISBN:780736070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40
  • 出版时间:2006-06-01
  • 条形码:9787807360704 ; 978-7-80736-070-4

本书特色

本书以通俗流畅的白话文,化解诸多艰涩的古籍,叙述和分析隋唐时期洛阳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唐人韦应物咏洛阳云:“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洛阳作为隋朝、唐朝的东都和武周武则天的首都,帝王们或多次巡幸,或长期驻跸,利用洛阳来临制东夏、统驭全国。洛阳和世界连成一片,周边民族的首领、使者、商贾、僧侣、留学人员,梯山航海,来这里活动、定居、安葬。这里人文荟萃,群星灿烂;经济繁荣,技艺精湛。在长期歌舞升平的间隙中,也有刀光剑影和兵燹动乱。隋唐洛阳的历史沧桑,由辉煌和凄婉编织而成。

内容简介

本书用白话文来化解诸多艰涩的古籍,叙述和分析隋唐时期洛阳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讲述了隋唐洛阳的历史沧桑,由辉煌和凄婉编织而成。

目录

一、隋朝的东都/1

(一)东都的营建/1

(二)繁荣的经济/5

1.大运河的中心/5

2.含嘉仓/6

3.市场/8

(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9

(四)美丽的西苑/ll

(五)隋末的战火/13

1.建国门暴动/13

2.杨玄感争夺洛阳/14

3.瓦岗军同东都军的拉锯战/17

二、唐朝的东都和武周的神都/20

(一)陕东道大行台的设立和王世充政权的覆灭/20

1.李世民平定王世充/20

2.陕东道大行台/27

(二)唐太宗营建洛阳宫/29

1.唐太宗营建洛阳宫/29

2.唐太宗三幸洛阳宫/3l

(三)唐高宗改洛阳宫为东都/34

1.唐高宗建东都/34

2.唐高宗游弋于两京之间/35

3.太子李弘死葬洛阳/37

4.皇后武则天偕同唐高宗驻洛阳/39

5.唐高宗病逝洛阳/4l

(四)武则天改东都为神都/43

1.武则天长驻洛阳的原因/43

2.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46

3.女皇帝武则天改朝换代/49

4.酷吏政治在继续/51

5.派系争斗/54

6.宫城喋血/59

7.武则天病逝上阳宫/60

(五)渐受冷落的东都/6l

1.唐中宗拒绝巡幸东都/61

2.镇压李重福叛乱/62

3.唐玄宗五幸洛阳/63

4.唐玄宗放弃巡幸洛阳/66

(六)安史之乱对洛阳的影响/66

1.安史之乱中的洛阳/66

2.銮舆西去不重巡/71

(七)东都留守官和洛阳地方行政机构/72

1.东都留守官/72

2.洛阳地方行政机构/75

(八)东都的建筑布局/78

1.东都的建筑布局/78

2.私人宅院/87

3.牡丹/88

(九)洛阳地区的经济状况/90

1.农业/90

2.手工业/9l

3.商业/95

(十)东都与晚唐政治/97

1.黄巢义军过洛阳/97

2.朱全忠劫持唐昭宗迁都洛阳/99

3.唐梁禅代/10l

三、唐代洛阳的文化活动/102

(一)科举活动/102

(二)宗教/107

1.佛教/107

①佛教事迹/107

②龙门石窟/116

2.道教/121

3.三夷教/124

(三)文学/125

(四)艺术及科学技术/134

1.艺术/134

2.科学技术/136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书摘营建东都的工程刚刚拉开帷幕,炀帝又组织民众,以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为基础,开通一条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古代的大型运载工具是船舶,必须依赖水道运输。我国地形西高东低,百川东流到海,南北水运在内陆不能实现。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开凿人工河道。这一亘古未有的伟大工程由炀帝组织,历时6年完成。 大运河北抵涿郡(今北京市),南达余杭(今浙江省杭州市),全长4800余里,由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江南河四段组成。大业元年(605)三月,炀帝诏令开凿通济渠。通济渠分为西东两段,全长一千余里。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诸郡男女民工前后百余万人被征发到工地上从事劳动。先从洛阳的西苑引毂水、洛水经洛口(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达于黄河,这是西段。又从板渚(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引黄河水入于汴水,再从浚仪(今河南省开封市)向东南方向引汴水入于泗水,在盱眙(今江苏省盱眙县)入于淮水,这是东段。同年,还征发淮南民工十多万,疏通并拓宽从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到江都的山阳渎,全长三百余里,淮水与长江因而汇通。大业四年(608),又征发河北诸郡民工百余万人开永济渠,引沁水南通黄河,其入口处与板渚隔岸相对,然后贯穿华北平原,北至涿郡,全长两千余里。大业六年(610),开凿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到余杭的江南河,引长江水达于钱塘江,全长八百里。至此,大运河全线贯通。整条运河河道宽阔,*宽达四十步(六尺为一步,一尺当今0.296米),能运行巨大的船舶。运河两岸修筑御道,栽种柳树。这条大运河是世界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它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浑然融为一体,以洛阳为中心,西通关中平原,北达华北平原,南抵太湖区域,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洛阳既然是大运河南北两段的衔接点,就成了南北经济交流和物资集散的枢纽。不但运河地区的赋税漕运到洛阳,其中一部分再转运到关中;而且鱼盐木材、丝绵布帛等等物资,通过这一枢纽,从产地转运到其他地区,以互通有无。炀帝再巡幸江都,便沿着运河乘龙舟而往,加上诸王、公主、妃嫔、百官、僧尼、道士、蕃客、卫士等人乘坐的数千艘船只,首尾绵延二百余里。沿途百姓负责整修道路,为纤夫挽船提供方便,还需贡献食品,提供各种服务。 两个半世纪以后,唐人皮日休看到这条波光粼粼的运河上

作者简介

郭绍林,1946年1月24日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县金溪乡(今孟津县麻屯镇)。本科和研究生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970)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唐史专业(1983),历史学硕士。历任河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86)、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教授(1992)。已出版专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隋唐军事》,论文集《隋唐历史文化》,以及将几种合撰著作中自己所承担的部分集结而成的《隋唐历史文化续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