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民事诉讼法的制度.案例与材料-美国经典案例选读
读者评分
5分

美国民事诉讼法的制度.案例与材料-美国经典案例选读

1星价 ¥25.2 (7.0折)
2星价¥25.2 定价¥36.0
商品评论(1条)
fal***(三星用户)

原汁原味的美国案例

原汁原味的美国案例,研究美国民事诉讼值得一看的书,书全新,品相好。

2018-09-20 15:42:12
0 0
图文详情
  • ISBN:756202859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27
  • 出版时间:2006-06-01
  • 条形码:9787562028598 ; 978-7-5620-2859-8

内容简介

第二节主题事物管辖权——异籍管辖权
究竟应该是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在中国至今还是一个停留在打嘴仗程度上
的问题,可是缺少了我们这五千年文化底蕴的美国人头脑简单一根筋到底地
认为,只要是胳膊肘就一定是朝里拐的。所以一个州的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必
然会存在着优待本州居民而对外州居民加以歧视的可能性,故此应当在这种
情况下给予当事人一个将案件交送到联邦法院受审的选择机会,于是异籍管
辖权的制度便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所谓异籍管辖权,顾名思义大致指的就是美国宪法第3条第2款中所称的
联邦法院的司法权利应当被扩展至不同州居民之间的争议。不过,国会在美
国法典第28章1332条(28U.S.C.§1332)中又对宪法所包含的这一原则进
行了细化,其给想要满足异籍管辖权的案件设立了两个主要条件:①双方所
有当事人间的完全异籍(completediversity);②双方的争议数额(amount
incontroversy)必须大于7.5万美元。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
究竟怎样才可以满足这两个条件。
Ⅰ当事人间的完全异籍
问题一:怎么样才能算作是完全并籍的?
完全异籍,简单地说就是这起案件中的任何一个原告和任何一个被告都
不能是同一个州的居民,哪怕只有一个原告和被告中的一个人具有相同的州
籍,那这起案件当事人间的异籍性也已经遭到了破坏,不过数名原告之间或
被告之间则是可以同籍的。举几个例子来说吧,在一个原告诉一个被告的情
况下,如果原告是华盛顿州的居民而被告是纽约州的居民,那他们之间毫无
疑问是完全异籍的。在两个原告诉两个被告的情况下,如果原告A和B都是华
盛顿州的居民而被告C和D都是纽约州的居民,他们之间也被看作是完全异籍
的。在三个原告诉三个被告的情况下,如果原告A和B都是华盛顿州的居民,
但原告C是犹他州的居民,而被告D和E都是纽约州的居民,但被告F是犹他州
的居民,则他们之间就没有完全的异籍,因为原告C和被告F是相同州的居民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几十个原告起诉几十个被告的案件并非鲜见,不过哪
怕原被告的人数再多,考察他们问异籍性的方法也都是一样的。
问题二:怎么样去判断一个人的籍贯(statecitizenship)?
首先要澄清的是,这里说的籍贯并不像在中国填写各种表格所要求的那
样具体到某省某市某县,而只要求确切到州这个层次上就可以了。其次要注
意的是,不仅自然人有籍贯,公司协会之类的团体结构也有自己的籍贯,这
里的人包含了法律拟制出来的人。*后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在这里对籍贯
问题的探讨都是以确定联邦异籍管辖权为目的的,在解决其它法律争议时是
不是也用同样的方法来判断一个人籍贯我不敢打包票。
中国学生对于籍贯这个术语应该并不陌生,一个人的籍贯指的就是他所
定居的地方并且他有意识要在这个地方定居不确定长的时间,所以我们通常
用两个标准来考察一个人的籍贯:①这个州是他的定居地(domicile)而不仅
仅是居住地(residence)。比如一个人定居在华盛顿州,公司把他派驻到纽
约的分部去工作一年,那么,在这一年时间内此人的居所连同籍贯仍然是华
盛顿州;②他自己的意识(intention)。比如一个人在加州和内华达州各有
一幢房子,而且他一年当中在两个地方生活的时间几乎一样长,那么这个人
的籍贯究竟在哪里就要根据他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决定了。当然,在真实的诉
讼过程中,法院还是可以通过此人平时的言行举止等证据来推测他内心深处
的想法的。
就像一个人可以自由的搬家一样,他的籍贯也是可以变动或者说自我选
择的。不过,这就产牛了一个新的问题——应该以什么时候为准来判断一个
人的籍贯?对此,法院给出的回答是应该以诉讼开始(commencementofthe
action)时此人的籍贯为准。比方说,A在2004年以前的籍贯都是加州,由于
工作的关系,2004年的1月他举家迁居到了德克萨斯州并重新把德州作为自
己的籍贯,假如在2004年的5月他卷入到一场官司当中,这时他的籍贯应该
是德州,虽然他只在这生活了很短的时间。再比方说,原告A是加州人,他
正在和身为德州人的被告B打官司。不料官司打了6个月之后,原告A迁居到
了德州并且改换为了德州的籍贯,这时原告A和被告B之间的异籍性仍然存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个人的籍贯甚至可以是专门为了迎合异籍管辖权的
要求而特地发生改变的。比如有人可以通过搬迁到邻州定居而故意制造出异
籍性,只是这种改变必须要发生在诉讼开始之前。
上面所说的都是自然人的籍贯问题,那么公司的籍贯又当如何确定呢?
国会在美国法典第28章1332条c款(28U.S.C.§1332c)中专门作出了解答
:“公司应当被视为其所设立州的居民。”然而,法院对这句条款的理解要
更加苛刻一点,通常将其解释为一个公司在诉讼中的对手不能是其所设立州
的居民或该公司主营业地(principalplaceofbusiness)所在州的居民。
举个例子来说吧,目前美国有很多公司都是注册在内华达州的,而其主营业
地却在加州,这时该公司如果要凭借异籍管辖权在联邦法院提起诉讼,那么
这个被告既不能是加州居民也不能是内华达州的居民。此外,不同的法院对
一个公司主营业地的判断标准也不一样,有些法院采用的是视其行政总部为
至营业地的做法,而另一些法院则认为公司主要开展业务的地方才是它的主
营业地。我们还必须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公司以外,还有着许多形形
色色的非公司形态的机构组织,比如各种协会、工会以及体育联盟等等,它
们的籍贯判断方法有着和公司截然不同的特点。就拿一个普通的钓鱼爱好者
协会来说吧,这个协会的籍贯就是其所有会员的籍贯,假使这个协会的会员
统统集中在加州和佛罗里达两个州,那么该协会就具有了加州和佛罗里达州
的籍贯。再假使这个协会是全国性的,其会员遍布在全美的任何一个州,那
么这个协会就具有了全美所有州的籍贯。
问题三:外国人的籍贯怎么算?

首先我们要看两种比较特殊的情况:一种是有美国永久居民身份(permanent
residentstatus)的外国人,美国法典第28章1332条A款将他们视同为其所
定居州的居民,比如一个中国人移民美国并定居在加州就在判断异籍管辖权
时被视为具有加州籍贯了;另一种是定居在外国的美国人,因为此时他已经
不是任何一个州的居民了,所以他无法提起异籍管辖权之诉。比如一个美国
人和英国人结婚并在婚后前往英国定居,几年后的一天当其返回美国短暂度
假的过程中卷入到一场官司当中,那么他既不能以异籍管辖权为理由在联邦
法院起诉别人,也不能被在联邦法院起诉,因为他没有美国任何一个州的籍
贯。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一个美国人和一个外国人打官司时的情形,这时
总是有异籍管辖权存在的,我们也把这种情况称为外籍管辖权(alienage
jurisdict.ion)。那如果是两个外国人在美国打官司呢?如果没有其它可引
起联邦管辖权的因素存在的话,恐怕他们只能去州法院进行诉讼了,因为不
可能有异籍性存在于两个外国人之间。我们不妨把问题设想得更复杂一点,
假如是一个法国人和一个加州籍贯的美国人作为原告方,而另一个法国人和
一个德州籍贯的美国人作为被告方,他们之间具有完全的异籍性吗?答案是
肯定的,至于是因为什么道理嘛,只能说美国法典第28章1332条A3款就是这
么规定的。P20-23

目录

序言
前言
**章引言
第二章管辖权:选择适当的法院
**节概论
第二节主题事物管辖权——异籍管辖权
第三节主题事物管辖权——联邦问题管辖权
第四节主题事物管辖权——引申管辖权
第五节移送
第六节属人管辖权——传统的认定方法
第七节属人管辖权——*小联系的认定方法
第八节属人管辖权——其他一些认定方法
第九节送达程序
第十节适格的审判地
第三章Erie原则:选择应适用的法律
**节概论
第二节法律选择——Erie原则
第三节法律选择——确定州法的内容
第四章诉答程序
**节概论
第二节联邦规则下的诉答程序——起诉状与答辩状
第三节联邦规则下的诉答程序——第12条B6款动议
第四节联邦规则下的诉答程序——第11条惩戒
第五节联邦规则下的诉答程序——对诉答状的修改
第六节诉请的合并——反诉与交叉诉讼
第七节适格的当事人
第八节当事人的合并——强制性的合并与任意性的合并
第九节第三人诉讼、介入诉讼和相互诉讼
第五章审判程序
**节概论
第二节证据披露的范围
第三节证据披露的策略
第四节未经审理的判决——即席判决与缺席判决
第五节审前会议——法官在和解中扮演的角色
第六节要求陪审团听审的权利
第七节各种审后动议——作为法律事项判决的动议与重新审理的动议
第八节终局性判决的约束力——既判力原则与连带禁反言原则
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响,200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学院,现已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取得JD学位,擅长于知识产权、公司事务与争议解决等法律领域,并著有《美国侵权法原理及案例研究》、《美国版权法:原则、案例及材料》及《美国集团诉讼制度与文化》(合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