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前图像复制技术

包邮印前图像复制技术

1星价 ¥11.8 (4.9折)
2星价¥11.8 定价¥24.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0195438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9
  • 出版时间:2006-08-01
  • 条形码:9787501954384 ; 978-7-5019-5438-4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概述、数字图像基础、加网技术、图像信息输入、图像信息处理、专业印前处理技术、图像信息输出、色彩管理技术等8章内容。

目录

**章概述
**节印前技术的历史演变
一、照相制版工艺阶段
二、电子分色制版工艺阶段
三、数字印前工艺阶段
第二节印前系统工作流程与组成
一、工作流程
二、系统组成
第二章数字图像基础
**节图像与图形
一、图像
二、图形
第二节颜色模式
一、RGB颜色模式
二、CMYK颜色模式
三、Lab颜色模式
四、HSB颜色模式
五、色域
第三节文件格式
一、TIFF格式
二、EPS格式
三、JPEG格式
四、PDF格式
五、GIF格式
六、PNG格式
七、BMP格式
八、PCX格式
九、UFO格式
十、PCD格式
十一、TGA格式
十二、EXIF格式
十三、FPX格式
十四、PSD格式
十五、RAW格式
十六、SVG格式
十七、CDR格式
十八、DXF格式
第三章加网技术
**节基本概念和术语
一、网点的意义和作用
二、网点的大小
三、网点形状
四、网线角度和角度差
五、龟纹及其微观特性
六、网线角度的合理选用
七、网点面积扩大的周长理论
八、加网线数及其选择
第二节网点面积、光学密度与色调的关系
一、光学密度
二、网点面积与光学密度的关系
第三节电子加网
第四节数字网点构成特点
一、网格单元
二、像素与加网线数
三、记录分辨力与网点层次
四、记录分辨力与加网线数的关系
第五节调频加网技术
一、调幅网点与调频网点
二、调频网点的类型
三、调频网点的特点
四、调频加网工艺的实现与普及
五、采用调频加网技术可能发生的问题
六、数字混合加网
第六节高保真彩色技术
第四章图像信息输入
**节图像输入基础知识
一、图像及其种类
二、连续图像/离散图像
三、模拟图像/数字图像
四、图像的数字化
第二节图像输入设备
一、平台扫描仪
二、滚筒扫描仪
三、扫描仪的性能参数
四、扫描仪的技术及功能
第三节原稿分析与扫描设置
一、原稿分析的必要性
二、原稿的分类
三、传统原稿的印刷适件
第四节数码相机
一、数码照相机的组成
二、数码相机的性能
第五章图像信息处理
**节层次再现规律与调节原理
一、层次的传递规律
二、局部层次调节原理
第二节在Photos}lop中进行层次调节
一、Levels调节工具
二、Curves调节工具
三、亮度/对比度(Brightness/(bntrast)
第三节灰平衡及分色设定原理
一、灰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二、油墨和纸张组合
三、黑版
四、底色去除工艺
五、灰成分替代工艺
六、底色增益
第四节色彩校正
一、颜色校正的必要性
二、桌面颜色校正
第五节清晰度强调
一、清晰度的含义
二、影响图像清晰度再现的因素
三、清晰度强调原理
四、Photoshop中的图像锐化
第六章专业印前处理技术
**节出血
第二节陷印技术
一、陷印原理---
二、陷印处理的原则和选择
三、陷印方法
四、基本的陷印构造
五、设法避免陷印
六、陷印问题的复杂性和展望
第三节折手处理
一、折手的概念
二、软件折手控制
第七章图像信息输出
**节PostScript语言与RIP
一、PostScript语言
二、RIP
第二节打样
一、概述
二、传统模拟打样
三、数字打样
四、传统模拟打样与数字打样的比较分析
五、页面打样和拼大版打样
第三节照排、晒版输出工艺
一、输出前注意事项
二、激光照排工艺
三、晒版工艺
四、照排、晒版的测试与控制工具
第四节计算机直接制版
一、CTP技术
二、CTP版材
三、光敏技术与热敏技术的比较
四、cTP的优势与劣势
五、CTP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八章色彩管理技术
一、色彩管理概述
二、色彩管理的工作流程
三、ICC(国际色彩联盟)标准特性描述文件
四、基于ICC标准的色彩管理
五、色彩测量仪器和标准色标
六、色彩管理注意事项
附录
附录1:印刷行业颜色复制的标准照明与观察条件介绍
附录2:印刷领域的常用英文网站
附录3:印刷领域的常用中文网站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