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儒学与世界
1星价
¥12.0
(4.3折)
2星价¥11.8
定价¥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6143335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它
- 页数:445
- 出版时间:2006-09-01
- 条形码:9787561433355 ; 978-7-5614-3335-5
本书特色
本书为著名中国哲学史研究专家贾顺先先生的自选文集。书本以人类的和平发展为主题,通过对现代世界真实生活的研究,从中外历史人物的智慧和现代人一些思想言论中,探索一个*佳结果的方案。这是作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集中思考的主要问题,也是贯穿本书的一条红线。
内容简介
本书为著名中国哲学史研究专家贾顺先先生的自选文集。书本以人类的和平发展为主题,通过对现代世界真实生活的研究,从中外历史人物的智慧和现代人一些思想言论中,探索一个*佳结果的方案。这是作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集中思考的主要问题,也是贯穿本书的一条红线。
目录
引言:儒学概要及其兼容治世思想
**章 寒意心血文选
**节 关于人的认识方法研究和哲学家“二重性”问题
一、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依存和转化问题
二、关于唯心主义评价问题的几点看法
三、论朱熹哲学思想的二重性
四、朱熹年谱的变迁
五、论柳宗元哲学体系的矛盾
六、论宋明理学的二重性
七、宋代学术思想的变革
八、简论王守仁哲学的合理思想
九、论方以智的自然观
十、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十一、论吴虞“反孔”的是与非
第二节 关于不同学术思想的多元并存、相互汲取和东西
方文化交流互补、融合创新问题
一、儒释道的融合和宋明理学的产生
二、宋明理学对明、清社会的影响
三、从东西方文化发展的趋势看朱子学的现实意义
四、孔子义利思想探源
五、儒学对欧洲启蒙思想家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
六、儒学与现代化建设
七、儒学对东亚经济的影响及其在21世纪的作用
八、两岸文教交流之我见
九、关于中西文化的斗争、融合和发展、创新问题
十、儒学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互补、融合创新及世界和平
十一、商、周、秦、汉时期德治和法治思想的演变
十二、孔子哲学智慧与21世纪人类和平
第二章 流放终身的状元杨慎之贡献
**节 杨慎的悲剧和他的贡献
一、杨慎的生平和著作
二、反“道学”、“心学”
三、提倡实事,反对虚谈
四、肯定情欲,主张性情不离
五、反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提倡考据、训诂
六、对宋明理学既批评又继承
第二节 杨慎的文学思想
第三节 杨慎的“求实”哲学
一、用“元气”论改造理学的“太极”、“道器”、“理气”范畴
二、反对“学而无实”和“学而无用”的学风
三、主张“性情不离”,反对“灭情复性”和恣欲纵情
第四节 杨慎的考据博学论
一、“谪戍”的一生
二、提倡“实事”、“实践”,反对“学而无实”、“学而无用”
三、提倡训诂、考证,开明清考据学之新风
四、主张“性情合”论,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五、反对复古主义,主张“人人有诗”
第五节 杨慎研究论著目录
一、专书
二、论文集
三、单篇论文
第三章 朝鲜李退溪思想的功德和价值
**节 宋学特点对李退溪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李退溪对孔子义利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孔子义利观的主旨
二、李退溪的义利观
三、儒家义利观的现代价值问题
第三节 李退溪对儒学经典的继承、发展及其影响
一、《三经释义》和《四书释义》
二、《启蒙传疑》的特点及其对《周易》的发展
三、李退溪思想的影响
第四节 《退溪全书今注今译》各册简介和《考证校补》序
一、《退溪全书今注今译》**册简介
二、《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二册简介
三、《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三册简介
四、《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四册简介
五、《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五册简介
六、《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六册简介
七、《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七册简介
八、《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八册简介
九、《退溪先生文集考证》校补
第五节 李退溪“四端‘七情”理气互动说的渊源与发展
一、孔、盂对“四端”“七情”的论述
二、二程、朱熹的“天理”、“人欲”和理、气思想
三、李退溪的“四端”“七情”理气互动思想
第四章 “哲人萎乎”后的功过与是非
**节 《论语新编注译》前言
一、《论语》的影响和价值
二、《论语》的主要思想范畴和“礼”的内容的变化
三、《论语新编注译》的特点
四、德治和法治的相互促进和辩证统一
第二节 《宋明理学新探》前言
第三节 《四川思想家》前言
后记
**章 寒意心血文选
**节 关于人的认识方法研究和哲学家“二重性”问题
一、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依存和转化问题
二、关于唯心主义评价问题的几点看法
三、论朱熹哲学思想的二重性
四、朱熹年谱的变迁
五、论柳宗元哲学体系的矛盾
六、论宋明理学的二重性
七、宋代学术思想的变革
八、简论王守仁哲学的合理思想
九、论方以智的自然观
十、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十一、论吴虞“反孔”的是与非
第二节 关于不同学术思想的多元并存、相互汲取和东西
方文化交流互补、融合创新问题
一、儒释道的融合和宋明理学的产生
二、宋明理学对明、清社会的影响
三、从东西方文化发展的趋势看朱子学的现实意义
四、孔子义利思想探源
五、儒学对欧洲启蒙思想家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
六、儒学与现代化建设
七、儒学对东亚经济的影响及其在21世纪的作用
八、两岸文教交流之我见
九、关于中西文化的斗争、融合和发展、创新问题
十、儒学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互补、融合创新及世界和平
十一、商、周、秦、汉时期德治和法治思想的演变
十二、孔子哲学智慧与21世纪人类和平
第二章 流放终身的状元杨慎之贡献
**节 杨慎的悲剧和他的贡献
一、杨慎的生平和著作
二、反“道学”、“心学”
三、提倡实事,反对虚谈
四、肯定情欲,主张性情不离
五、反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提倡考据、训诂
六、对宋明理学既批评又继承
第二节 杨慎的文学思想
第三节 杨慎的“求实”哲学
一、用“元气”论改造理学的“太极”、“道器”、“理气”范畴
二、反对“学而无实”和“学而无用”的学风
三、主张“性情不离”,反对“灭情复性”和恣欲纵情
第四节 杨慎的考据博学论
一、“谪戍”的一生
二、提倡“实事”、“实践”,反对“学而无实”、“学而无用”
三、提倡训诂、考证,开明清考据学之新风
四、主张“性情合”论,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五、反对复古主义,主张“人人有诗”
第五节 杨慎研究论著目录
一、专书
二、论文集
三、单篇论文
第三章 朝鲜李退溪思想的功德和价值
**节 宋学特点对李退溪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李退溪对孔子义利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孔子义利观的主旨
二、李退溪的义利观
三、儒家义利观的现代价值问题
第三节 李退溪对儒学经典的继承、发展及其影响
一、《三经释义》和《四书释义》
二、《启蒙传疑》的特点及其对《周易》的发展
三、李退溪思想的影响
第四节 《退溪全书今注今译》各册简介和《考证校补》序
一、《退溪全书今注今译》**册简介
二、《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二册简介
三、《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三册简介
四、《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四册简介
五、《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五册简介
六、《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六册简介
七、《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七册简介
八、《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第八册简介
九、《退溪先生文集考证》校补
第五节 李退溪“四端‘七情”理气互动说的渊源与发展
一、孔、盂对“四端”“七情”的论述
二、二程、朱熹的“天理”、“人欲”和理、气思想
三、李退溪的“四端”“七情”理气互动思想
第四章 “哲人萎乎”后的功过与是非
**节 《论语新编注译》前言
一、《论语》的影响和价值
二、《论语》的主要思想范畴和“礼”的内容的变化
三、《论语新编注译》的特点
四、德治和法治的相互促进和辩证统一
第二节 《宋明理学新探》前言
第三节 《四川思想家》前言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贾顺先,1926年10月生,四川南充市人,四川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授,国内研究生、国外留学生导师。现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四川省中国哲学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哲学史全国学会**、二、三、四届常务理事等职。 他坚持辩证法,提出了哲学家的二重性和东西方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了凡四训
¥16.7¥49.0 -
中国哲学十讲
¥15.9¥49.8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3.0¥46.0 -
谈修养
¥7.0¥20.0 -
周易相学精粹
¥14.7¥42.9 -
庄子的处世哲学-玄妙人生三昧
¥5.9¥14.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7.4¥49.8 -
传习录
¥12.6¥55.0 -
沉思录
¥8.7¥18.0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美学十五讲(第二版)
¥15.3¥45.0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10.6¥36.0 -
好的孤独
¥12.5¥36.0 -
那些思想大师们-细说民国大文人-白金增订版
¥19.0¥60.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创造进化论
¥14.5¥45.0 -
神仙、动物与人类社会:谷种神话概述
¥24.4¥78.0 -
现象学与家园学-塞普现象学研究文选
¥16.1¥42.0 -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九品)
¥30.2¥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