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宋下层士人研究
读者评分
4.4分

包邮唐宋下层士人研究

1星价 ¥7.8 (4.9折)
2星价¥7.8 定价¥1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9条)
shq***(三星用户)

一切硏究史都是为当下?作者为下层呼,可借对唐宋下层生活并未深研究,对上层倒看到不少?

2020-06-04 18:31:08
0 0
***(三星用户)

作为了解的一本书。

2018-11-29 19:32:00
0 0
图文详情
  • ISBN:720204214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305
  • 出版时间:2006-08-01
  • 条形码:9787202042144 ; 978-7-202-04214-4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唐宋下层士人的政治出路,唐宋下层士人对政府的疏离与怨叛,唐宋政府对下层士人的优惠,唐宋下层士人的经济等。

目录

序言
**章 唐宋下层士人的政治出路
 **节 唐宋下层士人的科举入仕
一、科举成为主要入仕途径
二、科举入仕的吸引力
三、科举入仕的艰辛
 第二节 唐、五代下层士人的入幕为僚
一、入幕为僚的动机
二、实现入幕的条件
三、入幕后与幕主的关系
四、后人对幕府招纳下层士人的评价
 第三节 唐宋下层士人的其他人仕途径
一、因教而仕
二、献书而仕
三、上书言事得官
第二章 唐宋下层士人对政府的疏离与怨叛
**节 疏离与怨叛产生的原因
一、科举制度的不公
二、社会出路的狭窄”
三、落第与及第的巨大反差
四、社会和家庭的压力
第二节 唐宋下层士人的抗争与叛逆
一、利用合理法则,抗议科举不公
二、另寻其他政治依托
三、揭竿造反,铤而走险
第三章 唐宋政府对下层士人的优惠与羁縻
**节 唐宋政府对下层士人经济上的照顾与资助
一、中央政府对下层士人的经济照顾
二、地方政府对下层士人的经济资助
 第二节 唐宋政府对下层士人政治上的羁縻
一、完善科举制度,减少人为干扰因素
二、实行特奏名,加大对下层士人的羁縻
三、鼓励读书科举,扩大思想控制范围
第四章 唐宋下层士人的经济来源
 **节 农商为业,家庭资生
一、依托家庭,以农为业
二、商贾为业,以商养学
三、分工协作,家庭资生
 第二节 走向社会,自我谋生
一、教授为业
二、医卜为业
第五章 唐宋下层士人的文化贡献
第六章 唐宋下层士人的社会交往
第七章 唐宋下层士人的婚姻与生活
第八章 唐宋下层士人的隐逸
第九章 唐宋下层士人在基层社会中的作用
余论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唐宋下层士人的政治出路
第二节 唐、五代下层士人的入幕为僚
入幕为僚是唐中叶以后及五代十国时期很多下层士人的一种政治选择,也是下层士人一条重要的入仕途径。唐朝前期,由于藩镇数量较少,只有边境地区的几个节度使府,辟请人数有限。安史之乱后,盛世不再,中央政权衰弱,地方势力崛起,形成藩镇林立的格局。大多数藩镇都在积极招揽人才,为下层士人人幕提供机遇。“唐自中叶以后,方镇皆选列校以掌牙兵,是时四方豪杰,不能以科举自达者,皆争为之,往往积功以取旄钺。”“唐世士人初登科或未仕者,多以从诸藩府辟置为重。”尤其是“广明大乱之后,诸侯割据方面,竞延名士,以掌书檄。”这些“不能以科举自达”的下层士人,很多都选择人幕为僚,将其作为一条实现人仕的途径。
一、入幕为僚的动机
下层士人人幕的首要目的是解决政治出路问题。唐中叶以后,通过入幕而实现入仕是一条相对容易的途径,因为幕佐入幕充职不通过朝廷任命,而是由幕主聘请入幕,入幕后任何职,基本决定于幕主。僚佐入幕后只要上报朝廷批复即可。尤其是在朝廷失去对幕府的控制时,幕府的人事任免权更大,士人人幕后迁升的机会就更多。
唐、五代时期下层士人人幕并不是入仕途径之首选,而是他们在政治出路困窘时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大多数本想通过科举进入官僚队伍,但屡次失败,感到通过科举“正途”入仕无望,才不得不选择人幕,借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

作者简介

黄云鹤,一九六四生,女,吉林省通榆县人。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教授,历史学博士。治学方向为古文献整理与中国古代史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中国古代民俗文化史》等,参编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