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6172107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04-08-01
  • 条形码:9787561721070 ; 978-7-5617-2107-0

目录

绪论………………………………………………………………………………………1**节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l第二节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目的和任务……………………………………………5第三节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8**章中国人地关系总述…………………………………………………………………12**节中国人地关系发展简要回顾……………………………………………………12第二节中国人地关系协调的目标与途径………………………………………………15第二章中国的自然资源……………………………………………………………………18**节中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及评价……………………………………………………18第二节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29第三节中国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32第三章中国的人口…………………………………………………………………………35**节中国人口的庞大规模…………………………………………………………35第二节中国的人口结构…………………………………………………………………37第三节中国人口的分布与移动…………………………………………………………39第四节中国人口问题及其对策…………………………………………………………42第五节中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44第四章中国的生态环境……………………………………………………………………48**节中国生态环境的历史考察………………………………………………………48第二节中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基本评价…………………………………………………50第三节中国生态环境问题趋势分析与对策……………………………………………52第五章中国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历史演变…………………………………………………55**节概述………………………………………………………………………………55第二节旧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布局………………………………………………………56第三节新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布局………………………………………………………60第六章中国**产业发展与布局…………………………………………………………67**节概述………………………………………………………………………………67第二节中国粮食作物生产与布局……………………………………………………73第三节中国经济作物生产与布局………………………………………………………8l第四节中国林业生产与布局……………………………………………………………89第五节中国畜牧业生产与布局…………………………………………………………93第六节中国水产业生产与布局…………………………………………………………98第七节中国农业分区……………………………………………………………………102第七章中国第二产业的发展与布局………………………………………………………110**节概述………………………………………………………………………………110第二节中国能源工业……………………………………………………………………112第三节中国原材料工业…………………………………………………………………123第四节中国加工制造业…………………………………………………………………133第五节高新技术工业……………………………………………………………………147第六节中国主要综合工业基地…………………………………………………………149第八章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布局……………………………………………………153**节概述………………………………………………………………………………153第二节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布局…………………………………………………156第三节中国商业的发展和布局…………………………………………………………173第四节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布局………………………………………………………183第九章中国的经济区划…………………………………………………………………199**节中国的行政区划…………………………………………………………………199第二节中国经济区划……………………………………………………………………205第十章东北地区……………………………………………………………………………211**节区域经济的资源基础……………………………………………………………211第二节区域经济的历史基础……………………………………………………………212第三节老工业基地的形成与改造………………………………………………………215第四节全国重要的农、林、牧业基地…………………………………………………220第五节区域经济的内部差异与联系……………………………………………………224第六节东北地区的发展前景……………………………………………………………229第十一章环渤海地区………………………………………………………………………233**节区域优势与面临的主要问题……………………………………………………233第二节产业结构特点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237第三节重点产业的发展与布局…………………………………………………………239第四节重点开发地区及其发展前景……………………………………………………253第十二章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257**节区域概况与战略地位……………………………………………………………257第二节区域优势与限制因素……………………………………………………………258第三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260第十三章东南沿海区……………………………………………………………………275**节区域协调发展的自然基础………………………………………………………275第二节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背景………………………………………………………277第三节区域经济发展特点………………………………………………………………278第四节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280第五节经济特区和经济开放区…………………………………………………………289第六节生产力布局的地区差异…………………………………………………………294第七节未来经济发展路向………………………………………………………………296附:港、澳、台…………………………………………………………………………299第十四章中部地区……………………………………………………………………………311**节区域环境与区位特点……………………………………………………………311第二节在全国区域分工中的主要功能…………………………………………………313第三节空间结构的成长…………………………………………………………………319第四节区域发展中的现实问题…………………………………………………………326第五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329第十五章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332**节战略地位与区域环境……………………………………………………………332第二节产业发展与布局…………………………………………………………………337第三节区域发展中的主要问题…………………………………………………………347第四节经济发展战略……………………………………………………………………351第五节经济地域结构与区域发展………………………………………………………356第六节西藏自治区………………………………………………………………………358第十六章西北地区……………………………………………………………………………362**节资源、人口与环境………………………………………………………………362第二节区域经济特征……………………………………………………………………367第三节产业发展与布局…………………………………………………………………369第四节重点发展的经济核心区…………………………………………………………380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