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政治空间的张力

科技政治空间的张力

1星价 ¥13.0 (6.5折)
2星价¥13.0 定价¥2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0045855X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
  • 页数:269
  • 出版时间:2006-11-01
  • 条形码:9787500458555 ; 978-7-5004-5855-5

内容简介

本书对科技与政治交互作用空间的性质、结构及其张力进行了基本阐述,探讨科技政治空间价值张力的离合及有机统一的作用规律以及科技政治空间自由与干涉的权力张力及其作用规律等内容。

目录

序言
摘要
Abstract
引言科技与政治的互动及其规律探索
**章科技政治交互作用空间及其张力
一对科技政治空间性质的探讨
(一)科技政治空间及其性质
(二)科技中性论的绝对空间
(三)丧失交互空间的“无缝之网”
(四)有机生态空间观念的萌生
二科技政治空间的结构与张力
(一)价值、权力、契约三要素和张力
(二)科技政治空间的价值张力:取向的离合
(三)科技政治空间的权力张力:干涉与自由
(四)科技政治空间的契约张力:委托与代理
三价值、权力、契约三张力的相互作用
(一)三张力分层次的作用
(二)科技与政治互动水平的进化
第二章科技政治空间的价值张力
一科技与政治共同的价值取向
(一)人类利益的创造者与代理者
(二)科技理性与政治合法性
(三)科技与政治的相互依赖性
二科技与政治的价值背离与冲突
(一)科技与政治对人类价值的背离
(二)政治对科技价值的扭曲
(三)政治对科技负面价值的消解
(四)科技对政治价值的僭越
三科技与政治价值取向的历史统一
(一)科技价值与政治价值的相对独立性
(二)科技与政治价值取向的具体妥协
第三章科技政治空间的权力张力
一关于科技政治间于涉与自由的论争
(一)科学与政府关系的演变及其早期的争论
(二)20世纪三场著名的论争
(三)目前关于克隆人研究的争执
二自由研究的意义
(一)作为科技发展动力的好奇心
(二)学术自由的价值与“不问政治”的态度
(三)自由研究的限度
三政治干涉的作用与程度
(一)科技活动政治干涉的不可避免性
(二)对科技活动的计划干涉
(三)干涉之外的科技活动空间
第四章科技政治空间的契约张力
一科技政治空间的经济契约关系
(一)政治主体对科技功利价值的认同
(二)“社会与科学的契约”
(三)科技活动市场机制的体现
二戈斯顿的委托者一代理者模型分析
(一)委托者一代理者角色的定位
(二)求实与效益问题
(三)增添有机性的“边界组织”
(四)科技与政治线性关系的突破
第五章走向科技与政治的良性互动
一科技政治空间张力的协调
(一)科技政治空间的适度张力
(二)三种张力之间的协调
(三)科技政治空间张力的保持
二中国科技政治空间的张力问题
(一)价值张力问题
(二)权力张力问题
(三)契约张力问题
三实现科技与政治良性互动的途径
(一)科技政策活动中的公众参与
(二)科技与政治的主体际协商
(三)有效的“边界组织”机制
(四)科技基金会的弹性作用
(五)完善的科技市场及法律体制
结语科技政治空间张力论及其延展
附录著名的当代政治科学现象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治立,男,1962年生,河南商城人。1984毕业于信阳师院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5年于中国人民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未来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曾参与或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约40篇,合作出版专著6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多项。近年研究方向为科技政治哲学、科技政策与战略管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