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

包邮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

1星价 ¥12.7 (4.9折)
2星价¥12.7 定价¥2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20904179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4,289页
  • 出版时间:2007-01-01
  • 条形码:9787209041799 ; 978-7-209-04179-9

内容简介

政治伦理学是一个由政治道德理念、政治制度道德、政治主体道德以及政治的活动道德所构成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在于探寻政治的道德合理性。政治生活的道德合理性并不是由外在于政治的道德所决定的,而是因为政治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本性。这种道德本性是人们对政治领域进行道德评价和对政治主体提出道德要求的内在根据。合理的政治道德体系应该定位于政治公共领域,定位于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结合,定位于目的与道义的统一。它要求确立由发展理念、秩序理念、人权理念、自由理念、平等理念构成的政治道德理念,以便提供指导和衡量政治生活的合理的道德标准;它要求对政治目的进行道德定位,以便设计合理的政治关系和政治制度,提供政治不断发展的动力因素,确保政治生活的合理性。实现善的政治的道德合理性,政府应该主动地承担道德责任,了解其职能的道德限度,并在其行为中遵守道德规范;公职人员应该用道德来明确自己的“公共人”身份,优化自己的评价标准,并自觉地调控自己行使权力的活动;公民应以权利与义务作为其行为的双重价值向度,形成积极参与政治的首先动力与政治美德。

目录

第1章 政治的道德本性
一 关于政治的道德本性的观点
二 政治道德的定位
三 政治道德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政治道德理念的结构
一 发展理念
二 秩序理念
三 人权理念
四 自由理念
五 平等理念
第3章 政治目的的道德定位
一 政治目的:组织政治生活的原理
二 政治目的的道德定位
三 合乎道德政治目的确立
第4章 政治手段的首先制约
一 善的政治目的与善的政治手段
二 不道德政治手段的生成与危害
三 政治手段的正当化
第5章 政府行为的道德限制
一 政府的道德责任
二 政府职能的道德限定
三 政府管理道德
四 公职人员活动的道德调控
第6章 公民行为的道德约束
一 公民行为的双重价值向度
二 公民政治参与的道德审视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