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温病纵横-(第三辑)

《温病纵横》为北京中医学院赵绍琴,胡定邦,刘景源同志所著.该书破历来中医温病著作之格律,采用纵横结合
《温病纵横》为北京中医学院赵绍琴,胡定邦,刘景源同志所著.该书破历来中医温病著作之格律,采用纵横结合的方式进行阐述,颇有独到之处
- ISBN:978711708240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75
- 出版时间:2006-12-01
- 条形码:9787117082402 ; 978-7-117-08240-2
本书特色
全书内容提纲挈领,纵横明晰,引用文献丰富、精当翔实,理法方药赅备,附案多为著名老中医赵绍琴教授的治验,很有参考价值。因此,《温病纵横》是学习温病的重要参考书。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篇、中篇、下篇、附篇,论述了温病的两大类型,即温热病和湿热病,以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热病的辨证纲领,以三焦辨证作为湿热病的辨证纲领;以卫气营血辨证为“横”,论述温病传变层次;以三焦辨证为纵,论述湿热病的传变途径。全书内容提纲挈领,纵横明晰,引用文献丰富、精当翔实,理法方药赅备,附案多为著名老中医赵绍琴教授的治验,很有参考价值。因此,本书是学习温病的重要参考书。
目录
**章 概说
一、温病和温病学的概念
二、温病的特点
三、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第二章 温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
一、温病的病因
二、温病的病机
三、温病的治法
第三章 温病的分类及辨证纲领
一、温病的分类
1.以病名分类
附:五种常见暑病
2.以发病类型分类
3.以病变的性质分类
二、温病的辩证纲领
第四章 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一、《黄帝内经》和《难经》对温病的认识
二、《伤寒杂病论》对温病的认识
三、晋、唐时期对温病的认识
1.晋代王熙(叔和)
2.隋代巢元方
3.唐代孙思邈和王焘
四、金、元时期对温病的认识
1.金代刘完素
2.元代王履
五、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1.明代汪机的“新感温病”说
2.明代吴有性的“戾气”说
3.清代叶桂的“卫气营血辩证”
4.清代杨璿的《伤寒温疫条辨》
5.清代吴瑭的“三焦辩证”
6.清代其他温病学家及其著作
中篇 各论
**章 温热病
概说
一、温热病的概念及其特点
1.温热病的概念
2.温热病的特点
二、温热病的辩证纲领——卫气营血辩证
1.卫气营血的生理概念
2.卫气营血辩证的内容
三、温热病的治疗原则
四、温热病的治疗禁忌
**节 卫分证治
一、证候特点
二、治疗原则
三、辩证论治
……
第二章 湿热病
下篇 名篇选按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
《薛生自湿热病篇》
附篇 赵绍琴温病论文选
“在卫汗之可也”并非应用“汗法”
论“人营犹可透热转气”
湿热病的治疗体会
方剂索引
节选
《温病纵横》分为上篇、中篇、下篇、附篇,论述了温病的两大类型,即温热病和湿热病,以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热病的辨证纲领,以三焦辨证作为湿热病的辨证纲领;以卫气营血辨证为“横”,论述温病传变层次;以三焦辨证为纵,论述湿热病的传变途径。
作者简介
赵绍琴,中医温病学家。浙江绍兴人。生于御医世家。1928年从父习医,后从师学医。1934年起行医于北平(今北京)。建国后,历任北京东单药材公司门诊部医生,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主治医师,北京中医学院教授、温病教研室主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内科委员会、北京中医学会顾问。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擅长诊治温病。著有《温病纵横》,有《赵绍琴临床400法》等。
-
中医手诊图释
¥10.9¥28.0 -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23.1¥68.0 -
黄帝内经.灵枢
¥17.6¥52.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4.4¥38.0 -
中医诊断全书
¥18.7¥59.0 -
问中医几度秋凉
¥38.2¥59.0 -
家庭实用百科全书养生大系:中国土单方
¥23.1¥68.0 -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4.5¥10.0 -
医疗再生:日美现场报道
¥16.5¥36.0 -
回生集
¥6.8¥9.0 -
临床常用百药精解-国医精粹口袋书系
¥12.8¥32.0 -
神农本草经
¥22.8¥69.0 -
彩色图解伤寒论
¥16.7¥45.0 -
黄帝内经 (全6册)
¥41.3¥168.0 -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18.4¥49.8 -
临床常用百方精解-国医精粹口袋书系
¥9.0¥23.0 -
温疫论
¥2.8¥5.0 -
经络穴位按摩大全:彩图版
¥22.8¥69.0 -
野外认采草药彩色图鉴
¥17.6¥45.0 -
中医学:做自己的中医2
¥23.4¥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