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80109301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1999-02-01
  • 条形码:9787801093011 ; 978-7-80109-301-1

本书特色

《后现代理论》一书,是我所读过的研究、评介后现代理论的著作中立场比较客观的优秀之作,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甚至再读的学术专著。该书给我*突出的印象有两个,其一是严谨的态度,其二是信息量大。

内容简介

《后现代理论》一书,是我所读过的研究、评介后现代理论的著作中立场比较客观的优秀之作,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甚至再读的学术专著。
该书给我*突出的印象有两个,其一是严谨的态度,其二是信息量大。
所谓严谨的态度,一如书的副标题“批判性的质疑”所昭示的那样,就是一种“分析批判的态度”。这一点说起来平淡无奇,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众所周知,对待后现代主义这一20世纪末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文化思潮,历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盲目地全身心拥护,不加分析;一种是专断地嗤之以鼻,拿起来就骂。这两种貌似截然对立的态度实则为一,都是一种思想懒汉的态度。《后现代理论》一书的作者则舍弃了这条便利异常的路,而踏上了一条远为艰难的路,一条思想之路。在书的**章结尾处,作者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去阐述和理解后现代理论,把它看作是对现代理论与现代政治的一种挑战,既包含着很有希望的新观点,同时也有值得怀疑的向度。”又说:“我们既不当后现代话语的辩护士和颂扬者,也不会对之仅抱以轻蔑和鄙夷,相反地,我们将敞开胸怀,既接受它的挑战与批判,同时对它的某些夸大和表达方式提出质疑。”

目录

《后现代理论》导读
英文版前言
**章后现代理论探源
1.对后现代概念的考古
2.法国景况:从结构主义到后现代理论
(1)后结构主义批判
(2)后现代转向
3.批判理论与后现代挑战
第二章福柯及其对现代性的批判
1.后现代观点及对现代性的批判
(1)考古学与非连续性
(2)尼采与系谱学
2.权力/知识/主体性:福柯的后现代分析
3.统治与抵抗:福柯的政治片断
(1)后—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的策略:
系谱学政治
(2)伦理学与自我技术
4.福柯的观点:一些批判性评论
第三章德勒兹与加塔利:分裂。游牧者,块茎
1.德勒兹眼中的尼采
2.反俄狄甫斯:精神分析、资本主义和规范化
(1)欲望、现代性与分裂分析
(2)微观欲望政治
3.后现代的《千高原》!
4.对无政治躯体的几点批评性意见
第四章走向后现代性的博德里拉
1.探索现代性
(1)从符号社会到生产主义社会
(2)符号交换、微观政治及文化革命
2.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
(1)神圣的三位一体:类象、内爆及超现实
(2)博德里拉与福柯比之比较
3.后现代性、形而上学及后政治
(1)形而上学转向:80年代的博德里拉
(2)历史的终结
(3)困境与盲目点
……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后现代理论探源过去20年来,后现代争论占据了全世界众多学科中的文化和知识活动领域。在美学和文化理论方面围绕艺术中的现代主义是否已经终结以及何种后现代艺术将取而代之的问题,产生了争论。在哲学方面,在关于现代哲学传统是否已经终结的问题上爆发了争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